当前在我们的国家与社会之中,对政治、社会、经济、与政策诸问题的讨论,从民意代表、学术界、一般人民与舆论界,都以是否合乎正义,公平的原则来抨击、论证与影响政府的作为。因而可知,「正义」一词目前正弥漫盛行于我们当前的社会之中。
「正义」之于我们社会国家既然如此重要,而且又是当代政治社会思潮所关切的主题。那么试问究竟何谓正义?正义的基本主题是甚么?正义的观念是人与生俱来的吗?此外,正义只是一个抽象的理念,当吾人运用它来评价一个社会与国家种种政策之际,必须有更具体的准绳或原则作为依据,而这些准绳或原则应如何建构或寻求呢?又如何给予这些准绳或原则合理的论证依据?最后,在实际运作上,究竟何种制度或政策方能落实正义原则呢?
本书对许多当代正义理论家着作作深入探讨与研究,包括罗尔斯(John Rawls)、杜尔金(Ronald Dworkin)、海耶克(Friedrich Hayek)、麦佛森(C. B. Macpherson)、诺钖克(Robert Nozick)、布鲁斯.艾克曼(Bruce Ackerman)、达维.弥勒(David Miller)。
作者简介
余桂霖
毕业于军校的政治学系,政治研究所的硕士与博士后,即在国防大学政治研究所,从事当代西方的政治思想、政治理论、方法论,与统计学等科目的教学。二十多年的教学职业中,深受韦伯(Max Weber)影响,一直执着以成为政治的哲学家与科学家为志业或职志。
序言
第一章 「正义」释名
第一节 正义的界定
第二节 正义概念意义的分析
第三节 正义的优先性
第四节 正义的范畴
第五节 正义与分配
第六节 正义与个人应得
第七节 法律与社会正义
第八节 正义与平等
第九节 结 论
第二章 海耶克的社会正义论
第一节 绪言
第二节 论证社会正义的理论根据
一、论自由
二、论法治
第三节 自由社会中的正义
第四节 结论
第三章 麦佛森的「经济正义」
第一节 经济正义概念的兴起 、衰微与再兴
一、早期经济正义概念的兴起与发展状况
二、经济正义的衰微
三、经济正义的再兴
第二节 经济正义的功能、或任务与意涵
第三节 自由派民主政治的发展与本质
第四节 经济正义的前景
第五节 结论
第四章 罗尔斯的正义论
第一节 绪 论
第二节 正义论的结构与目的及其探讨的主题
第三节 正义原则的建构及订立
第四节 正义原则的意涵
第五节 正义论的修正与发展
第六节 结 论
第五章 诺钖克的正义理论
第一节 绪 论
第二节 最小政府
第三节 分配的正义论
第四节 财产权的权利资格理论
第五节 对罗尔斯、平等主义者与马克思的驳斥
一、诺钖克对罗尔斯的驳斥
二、对平等主义的驳斥
三、对马克思的驳斥
第六节 结 论
第六章 杜尔金的正义权利理论
第一节 功利主义与自由派的权利观
第二节 权利理论、形式正义、实质正义与人权
第三节 强烈意义的权利概念
第四节 正义与权利理论的建构
第五节 正义与少数
一、被视为平等来对待的权利
二、平等的关注与尊重的权利
第六节 结 论
一、多数决的原则
二、歧视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 布鲁斯.艾克曼的社会正义
第一节 正义的研究途径
第二节 自由主义与中性
第三节 中性的对话
第四节 中性的限制
第五节 契约的正义
第六节 结 论
第八章 达维.弥勒的社会正义论
第一节 社会正义概念
第二节 权 利
第三节 论功行赏
第四节 需 求
第五节 依社会学研究法的社会正义
第六节 结 论
参考文献
**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场智识的盛宴,每一页都充满了令人拍案叫绝的洞见,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思想的竞技场,目睹着各种观点的激烈碰撞。** 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独特,时而引经据典,文采斐然,让人惊叹于他对学说的精湛掌握;时而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些复杂的哲学概念娓娓道来,仿佛一位老友在与你促膝长谈。我特别喜欢他对于“分配正义”的深入剖析,从最基础的“能力”到“需求”,再到“贡献”,每一种分配原则的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伦理考量,也折射出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书中关于“矫正正义”的讨论也让我茅塞顿开,明白了为何在现实社会中,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平等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积极的干预来纠正历史遗留的不公。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够深刻改变你看待社会问题方式的书籍,它不仅提供了理论框架,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批判性地思考,如何去质疑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观念。每次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停下来,反思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所处的社会,以及我应该如何去做一个更公正的公民。
评分**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正义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一个五彩斑斓、充满辩论的知识宇宙。** 作者以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将那些枯燥的哲学理论变得生动有趣。他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案例,来阐述那些抽象的概念,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社群主义”的批判性分析印象深刻,它挑战了传统自由主义强调个体自主性的观点,认为个体是嵌入在社群和传统之中的,个体的价值和认同也来源于此。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家庭、民族、文化等概念对于个体身份认同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构建一个公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正义不仅仅是关于个人权利的保障,更是关于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建构,以及如何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寻求共识和维系团结。我曾经对一些社会现象感到困惑,读完这本书,许多困惑都得到了解答,也让我对如何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阅读“当代正义理论”,感觉像是在攀登一座思想的高峰,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但每一步的风景都令人心旷神怡。** 作者的论证过程极为严谨,逻辑链条环环相扣,让人不得不佩服其构建理论的功力。他对于“结果平等”与“机会平等”的辩论,可以说是将正义的困境展现得淋漓尽致。一方强调结果的公平,认为不能允许过度的贫富差距;另一方则主张机会的均等,认为个体应该为自己的努力和选择负责。这种两难的境地,恰恰是当代社会面临的真实写照。书中还涉及了许多关于“权利”和“自由”的讨论,比如自由是否可以被侵犯以实现更大的正义,或者个体权利是否应该绝对优先于集体利益。这些问题都引发了我深刻的思考,让我意识到,所谓的“正义”并非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充满了复杂的权衡和取舍。尽管有时会觉得某些论述过于晦涩,需要反复阅读才能理解,但这恰恰说明了这本书的深度和思想的含量。它不是一本速食读物,而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受益终身的经典。
评分**“当代正义理论”就像一个知识的宝藏,每一次挖掘都能发现令人惊喜的财富,让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大气,既有宏大的理论框架,又有细致入微的分析。他对于“代际正义”的探讨,让我开始关注我们这一代人对未来世代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损耗,这是一种非常负责任的思考方式。书中关于“全球正义”的讨论,更是将我的视野从国内推向了国际,让我思考在日益紧密的全球联系下,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跨国界的公平与正义。他没有回避那些棘手的问题,而是直面它们,并尝试提供不同的解答思路。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它鼓励读者去独立思考,去质疑,去建构自己的正义观。每次合上书本,我的脑海里都会回荡着作者的观点,让我对接下来的生活和学习有了新的方向和目标。这是一本绝对值得推荐的、能够深刻影响人思想的书籍。
评分**初读“当代正义理论”,感觉像是步入了一个智力迷宫,每一层都隐藏着新的视角和挑战。** 刚拿到这本书,就被它沉甸甸的厚度吓了一跳,心想这得是啃多少年的“硬骨头”才能消化得了。然而,翻开第一页,一股扑面而来的学理气息瞬间吸引了我。作者似乎并不满足于仅仅呈现一种既定的理论框架,而是更像一个循循善诱的向导,带着读者一同探索正义概念在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下的演变痕迹。我尤其对那些关于“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两大阵营的辩驳印象深刻,感觉就像是亲临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思想辩论会。作者没有简单地褒贬哪一方,而是细致地梳理了双方的核心论点,剖析了各自的优势与局限。他笔下的罗尔斯、诺齐克、桑德尔等人,不再是冰冷的书本上的名字,而是带着鲜活的思考和深刻的洞察力,他们的观点如同一颗颗火种,点燃了我对公平、权利、义务等基本社会问题的重新审视。有时候,读着读着会陷入一种“这是什么意思”的茫然,但随即作者又会通过大量的例证和类比,将抽象的概念拉回现实,让我恍然大悟。这本书不是那种可以快速翻阅的小说,它需要沉下心来,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其中深厚的思想底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