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研究的必读经典
《想像的共同体》自1983年问世以来,不但使学界对民族与民族主义课题的思考角度产生哥白尼式的彻底翻转,其深刻影响也广及人文与社会学科的各个领域。除了被译成三十一种语言出版之外,甚至成为一种近乎教科书的作品,远远超乎作者的预料。
安德森从文化内涵的改变与印刷资本主义的兴起来探讨民族主义的源起,并辨析民族主义在美洲诞生,被欧洲的群众运动挪用,被帝国政权吸纳,再到亚非两洲以民族主义为号召的反帝国主义抗争的数百年过程。
此次中文增订版收录了安德森于2006年新添的一章,概略检视了此书所造成的影响,并探讨此书在世界各地的出版与反应情况;另外更收录了2003年作者两篇关于台湾处境的研讨会讲稿,以及译者访谈这位学术大师的深情记叙。
作者简介
班纳迪克.安德森 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
系康乃尔大学国际研究Aaron L. Binenjorb讲座教授,为全球知名的东南亚研究学者。除《想像的共同体》外,还着有《比较的鬼魂:民族主义、东南亚与全球》(The Spectre of Comparisons: Nationalism, Southeast Asia, and the World)《革命时期的爪哇》(Java in a Time of Revolution)《美国殖民时期之暹罗政治与文学》(Literature and Politics in Siam in the American Era)《语言与权力:探索印尼之政治文化》(Language and Power: Exploring Political Cultures in Indonesia)、《三面旗帜下:无政府主义与反殖民的想像》(Under Three Flags: Anarchism and the Anti-Colonial Imagination)。
译者简介
吴叡人
台湾桃园人,台大政治系毕业,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客座助教授,现任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助研究员,专攻比较政治(民族主义、殖民主义、国家形成与转型正义)、政治哲学、台湾近代政治史与政治思想史、日本近代政治史与政治思想史,现正进行台湾左翼传统之研究。
认同的重量:《想像的共同体》导读 / 吴叡人
第二版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文化根源
第三章 民族意识的起源
第四章 欧裔海外移民先驱者
第五章 旧语言,新模型
第六章 官方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
第七章 最后一波
第八章 爱国主义和种族主义
第九章 历史的天使
第十章 人口调查、地图、博物馆
第十一章 记忆与遗忘
旅行与交通:《想像的共同体》的地理传记
译后记
附录
帝国 / 台湾
曼谷遥寄
黑暗之时,光明之时 / 吴叡人
参考书目
索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