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自倡议以来已有16年,其间发展影响社会甚鉅。本书是作者汇集1990至1995年有关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之研究心得,以「教育改革」、「学校领导」、「学校效能」、「师资培育」、「班级经营」、「教育发展」分篇论述之,就审视教改的历程,于今仍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吴清山
现职: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教育行政与评鑑研究所教授
中华民国师范教育学会兼任理事
中华民国学校建筑研究学会兼任常务理事
学历: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学士
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博士
美国纽约大学水牛城校区博士后研究
经历:
高雄市三民国中教师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科员、秘书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长
台北市立师范学院主任秘书、初等教育学系主任、国民教育研究所所长
台北市立师范学院校长
教育部九年一贯工作小组委员
中华民国师范教育学会秘书长
中华民国学校建筑研究学会理事长
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鑑中心基金会执行长
专长:
教育行政
教育改革
教育法规
国民教育
师资培育
学校管理
再版序
作者序
壹、教育改革篇
一、当前教育改革的困境与策略
二、现实与理想之间——当前国小教育改革刍议
三、提昇教育品质的一股新动力——谈全面品质管理及其在教育上的应用
四、美国学校经营型态的新实验——谈「公设民营」的革新方式
五、美国九○年代教育改革的动向
贰、学校领导篇
六、人性化的学校行政领导
七、学校行政领导的新取向
八、Z理论在学校行政的应用
九、「国民小学校校长管理能力量表」编制报告
参、学校效能篇
十、增进教师效能,提昇学校效能
十一、学校环境与学校效能
十二、发展一所有效能的学校
肆、师资培育篇
十三、临床视导在教育实习上的应用
十四、教师生涯发展之探讨
十五、教而时学之,不亦说乎——建立教师终身学习的教育观
伍、班级经营篇
十六、提昇班级经营效能的有效途径
十七、有效的奖惩原则
十八、惩罚不是教育的万灵丹——如何使惩罚更具有教育意义
十九、从法律观点谈体罚
廿、慎防体罚的副作用
陆、教育发展篇
廿一、重塑学校文化提昇校园伦理
廿二、培育健全的下一代——谈国民教育「因材施教」之道
廿三、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取向
廿四、教育革新本土化的理念、课题和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