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寿裳台湾时代文集

许寿裳台湾时代文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许寿裳是战后台湾文化重建的「领航者」,也是台湾大学中文系首任系主任。一九○九年留日归国,之后深受当时教育总长蔡元培倚重,历任教育界要职;一九四六年夏,他应好友陈仪之邀,赴台湾主持战后台湾的文化重建工作,无论是任职台湾省编译馆,抑或台湾大学中文系系主任,任内无不戮力兴废,成果有目共睹。本书收录他在台湾时期散见于各刊物的研究与评论文字,以及《鲁迅的思想与生活》和《怎样学习国语和国文》两部专着,完整呈现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许寿裳(1883-1948)

  字季黻(或季茀),浙江绍兴人。一八九九年,入绍兴中西学堂就读,一九○○年转入杭州求是书院,受业于宋平子门下。一九○二年九月,以浙江官费赴日本留学,其后结识同是浙江官费留学的同乡鲁迅和陈仪,此后三人的深厚友谊至死不变。一九○三年,主编浙江同乡会志《浙江潮》,鼓吹反清革命,影响中国留学生甚鉅。一九○四年三月,自弘文学院毕业,并再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预科、史地科就读,一九○八年毕业。一九○九年返国从事教育工作,历任教育部普通教育司第一科长、江西省教育厅长、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中山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干事兼文书处主任、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等职。

  一九三七年,抗战军兴,许寿裳受聘为西安临时大学史学系主任兼教务委员。一九三八年,西安临时大学改名西北联合大学,许寿裳兼任法商学院院长,不久,因受到教育部长陈立夫干涉,愤而辞去院长之职,专任史学系教授。一九三九年,西北联合大学改组为西北大学,许寿裳辞职,任教于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教授。一九四○年春天,应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成都)之邀,担任庚款讲座教授。一九四一年夏天赴重庆,担任国民政府考试院考选委员会简任祕书。

  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许寿裳担任考试院考选委员会专门委员,旋应时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长官的好友陈仪之邀,前往台湾担任台湾省编译馆馆长。二二八事件后,因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的改组,陈仪离职,台湾省编译馆撤废,许寿裳转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隔年二月十八日于台湾大学教员宿舍遇害。

编者简介

黄英哲

  台湾嘉义人。日本.立命馆大学文学博士,现任爱知大学现代中国学部兼大学院中国研究科教授。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访问学者。

  主要着作:专着有《台湾文化再构筑1945-1947的光和影:鲁迅思想受容的走向》(日文,东京:创土社,1999)、《「去日本化」「再中国化」:战后台湾文化重建(1945-1947)》(中文,台北:麦田出版,2007)。合编着有《台湾的大东亚战争:文学.传媒.文化》(日文,东京:东大出版会,2002)、《记忆台湾:与帝国的相克》(日文,东京:东大出版会,2005)、《文本跨界:东亚文化文学研究新尝试》(日文,东京:研文出版,2008)、《台湾女性史入门》(日文,京都:人文书院,2008)、《华丽岛的冒险》(中文,台北:麦田出版,2010)、《帝国主义与文学》(日文,东京:研文出版,2010)等。

  许寿裳在台时期的思想理念与关怀议题。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许寿裳—战后初期台湾文化重建的领航者(代序)∕梅家玲 1
导读:许寿裳与台湾(1946-1948)∕黄英哲 5

一、 鲁迅研究
鲁迅的思想与生活 41
自序 43
鲁迅的人格和思想 45
鲁迅的精神 52
鲁迅的德行 58
鲁迅和青年 61
鲁迅的生活 65
怀亡友鲁迅 83
关于〈弟兄〉 92
《鲁迅旧体诗集》序 96
《鲁迅旧体诗》跋 98
《民元前的鲁迅先生》序 99
跋 鲁迅讲演手稿—娜拉走后怎样 103
鲁迅的避难生活 104
鲁迅和我的交谊 109
鲁迅的游戏文章 114

二、国语教育
怎样学习国语和国文  121
第一节 叙言 125
第二节 学习国语应注意之点 125
第三节 学习国文应注意之点 128
教授国文应注意的几件事  175
对于本省今后语文教育的一点意见  182
研究国学应走的途径  185

三、时论
招 待新闻记者谈话--省编译馆的旨趣和工作 190
台湾省编译馆的设立 193
孔子的生平事略及其学说 197
台湾文化的过去与未来的展望--九月五日对本团全体学员精神讲话 201
台省编译事业的拓荒工作 204
新台湾与三民主义的教育 208
国父孙中山先生和章太炎先生--两位成功的开国元勋 212
第二诞生期和第三诞生期--告台湾全省的青年 233
台湾需要一个新的五四运动 237
中国民族精神的中心 240
新年展望和台湾大学校歌歌词 244
三百年前台湾破荒的伟人沈光文—海东文献,推为初祖 247

四、学术论着
《台湾学报》发刊辞 252
摹拟与创作 254
《敦煌祕籍留真新编》序 259
重刻《台湾杂咏》序 265
俞曲园先生的教育功绩 266
俞曲园先生的思想 269
王通和韩愈 275
《 敦煌祕籍留真新编研究》--《尚书》〈盘庚〉、〈微子〉二篇 280
李慈铭〈秋梦〉乐府本事考 290

附录
许寿裳台湾时代年表∕黄英哲 306
《许寿裳台湾时代文集》编辑说明∕黄英哲 324

图书序言

导读(摘要)

前言
许寿裳(1883-1948),字季黻(或季茀),浙江绍兴人。一八九九年,入绍兴中西学堂就读,同学有沈光烈、胡豫、马禩光、蒋梦麟等人。一九○○年,转入杭州求是书院,受业于宋平子门下。一九○二年九月,以浙江官费赴日本留学,初入弘文学院普通科学习日语,其后结识同是浙江官费留学的同乡鲁迅和陈仪,此后三人的深厚友谊至死不变。一九○三年,主编浙江同乡会志《浙江潮》,鼓吹反清革命,影响中国留学生甚鉅。一九○四年三月,自弘文学院毕业,并再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预科、史地科就读,一九○八年毕业。这其间,一九○五年,中国革命同盟会于日本成立,身为光复会会员的他,也加入了同盟会。同时,与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退学的鲁迅等人计划掀起文艺运动。此外,在一九○八年时,又与鲁迅等人跟从滞留日本的章太炎学习《说文解字》。

一九○九年返国从事教育工作,辛亥革命后,应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之邀,赴南京的教育部工作,与鲁迅共事一段时间,随着迁都,许寿裳也跟着教育部的转移迁住北京,担任教育部普通教育司第一科长。此后,直到抗日军兴为止,先后历任江西省教育厅长、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中山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干事兼文书处主任、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等职。

一九三七年,抗战军兴,十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将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天津北洋工学院三校合併,在西安成立西安临时大学,许寿裳受聘为史学系主任兼教务委员。一九三八年,西安临时大学因战乱转移到汉中,改名西北联合大学。许寿裳虽兼任这所大学的法商学院院长,不久,因受到教育部长陈立夫的干涉,愤而辞去院长之职,专任史学系教授。一九三九年,西北联合大学改组为西北大学时,许寿裳辞职,同年冬天,前往云南,再度成为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因战祸,中山大学从广州迁到云南的澂江)。一九四○年春天,应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成都)的邀请,以庚款讲座教授身分前去执教。四一年夏天辞去华西协合大学,赴重庆担任国民政府考试院考选委员会简任祕书,重温公务员生活。

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许寿裳担任考试院考选委员会专门委员,旋应时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长官的好友陈仪之邀,前往台湾担任台湾省编译馆馆长,委以战后台湾的文化重建工作。二二八事件后因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的改组,陈仪离职,台湾省编译馆撤废,许寿裳转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隔年二月十八日于国共内战方酣中的台湾大学教员宿舍遇害,其死因至今尚未被完全证实。从许寿裳的个人史中,可以清楚明白许寿裳生命中的最后两年是在台湾渡过,本导读旨在追寻许寿裳台湾时代的足迹,解明二战后初期,台湾与中国既连续又断裂的摆盪年代,一位中国知识份子的奋斗轨迹。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