谘商是目前帮助各种私人问题或情绪苦恼的有效方法,它可以解决失落、困惑及种种负面情绪。若发挥它的教育功能,指导当事人如何放松心情,以果决而有力量的方式处理压力,将能迈向更充实的人生。
但有鑑于初入行的谘商者及其当事人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本书提供了23种谘商和心理疗法的相关理论与实务,借以帮助双方在彼此了解的情况下,进入训练或谘商的程序。而书中每一章都反映出当前英国谘商机构广为运用的几种谘商方法!
本书第一章介绍了谘商和心理疗法的主旨、提供有用的观点,并扫描全书的各种治疗模式;其余章节则涵盖了各种不同的治疗取向;最后以探索谘商与心理治疗研究的重要性为总结。全书摘录的相关专有词汇超过140个,可当成谘商与心理治疗的迷你字典;为了方便读者,採特殊的撰写风格,让读者可以任选一章开始阅读!
作者简介
史蒂芬.帕麦尔博士(Stephen Palmer)
伦敦压力管理中心的创办人、负责人及多重模式治疗中心的负责人,是伦敦城市大学荣誉客座教授、曼彻斯特大学荣誉资深研究员、纽西兰理情行为治疗中心谘商部主任。
目前为英国促进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国际压力管理学会的荣誉副会长。已有谘商心理学家执照,是英国精神治疗评议会认证的精神科医生,也是英国谘商学会的成员,曾在英国广播电台和电视,广泛地畅谈谘商、压力管理和有关健康的话题。已出版15本以上相关着作。
审订者简介
袁志晃
现为国立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谘商学系副教授,曾任台湾省立教育学院辅导学系助教、国立台湾教育学院辅导学系讲师、国立彰化师范大学辅导学系副教授等,取得台湾省立教育学院辅导学系、国立台湾教育学院辅导研究所、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专业心理系谘商员教育博士等学位。
译者简介
杨淑智
台大人类学系、文化新闻研究所毕业,曾任空中大学新闻传播类科目讲师、关渡基督书院大众传播系翻译学、新闻英文、传播心理学等科目讲师;台视、中视、中央日报及中时晚报国际新闻编译,同时译有精神医学、传记、动物学、企管、心理学等类书籍超过四十本。现专事译书,并兼任传播类科目讲师。
绪论
1. 谘商与精神治疗导论
2. 阿德勒派谘商与精神治疗
3. 行为谘商与精神治疗
4. 认知分析谘商与精神治疗
5. 认知谘商与精神治疗
6. 存在主义谘商与精神治疗
7. 完形谘商与精神治疗
8. 谘商与精神治疗中的催眠
9. 统合谘商
10. 生活技能谘商
11. 多重混合谘商与治疗
12. 神经语言程式学
13. 以人为中心的谘商与精神治疗
14. 个人建构的谘商与精神治疗
15. 基本统合谘商与精神治疗
16. 焦点问题谘商与精神治疗
17. 心理整合学
18. 心理动力(佛洛依德学派)谘商与精神治疗
19. 心理动力(荣格学派)谘商与精神治疗
20. 心理动力(克莱因学派)谘商与精神治疗
21. 理情行为治疗法
22. 现实治疗法
23. 焦点问题解决疗法
24. 沟通分析
25. 谘商与精神治疗的研究课题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谘商与心理治疗的教材,更像是一位睿智的长者,在与我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类心灵的深刻关怀和理解,这使得这本书读起来充满了温度。我尤其被书中对“伦理困境”和“治疗关系”的探讨所吸引,这让我意识到,谘商与心理治疗不仅仅是技巧的应用,更是一种责任和艺术。作者通过一些真实或虚构的案例,生动地展现了在实际谘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以及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和伦理原则去应对。这让我对谘商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切的认识,也更加体会到其工作的挑战性和意义。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心理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最终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幸福。这种积极而富有启发性的视角,让我对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相当吸引人,那种柔和的色彩搭配,加上书名“谘商与心理治疗导论”的字体,给我一种既专业又不失亲切感的感觉。拿到书的时候,我最先关注的是它在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之间是如何平衡的。我一直觉得,了解一个领域,理论是基石,但没有实践的理论就像空中楼阁,而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则容易陷入盲目。我尤其好奇这本书会不会在常见的心理学流派,比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方面,给出清晰的梳理,并且能够引导读者理解这些流派的精髓,以及它们在实际谘商场景中是如何被运用和融合的。此外,我也很期待它在案例分析方面的内容,因为我个人是通过具体的故事和情境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生动的案例能够帮助我更好地将理论内化,并为自己将来可能遇到的类似情况提供一些思考方向。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试图为初学者构建一个全面而扎实的知识框架,让我能够在一个相对系统的环境中,初步领略谘商与心理治疗的魅力与挑战。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刻的洞察力所吸引。作者在阐述每一个心理治疗理论时,都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介绍,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和研究基础,这使得我对谘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探讨不同治疗取向时,那种客观公正的态度,既肯定了它们各自的贡献,也指出了它们可能存在的局限性。这种平衡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到心理治疗领域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而不是被单一的理论所束缚。书中关于“人本主义”的章节,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对其强调的“自我实现”和“积极成长”的理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让我对人类内在的潜力有了更深的认识。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门学科,更是在进行一次深刻的自我探索和反思,它引导我去思考人性的本质,去理解个体的独特价值,以及如何在人际互动中建立更健康、更积极的关系。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着实让人耳目一新。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乏味的教科书式语言,而是通过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层层剥开,让我这个对心理学领域并非专业出身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作者在描述一些核心理论的时候,常常会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比喻,又或者是一些引人深思的小故事,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也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会感到疲惫,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我尤其喜欢作者在介绍不同谘商模式时,那种循序渐进的逻辑,先是交代其历史渊源和核心观点,然后引申到具体的技巧和应用,最后再进行批判性的分析。这种结构清晰、条理分明的写作方式,让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能够看到不同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我感觉作者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嚮导,带领我穿梭在心理治疗的广阔森林中,指引我看到最美的风景,也帮我避开一些潜在的误区,让我觉得学习的过程充满收获和惊喜。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结构可以说非常人性化,它为我这个初次接触谘商与心理治疗领域的读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友好的入门路径。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开头设置的“学习目标”和章节结尾的“思考题”,这让我能够提前了解本章的学习重点,并在阅读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反思。此外,书中大量引用的经典研究和名家观点,也为我提供了进一步深入学习的线索。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介绍心理治疗主要流派的书,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梳理了精神分析、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等主流理论,还对它们的发展脉络和核心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到了许多非主流但同样重要的治疗方法,这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了解到心理治疗的世界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多元。整体而言,这本书像是一张精心绘制的地图,为我指明了探索心理治疗领域的方向,让我能够更有条理、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