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5
40年代孤岛租界上海滩最轰动的文学连载,民国第一言情小说
张爱玲:「从来没有一出戏像《秋海棠》那样,激动了死水一潭的上海。」
什么样的故事,让张爱玲为它登台,让张国荣憾恨没能演出?
海棠开后心如碎,斜风细雨不曾晴
民国初创的年代,军阀横行,内外交逼。乱世之中,小人物受尽命运拨弄,朝不保夕,梨园名旦秋海棠的坎坷一生,就在这样的背景中展开。
他是温文正直的京剧演员,幼时因家境贫寒而入了戏班,上天安排他与一个被军阀袁宝藩骗婚的清纯女学生罗湘绮相遇,两人由此产生爱慕,生下了一个女孩。袁宝藩得知后,将秋海棠折磨得不成人形,在他脸上刺了一个「十」字、毁了他赖以维生的容貌。从此,他只得带着自己和罗湘绮所生的女儿梅宝浪迹生活,穷困而死。这场相遇既为他们带来无比甜蜜的幸福滋味,也造就难以逆料的艰苦际遇。他饱尝一世苦难,忍受一切痛苦,只为保全她的幸福。
即使意志坚强的人,也难不为他的殒灭掬泪
秦瘦鸥从小就是戏迷,认识许多演员。演员在当时被称为戏子,和妓女同样被视为下贱之辈。秦瘦鸥对此感慨很深,一直想写一部小说表达心中不平。故事中军阀凌虐秋海棠的部分,是当时真实事件的缩影。秦瘦鸥曾两度在回忆创作经过的文章中提道,原在上海新舞台唱老生的青年演员高三奎、刘汉臣两人,不知怎么和军阀褚玉璞的两个姨太太发生了关系,后来褚枪杀了他们,死前还极其残酷地先用刀子在他们脸上乱剁了一阵。这件事就是他写作《秋海棠》的催化剂。
小人物的苦难和飘零,引发孤岛上海备受压抑人们的共鸣;同时,秋海棠艰韧、不低头的精神又鼓舞了铁蹄下悲愤的人民。儿女情长以外,更记录下当时的真实社会事件。这正是《秋海棠》与其他鸳鸯蝴蝶派小说的不同之处。
一看再看,连台词也能背得
被誉为民国第一言情小说的《秋海棠》,是秦瘦鸥最重要的作品,也是鸳鸯蝴蝶派的颠峰代表作。1941年1月6日至1942年2月13日,在《申报.春秋》连载,引起轰动。许多女性读者看得泣不成声,《申报》一时洛阳纸贵,这种效应,连秦瘦鸥本人也大感意外。
1942年7月本书初版发行,随即引发畅销旋风。同年年底,改编为话剧搬上舞台,全上海为之疯狂,甚至出现万人争看的火爆场面。张爱玲便说:「大多数观众一而再,再而三地观看这出剧,以致能背诵台词。」这出剧在四个半月内连演一百五十场,演员由于过度疲累纷纷病倒,其中一位甚至因此身亡。十分赞赏《秋海棠》的张爱玲,更在一场义演中担纲演出女主角罗湘绮。
这部作品除话剧外,还转化为沪剧、粤剧、评弹等各类形式,并多次改编成电影及电视剧。一个七十年前写出的故事,不断透过萤幕上的改编,让无数观众随之欢喜随之悲伤,可以说每一个世代都有它自己的影视改编版,然而不变的是这种感人魔力的原点──小说原着《秋海棠》。
一刊出即引发轰动,六度改编电影、电视剧,40年代话剧版创下连演150场纪录
1941年1月6日至1942年2月13日,在《申报.春秋》上连载,引起相当轰动。
1942年7月,首度出版。
1942年12月,改编为话剧,四个半月内连演150场。
1943年,上海中华电影联合公司改编为电影。
1955年,香港太平影业改编为电影。
1965年,香港邵氏改编为电影《红伶泪》。
1974年,香港TVB改编为电视剧。
1985年,上海电视台改编为电视剧。
2007年,中央电视台改编为电视剧。
作者简介
秦瘦鸥(1908-1993)
生于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原名秦浩,笔名刘白帆、万千、宁远等。大学时期即创作并出版短篇小说集《恩.仇.善.恶》,1930年代译述德龄郡主以英文写就的清宫祕闻《瀛台泣血记》、《御香缥缈录》,于《申报》连载,大受欢迎,1941年开始连载秦氏自己创作的长篇小说《秋海棠》,风靡全上海,造成空前回响。曾任《大美晚报》、《大英夜报》、《译报》编辑,香港《文汇报》副刊主任。此外亦着有长篇小说《孽海涛》、《危城记》、《梅宝》、《第十六桩离婚案》、《劫收日记》,短篇小说集《第三者》、《二舅》,散文集《晚霞集》、《海棠室闲话》、《戏迷自传》,评论集《小说纵横谈》,札记《晨读杂记》,译有《茶花女》等。
1942年初版前言
1 三个同科的弟兄
2 良友与荡妇
3 镇守使的姨太太
4 意外的遇合
5 爱与欲的分野
6 爱情结晶品
7 脸上划一个十字
8 可感的友情
9 一个古怪的庄稼人
10 慈父的心
11 夜半歌声
12 意外风波
13 流浪到上海
14 打英雄的生活
15 爸爸,卖唱去吧!
16 青春之火
17 也是一段叫关
18 归宿
附录:
《秋海棠》与天津╱秦瘦鸥
秋海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秋海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