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英国

设计英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英国
  • 设计
  • 建筑
  • 文化
  • 历史
  • 艺术
  • 城市规划
  • 生活方式
  • 旅行
  • 摄影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座融合古典与潮流的国家——英国,信步其中,眼见的都是一种「美」的传递。

  你也许欣赏设计、爱设计也「买」设计,但是其实设计除了被观赏、被使用、被保存,它更是设计者挖空心思后,期待使用者的生活品质能够更加良善的心意表现。

  设计从来就不只存在于表象。

  《设计英国》从「看设计」、「买设计」、「歇设计」、「想设计」这四个角度切入,不只带你边玩边看英国最具设计感的知名建筑以及公共艺术,更要让你看懂且深入了解每一项设计背后的故事。

作者简介

郑育欣(Stella)

  一位刚满32岁的热爱设计的倔强女孩。

  工作多年后毅然决然决定重返最爱的英国充电,却意外地在当地做了一项选择让人生就此改变——任性地把前景看好的工作辞了,决心待在最爱的远方,学习在陌生的环境生活却期待自己重新挑起热情及求知慾。

  「放弃安逸的日子选择在远方生活;应该拼命找老公的年纪却只想使劲全力找自己;没了工作、放弃更漂亮的头衔却换来更大胆且自由的梦!背景雄厚才能轻松踏入的国际艺术市场、属于自己观点的旅英创作......这一切都逐渐成形。没有世俗既定该有的一切,但却自觉拥有一切。」,她扬起头,笑着这么说。

迷失的罗盘:大航海时代西班牙的兴衰与转型 书籍简介 《迷失的罗盘:大航海时代西班牙的兴衰与转型》是一部深入剖析十七世纪西班牙帝国由盛转衰关键节点的宏大历史著作。本书聚焦于“黄金时代”的黄昏,探究西班牙如何从一个横跨欧亚非的日不落帝国,在内外交困中逐渐丧失其全球霸主地位,并最终在权力结构、经济模式和社会文化层面进行痛苦而艰难的自我重塑。 本书摒弃了传统的君主传记或战争史的叙事框架,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构成西班牙帝国肌理的复杂力量:从塞维利亚的港口贸易,到卡斯蒂利亚高原上的贵族土地兼并;从宗教裁判所的阴影,到新大陆白银的潮汐效应;再到宫廷内部的派系斗争与地方自治的抵抗。 第一部分:白银的诅咒与帝国的过度延伸 十七世纪初,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依然拥有无与伦比的军事威慑力,然而,其经济结构正面临致命的结构性缺陷。本书首先详细梳理了美洲白银流入对西班牙本土经济的“荷兰病”式冲击。大量的贵金属涌入,并未如预期般催生本土的工业革命,反而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本土制造业竞争力下降,使得西班牙越来越依赖进口——尤其是来自低地国家和热那亚的制成品与金融服务。 作者通过对巴塞罗那、瓦伦西亚等沿海城市商业记录的细致考察,揭示了西班牙王室财政的本质:一个不断膨胀的军事机器,其开支速度远超财政收入的增长。腓力三世和腓力四世时期推行的“委托制”(Valimiento),将国家治理权下放给“挚友”,表面上提升了行政效率,实则加速了宫廷内部的裙带关系和腐败,进一步掏空了国库。 重点章节探讨了西班牙在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中的战略失误。在维护天主教霸权和哈布斯堡家族的欧洲均势这一双重目标驱动下,西班牙将资源过度投入到低地战争和德意志战场。书中详尽分析了法国的崛起及其对西班牙侧翼的压力(如介入加泰罗尼亚和那不勒斯地区),以及瑞典军队在北欧的破坏性影响。这些冲突的累积性消耗,最终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得到了代价高昂的确认:西班牙的欧洲霸权正式让位于法国。 第二部分:内部的裂痕:社会结构与文化停滞 历史学家常将西班牙的衰落归咎于外部压力,但本书强调了内部社会结构的僵化。卡斯蒂利亚贵族对荣誉(Honra)的极端推崇和对体力劳动的鄙夷,形成了巨大的社会鸿沟。数以万计的贵族和“体面人”宁愿依靠微薄的年金在城市中游荡,也不愿投身于商业或农业生产。这种“非生产性”阶层的膨胀,极大地限制了社会资本的流动性。 本书对西班牙“黄金时代”文化遗产的“反向解读”是其亮点之一。塞万提斯、委拉斯开兹等巨匠的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巅峰,更是对时代困境的深刻反映。例如,通过分析巴洛克文学中的“幻灭”主题和对“流浪汉小说”(Picaresque)的偏爱,作者论证了社会底层对现实的绝望感和对传统英雄主义叙事的消解。 此外,宗教狂热与“纯洁血统”(Limpieza de Sangre)的意识形态,在十七世纪达到了新的高峰。排斥新教徒、摩里斯科人和犹太人的政策,虽然巩固了宗教统一,却付出了人才和技能流失的沉重代价。书中案例研究了穆尔西亚和瓦伦西亚地区,摩里斯科人被驱逐后留下的农业荒地和水利系统的衰败,展示了意识形态决策对经济基础的直接破坏。 第三部分:从帝国到王权:痛苦的转型与重塑 十七世纪下半叶,西班牙进入了从“帝国”向“王国”过渡的艰难时期。继承王位的查理二世(Carlos II)的统治,标志着哈布斯堡王朝在西班牙的终结,同时也带来了权力真空和外国势力的干预加剧。 本书细致描绘了奥利瓦雷斯伯爵(Conde-Duque de Olivares)推行的“统一工程”(Unificación),即试图将阿拉贡、加泰罗尼亚和葡萄牙(直至1640年独立)纳入更中央集权的卡斯蒂利亚模式管理。这一强硬政策在加泰罗尼亚引发了长达十二年的战争,并最终导致了葡萄牙的永久独立,这是西班牙帝国分裂的重要里程碑。 最后,本书聚焦于十八世纪初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War of the Spanish Succession)及其后续影响。通过分析波旁王朝的费利佩五世如何系统性地推行“新国家法令”(Decretos de Nueva Planta),废除阿拉贡地区的传统自治权,建立一个更接近法国模式的中央集权行政体系,本书清晰地勾勒出西班牙如何“向内收缩”——放弃了无力维持的海外霸权,转而专注于整合本土资源,为后来的启蒙改革奠定基础。 《迷失的罗盘》是一部关于权力衰减、结构性惰性和国家认同危机的深刻研究。它揭示了看似辉煌的帝国是如何被其自身的成功(白银的流入、宗教的统一)所腐蚀,并在面对世界格局的根本性转变时,展现出巨大的适应性困难。这是一部挑战传统叙事、探究“衰落”复杂性的重量级历史作品。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002  分享 我眼见与感受到的设计英国
004  她为抛不开忙碌枷锁的我 开启一扇透气的窗

Chapter I 【看设计】观摩 空间内外
馆藏?家用?博物馆不严肃
012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021  设计博物馆

突兀?突破?话题建筑的时代意义
030  30 St Mary Axe
035  London City Hall

突兀?突破?旧元素再利用
040  Tate Modern
048  Container City

经过?惊叹?公共设计的互动
053  Kew Gardens
055  Sackler Crossing
062  街头 就是创意舞台
075  经典设计 从地上一路到地下

Chapter II 【买设计】血拼 生活潮物
在色彩缤纷中享受思古幽情∣复古潮 诺丁丘
088  Portobello Road Market
090  仿古海报与铁牌
091  各式银器与饰品
092  品项丰富的骨董市集
093  各国美食的集散地
【严选推荐】一脉传承的复古优雅
095  Pedlars
096  Oliver Goldsmith

享受有声有色的平民时尚∣创意潮 柯芬园
100  Apple Market
102  Jubilee Market
102  Royal Opera House
104  Covent Garden年度创意企划
【严选堆荐】新旧世代的原创精神
105  Darrel Whittaker
108  Tatty Davine

雅痞新贵和气质名媛的代名词∣高贵风 却尔喜
111  Fulham Road
112  King's Road
112  Paperchase
113  David Mellor
113  World's End
115  Duke of York Square
116  Partridges
【严选推荐】用建筑和艺术映衬出蓬荜生辉
117  Peter Jones
118  Saatchi Gallery Shop

在知识的学海中气质购物∣艺文潮 布鲁斯贝利
12 1 名人故居
122  AA Bookshop
123  The Charles Dickens Museum
124  London Review Bookshop
【严选推荐】买得知性
125  British Museum Shop
127  Margo Selby

贴近皇族的生活品味∣皇室风 梅菲尔
131  Mayfair
132  Liberty
133  Savile Row
133  Gieves & Hawkes
134  Jermyn Street
134  Floris
135  The Royal Collection
【严选推荐】皇室爱用的高质感商品
136  Fortnum & Mason
138  Smythson

Chapter III 【歇设计】吃住 设计互动
142  Conran集团:「设计,言归一句就是聪明的享乐!」
144  生活在设计里

Lutyens∣Conran Style的古典美学
145  Lutyens的美食魅力
     Lutyens的空间个性
     Lutyens的风情万种

Boundary∣突破风格的疆界
148  融合雅痞与反叛的Boundary
     Boundary的空间个性

Albion∣发现英式平民料理的纯朴可爱
152  Albion 散发着淡淡浓家野趣

Boundary Restaurant and Bar∣视觉与味觉的华丽享受
154  Boundary Restaurant and Bar 营造诱人的用餐氛围

Rooftop∣顶楼景观餐厅上的闲适惬意
156  Rooftop 将东伦敦尽收眼底

Chateau Boundary∣品酒、赏艺、尝美食
157  雅痞必访的品酒俱乐部 Chateau Boundary

Rooms & Suites∣融合经典与创新的私密角落
158  Bauhaus Room 包浩斯礼赞
     Joseph Hoffmann Room 重现经典
     Terence Conran简约主义的体现

Chapter IV 【想设计】思考 设计未来
衣 × 艺术
168  Piet Mondrian
     Jackson Pollock
     Lucio Fontana
衣 × 历史
170  Vivienne Westwood
衣 × 建筑
171  Holly Fulton
食 × 公民与道德
172  David Mellor
食 × 心理
173  Waterford
     Christopher Dresser
     Sarah King
食 × 哲学
175  Jasper Morrison
住 × 语文
176  Tom Tixon
     Terence Conran
住 × 心理
178  The Holding Company
住 × 环保
180  Barclays Cycle Hire

Chapter V 【英国设计之旅  点.线.面】
What time is it?那边几点?
Follow the map!跟着路线走!
More Info!面面俱到 !

图书序言

作者自序
分享 我眼见与感受到的设计英国。

  每个人的心中或许都有处最爱、或是最向往的远方,如同我在面对人生的起伏动盪与心底的骚动不安之际,就想回到挚爱的英国,在那里把自己净空、为我重新注入新的力量。

  二○○四年,在南英格兰美丽尊贵的温泉古城巴斯(Bath)中,我曾居留整个春季,每天窗外伴随的景致是随丘陵连绵起伏的成排乔治亚建筑;二○○六年,我走过北英格兰的湖区(Lake District),亲眼见到山水掩映,揉合自然与人文之美的英国文学圣地,沉醉于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们的心灵故乡;多次重返我心中最绝美的避世之地科兹窝(Cotswolds),在这英格兰最富田园诗意的区域中,漫游过一个个蜂蜜色科兹窝石推砌成的秀丽村庄,沿着铺石古道、石桥、清澈见底的溪流、花草蔓生的缤纷角落,唿吸着英国乡间特有的清新韵美;二○一○年夏天,我到苏格兰的爱丁堡艺术节,饱足地沉浸在多元丰富的表演艺术和剧场创意中……。

  就在这一再启程、归返中,纪录、分享令我情有独钟的英国,也成了在我心中逐渐酝酿的心愿,最后我有幸得以借灵犀一指实现这份心愿,结果却是超乎预期。

  二○一○年冬天,我首次选择伦敦作为旅居英国的落脚处,但不再是因为怀抱着浪漫的向往,而是期盼一趟身心饱足的学习与付出。在决意和那年异常冷冽的寒冬搏斗背后,是一份在设计领域担任公关行销多年后,对于重拾创意、热情的期许,因此我舍弃漂泊式的旅行、饱览变化的风景,而是进入艺术机构进修现代艺术、设计,试图在先前工作累积的美学思维和英伦丰沛多变又臻至成熟的创意养分中,清晰地感觉、贪婪地吸收。

  记得二○○四年第一次到伦敦,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我兴奋地胡乱跳上红色双层巴士,迫不及待地顺着车厢内狭窄的楼梯爬上顶层,从那里一路扫向地面,随意看着街道上更多巴士、黑头计程车四处窜行,人车都热烈地参与那团繁忙,我却闲适游晃,真是一派观光客的悠闲……如今回想起来,当时我已被世上最成功的设计典范围绕却浑然不自知:为乘客提供辽阔视野的宽敞车窗、超低底盘的稳固前进和抢眼的外型和色彩,让双层红色巴士长久以来因着为乘客提供愉悦的搭乘体验,而保持人气不坠;黑□□的大头计程车车头两盏筒形的滚圆前灯、中间的瀑布型大格栅和内部极度宽敞的对座式车厢,让日常生活的交通代步工具,成为尊贵和质感的象征。当然,不只巴士、计程车,连寻常的市集、街头、花园中的一曲弯桥、过去只能发出惊叹却未能细细解读的雄伟建筑……在经过设计语汇的转化后,更因理解深藏其中的创意、艺匠精神的投注、体贴入微的理性思微,让愈来愈深度体验设计的过程,激盪出更纯粹的赞赏和愉悦。

  从解读设计的角度改变观点、深化体验,伦敦,留存在我心中的影像更具体清晰;生活细节中既定的形式、配色、感受,也不再理所当然。借由这本书,希望与你们分享我眼见与感受到的设计英国。

郑育欣 Stella

专文推荐
她为抛不开忙碌枷锁的我 开启一扇透气的窗。

  Stella请我写一篇关于她个人首作的序文,可是我更想写关于她这个「人 」,因为我不熟悉英国,但我认识Stella!由于工作的关系,曾经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她是我最常对话、照面,一天超过十小时以上朝夕相处的伙伴。

  初次见到Stella,「她像一只愉悦的小鸟」我和我母亲说,她的态度积极乐观、心思细腻体贴,对于工作更是投入,我们没日没夜地为着愿景打拼,但她始终能全身散发源源不绝的正面能量,进而感染周遭的每一个人,我喜欢和她一起工作、喜欢和她一起分享心得。

  二○一○年的一个夏日午后,Stella和我说她决意放下一切、毅然决然朝她的梦想前进,留在她钟爱的国度里,我觉得不可思议,是哪里来的勇气让她在三十几岁、不可荒唐的年纪做出这样的决定?我一开始感到震撼、还忍不住问了两次「妳确定吗?」,看着她坚定而倔强的眼神,才想起她是一个有责任感、从不令人失望的女孩,除了真心的祝福,心底甚至起了小小的羡慕。

  在她飞去伦敦后,透过Facebook的即时update,我彷彿把我的那份祝福,也悄悄地系在随她四处漫游闯荡的轻柔发梢上:从她搭上地铁和轻轨前往传说中疯狂古怪的东伦敦,我也顺着她的眼光认识了奇幻、前卫的新风貌;当她以十足专注的敬业精神,穿梭在伦敦的不同设计场景与博物馆,甚至远赴欧陆观摩荷兰的艺术设计展、米兰家饰展同时,我感受到这世界源源不绝的创意与活力,啧啧赞叹当今设计奇才的新能量;在她以最虔诚谦恭的心踏入西敏寺、圣彼得大教堂、到欧陆的米兰大教堂时,我的心灵也被庄严的神圣氛围所洗礼;当她揹着那台她赞不绝口的心爱相机,捕捉着伦敦西郊的皇家花园、北英格兰的天高地阔,我似乎也能唿吸到青草的湿润、草原的辽阔,乘着风、享受顶天立地的舒展……。

  无论是划时代的设计盛会还是在公园里的散步杂记,Stella以真诚而细腻的文字,原汁原味地记录在她理想国度里所接收的所有感动,并以她个人积蕴的美感和创意思维将感动延伸,转化成属于她独有的设计符码,她为抛不开忙碌枷锁的我(甚至大多数人?)开启一扇透气的窗,体验尽揽窗外阳光美景的血气通畅,通过这扇窗,可以看到欧洲历史所累积的装饰艺术与当代设计、古典技艺与潮流科技、生活文化与设计愿景、文明与自然所融汇萃炼而成的和谐气韵。

  如今很开心看到Stella一路来的点滴步伐累积成书,然而见文如见人,我还是忍不住想从她Facebook上众多的分享旅札中总结她这个人:记得曾有篇她在荷兰Maastricht记录的图文令我印象深刻,其中照片里有一幢复古的建筑、高耸的大树、还有蓝天,天色在树与古建筑的称托下更显蔚蓝,我不禁想到一段英国诗人丁尼生的诗句:

  ”He clasps the crag with crooked hands;
  Close to the sun in lonely lands,
  Ring’d with the azure world, he stands.”
  他用弯曲的手抓紧峭壁;
  在孤寂大地上直迫太阳;
  在青苍天地中傲然独立。

  在我心目中,Stella散发着雀鸟般的轻盈愉悦,但看着她一步步迈向梦想、用心实践到最后亲眼见证她心血结晶之作,我更加笃定,她其实更像只鹰,以无比的勇气突破界限、超越自我、为自己飞出一片辽阔而自在的蓝天,而这本书正是她以独特的「鹰眼」、融和诗意与理性的笔触,为她所钟情的英国以及设计流露的深刻传递,愿每位读者在她的文字里也找到开阔的感动。

新瓷品牌「八方新气」品牌经理 王筱杰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真是太有魅力了!没有那些枯燥晦涩的专业术语,更多的是一种充满诗意和想象力的描述。读着读着,我仿佛能看到那些设计背后闪烁的灵感火花,感受到创作者们的热情与执着。这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让我感觉就像在与一位知心的朋友进行一场关于美的对话。

评分

《设计英国》的目录设计就足够吸引人,每个标题都像是一个小小的谜语,勾起了我无限的好奇。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揭示那些不为人知的行业内幕,或者是一些经典的案例分析,毕竟,光是看目录,就足以让人对这本书的内容产生无限的遐想。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我尤其喜欢它使用的那种微磨砂质感的封面,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露出一种低调而又精致的高级感。封面上那简洁的字体,虽然没有过多的装饰,却有着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关于“设计”的独特哲学。我很好奇,这本书内部的版式和插图是否也能延续这种令人惊艳的风格?

评分

初读《设计英国》,我便被它独特的叙事方式所折服。作者似乎并没有选择按部就班地介绍,而是以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视角,将一个个看似独立的片段巧妙地串联起来。这种“跳跃式”的叙述,反而激发了我更强烈的求知欲,让我忍不住去猜测下一个章节会带我领略怎样的风景。

评分

刚翻开《设计英国》的封面,就被那精心设计的排版和触感良好的纸张吸引住了。封面上的图像,色彩饱和度极高,光影处理也十分考究,一下子就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创意和艺术气息的世界。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探索那些可能被隐藏在文字背后的非凡故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