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要内容分成三个部分,包括「专题制作导论」,主要介绍专题制作的流程与教学要领;其次是「专题制作报告」,重点在于说明如何有效的呈现专题制作成果;最后是「专题制作实例」,是以近二年协助关山工商教师指导学生团队参加相关竞赛的得奖作品为本,以提供学生习作的范本。
序I
目次Ⅳ
表次Ⅸ
图次ⅩⅠ
第1篇专题制作导论1
第1章寻求专题制作的题目3
1-1想想个人兴趣4
1-1-1青少年喜欢的科技产品—手机4
1-2追问新闻事件6
1-2-1菜市场名背后的文化因素6
1-2-2不同职业者的人格特质7
1-3巧思生活体验8
1-3-1农村妇女的副业9
1-4听故事找灵感10
1-4-1吴宝春的故事11
第2章确认专题制作的目的13
2-1自由思考,归纳分类13
2-2发散思考,串连主题15
第3章文献蒐集与整理17
3-1文献探讨功能17
3-1-1过去研究的发现成果18
3-1-2过去研究没有讨论过的主题18
3-1-3确定专题制作的问题性质19
3-1-4了解研究的方法19
3-2文献资料来源20
3-2-1上网搜寻资讯20
3-2-2线上文献资料库26
3-2-3到图书馆查资料27
3-2-4阅读新闻报导28
3-3文献搜寻与分析30
3-3-1确认核心概念30
3-3-2文献分析要领32
3-3-3找出文献重点33
3-3-4比较文献差异并得出结论34
3-4文献引用原则35
3-4-1文献性质35
3-4-2引用有据36
3-4-3列出文献36
第4章专题设计与规画39
4-1资料蒐集对象39
4-2资料蒐集方法40
4-2-1问卷设计要领40
4-2-2访谈要领42
4-2-3实地观察43
第5章资料分析与呈现47
5-1数据资料分析47
5-1-1问卷整理与检核48
5-1-2问卷编码51
5-1-3资料正确性检核57
5-2数据图表化60
5-2-1单向度资料的图形制作62
5-2-2双向度资料的图形制作65
第6章专题结论与建议69
6-1专题制作的结论69
6-2专题制作的建议70
第2篇专题制作报告的编写与呈现71
第1章专题制作报告的架构73
1-1专题制作计画书的架构与成份74
1-2专题制作报告书的架构与成份76
第2章专题制作报告的撰写格式77
2-1前言88
2-2文献分析89
2-3专题设计90
2-3-1研究架构90
2-3-2研究对象92
2-3-3研究方法93
2-3-4研究工具94
2-3-5资料分析95
2-3-6研究流程96
2-3-7研究流程98
2-4研究结果99
2-4-1研究流程99
2-4-2研究流程100
2-5结论与建议102
2-6参考文献104
第3章计画简报制作与发表107
3-1简报编制要领107
3-1-1基本观念107
3-1-2内容编制要领108
3-1-3色彩运用要领112
3-2口头报告技巧113
3-2-1解说的技巧113
3-2-2商管群计画书小论文组参赛说明114
3-3参加专题制作比赛114
3-3-1中学生网站114
3-3-2商管群专题制作竞赛115
第3篇专题制作实例117
第1章关山镇特色民宿之研究119
1-1前言121
1-2文献探讨122
1-3方法124
1-4结果124
1-5结论130
1-6参考文献131
1-7附录131
第2章随『机』生活135
2-1前言135
2-2文献探讨136
2-3方法137
2-4结果137
2-5结论143
2-6参考文献145
2-7附录145
第3章网路游戏对高职生的影响-以『FACEBOOK』为例149
3-1前言150
3-2文献探讨151
3-3方法151
3-4结果152
3-5结论157
3-6参考文献158
3-7附录159
第4章全美行池上便当顾客满意度之研究163
4-1前言164
4-2文献探讨164
4-3方法165
4-4结果167
4-5结论175
4-6引註资料176
4-7附录176
第5章早餐店决战关键因素之研究179
5-1绪论181
5-2文献探讨182
5-3研究方法185
5-4研究结果187
5-5访谈资料193
5-6结论与建议195
5-7参考资料197
5-8附录197
参考文献201
附录203
工作坊研讨记录1203
工作坊研讨记录2207
工作坊研讨记录3215
工作坊研讨记录4222
工作坊研讨记录5229
工作坊研讨记录6236
工作坊研讨记录7243
工作坊研讨记录8245
99年商管群专题制作竞赛实施计画251
读到《专题制作观念与实务:偏远地区教师专题制作教学工作坊成果》这个书名,我联想到了教育领域中一个非常热门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议题:如何通过“专题制作”来提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如何界定“专题制作”的边界和内涵的,它是否仅仅指代制作一个课件,还是包含更广泛的意义,比如对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多媒体成果?对于“观念”部分,我希望这本书能阐述清楚,为什么“专题制作”对于偏远地区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它是否能够帮助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激发他们的教学创新,甚至改变他们的教学理念?在我看来,偏远地区教师往往需要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以应对各种挑战,“专题制作”恰恰能成为提升这些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而“实务”部分,我更是期待看到书中能提供一套完整、易于复制的教学流程和方法论。例如,它是否会指导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选题、如何高效搜集和筛选信息、如何运用图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内容呈现,以及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和反馈。特别是“工作坊成果”的展现,我希望能看到一系列真实、鲜活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是教师们辛勤付出的结晶,更是他们教学智慧的体现,它们能够直观地展示出“专题制作”在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
评分翻阅这本书的封面,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偏远地区教师”这个群体。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与光辉的群体,他们默默耕耘在教育的最前线,却常常面临着资源匮乏、信息闭塞等现实困境。因此,这本书所探讨的“专题制作教学工作坊”,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关于一项教学技能的培训,更是一次对教育公平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刻探索。我非常想知道,是什么样的“观念”支撑着这次工作坊的开展?是强调“赋能”和“自主”,让教师成为知识的创造者而非被动接受者?还是注重“本土化”和“情境化”,鼓励教师将自身所处的环境和教学实践融入到专题制作中?我尤其关心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展现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专题制作模式,让偏远地区的教师在不依赖昂贵设备和复杂软件的情况下,也能做出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工作坊的“成果”部分,我希望能看到一系列真实、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案例,这些案例不应仅仅是教学作品的展示,更应包含教师们在制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智慧。我想看到他们如何从最初的迷茫到最终的自信,如何通过专题制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将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有趣。这本书,对我来说,可能是一扇窗口,让我得以窥见偏远地区教育的另一番景象。
评分从“专题制作观念与实务”这个书名来看,我预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理论与实践巧妙地结合起来。对于“观念”部分,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专题制作”在现代教育理念下的重要性,例如它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信息素养以及合作精神。是否能阐述清楚,为什么在信息化时代,掌握专题制作能力对教师本身和学生都至关重要?它是否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及如何通过专题制作来提升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度?更吸引我的是“实务”部分,我迫切想知道书中是如何指导教师进行“专题制作”的。例如,是否提供了详尽的步骤,从选题、资料搜集、信息筛选、内容整合,到最终的成果呈现?对于偏远地区教师可能面临的挑战,比如技术支持不足、培训机会有限等,书中是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或者推荐了一些易于获取和使用的工具?我很想看到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展示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专题制作作品,比如一个关于家乡历史的纪录片、一份关于当地动植物的调查报告,或者一个关于环保知识的互动式课件。这些具体的成果,才能真正展现出“实务”的力量。
评分深入探究《专题制作观念与实务:偏远地区教师专题制作教学工作坊成果》这本书,我脑海中浮现出许多关于“实务”二字的具体想象。毕竟,“观念”固然重要,但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能够落地、可操作的“实务”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如何将“专题制作”的抽象理念,转化为具体、易学的教学步骤和技巧的。例如,在信息搜集方面,偏远地区教师可能面临网络资源不便、图书馆藏书有限等现实困难,那么书中是否提供了其他创新性的信息获取途径,或是如何引导他们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在内容组织和呈现方面,我很好奇书中是如何教授他们运用多媒体工具,比如简单的视频剪辑、图文排版、演示文稿制作等,来生动地表达他们的专题内容。是提供了现成的模板,还是教会了他们灵活运用基础软件?尤其让我好奇的是,这本书是否触及了“选题”这个关键环节。偏远地区教师在选择专题内容时,可能会受到地域、文化、学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书中是否提供了一些指导性的原则,帮助他们选择既有教育价值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专题?此外,工作坊的“成果”部分,我非常期待能看到一些具体的“实操指南”,比如关于如何进行素材整理、脚本撰写、后期编辑等方面的详细讲解,哪怕是基础的技巧,对于提升偏远地区教师的专题制作能力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相当吸引人,特别是“偏远地区教师专题制作教学工作坊成果”这几个字,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教育公平和乡村教育发展的读者,我一直对如何提升偏远地区教育质量,特别是如何赋能当地教师,抱有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切入点。我非常想知道,在有限的资源和可能相对薄弱的技术条件下,偏远地区的教师们是如何被引导,去理解和实践“专题制作”这个概念的?“专题制作”本身就包含了信息搜集、组织、呈现等一系列复杂的技能,这对于很多可能接触新媒体、新工具机会较少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项挑战。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这些教师能够克服困难,掌握这项技能?工作坊的形式,本身就意味着实践和交流,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工作坊的组织过程,包括课程设计、活动安排、师资培训等各个环节,以及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成果的呈现,我希望书中能有鲜活的案例,展示教师们通过工作坊学习到的专题制作成果,这些成果是他们知识的结晶,也是他们教学的创新。我希望能看到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专题制作作品,它们可能涉及当地的文化、历史、自然风光,或是与教学相关的课题研究,这些作品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也最能打动人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