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本公开导游带大陆团写真实录!
看导游如何善用心理学快速赢得客人信任!
发现感动人心的台湾之美!
你对大陆观光客感到好奇吗?
带团时,导游都在说些什么呢?
看导游如何介绍台湾之美,让观光客留恋感动?
为什么看过的人都说:「导游必看,大家加减都要看!」
把带团沟通技巧运用在生活、工作上,也保证立马见效!
第一本公开导游带大陆团的写真实录,也是服务业精进沟通功力的指导书!
我适合当导游吗?客人真的很难应付吗?
为什么一面对客人就紧张?别人都是怎么做的?
作者从资深导游角度,以轻松活泼的笔触,娓娓道来与大陆客人间的互动,记录下团员一路所见所闻。
在书中,你会发现大陆客人啧啧称奇的「正港台湾特色」是什么?
作者也分享了优雅而柔软的沟通技巧,以实例教会你如何拥有「瞬间亲和力」,在与客人接触的一分钟内令对方卸下心防,轻松化解客人抱怨,让对方聆听你的建议……。
而这样的沟通服务法,除了适用在专业的导游带团,也非常适合大家运用在职场上。是观念,更是关键。值得一看再看!
作者简介
朱伟屏(阿SIR、朱导)
魔羯座,AB型。
做过广告设计、文案、企划总监,也玩票主持过广播节目。目前受邀在企业及社团演讲,也帮杂志社做採访、写专栏,偶尔在旅行社当华语导游,带大陆客人爱上台湾。
平日喜欢研究甲骨文字,对心理谘商也很有兴趣。
现任:
澄清湖旅行社 专任华语导游
博智全球管理顾问公司 资深专任讲师
百世教育杂志 专栏作者
高雄四维文教院 NLP助教志工
心路基金会 顾问
部落格∕网路城邦 一尾悠游的鱼blog.udn.com/artsir
※ 演讲邀约请直接与作者连系(电子信箱54asir@gmail.com)。
「有嘛(ㄇㄚˋ)!」是天津话,有点像北方人说:「有啥?」,或台湾人说的:「有虾米?」。
为了方便旅客,在台湾,大家习惯直接以姓氏称唿导游。我常跟客人开玩笑说:「闽南语中的『导游』,音似「豆油」(酱油),连叫七天脸都黑了!」还是直接叫「朱导」吧!
《序》五风十雨的做
七天内,带大陆客人爱上台湾!
1-1导游的特质与能力
1-2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1-3让客人心服口服
1-4努力超越客人期待
1-5真心换真情
1-6十年修得同船渡
1-7用态度赢得人心
1-8千里因缘一线牵
1-9提枪上阵前的小小叮咛
我与大陆客人相处的168小时!
2-1跟客人聊啥好
2-2朱导,您哪儿人啊
2-3故宫要怎么解说才有趣
2-4从象形文字谈风俗民情
2-5善用语言模式扭转劣势
2-6带客人发现台湾之美
2-7夹在张铭清和陈云林之间的台湾导游
2-8大陆客人的文章(一)透过导游看台湾
2-9大陆客人的文章(二)台湾印象
2-10随手做公益
瞬间虏获80%顾客心,立马见效!
3-1你记住全团客人名字了吗
3-2关门前,请先留扇窗
3-3借过与让让
3-4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
3-5星光与泥巴
3-6司机大哥辛苦了
3-7当客人抱怨时
3-8台湾人真赞
3-9最好的管理就是让客人自理
3-10说服客人的巧妙方法
3-11在互动中优雅周旋
3-12换个角度看导游
《后记》为自己争口气
序
五风十雨的做
有些事「很想」去做,有些事「应该」去做,而花时间写完这本书,两者皆是!
我一直督促自己要尽快完成一本关于「导游可以如何带团?」的书。这个念头源自于我在心理谘商训练课程中,以此作为「我一年后想完成什么事?」这个设定目标练习。后来,我在部落格里陆续发表了几篇有关带大陆旅客游台湾的趣文,意外收到许多朋友们正面回应。
「大众时代新闻评论网」写了封信给我,问我愿不愿意授权他们刊登这些文章?高雄澄清湖旅行社杨金柱总经理,除了把我写的东西印出来拿给新进导游分享,还鼓励我多写一点,说:「对想把团带好的导游来说,真的很有帮助!」我曾在故宫遇到一位看过我文章,却从没见过我本人的新进导游,当时我正在跟客人讲解「鼎」和「则」这两字在甲骨文中的相关性。也许是她听来觉得耳熟,于是跑来与我相认。事后我心想:「如果我愿意把解说技巧及带团经验写下来,会不会对新进导游更有帮助呢?」
很久以前,广告公司的老同事就在E-mail上留言给我:
「阿SIR,『台湾导游带团记』要继续连载下去,汇集更多篇章,再找机会投稿报社或出版成书。这个方向很好,在热头上,又可供相关科系学生参考。要写小事,写真事,要多写,修复大陆对台湾人的刻板印象,为台湾赚进人民币就靠你了。加油!」
后来推动我着手整理带团经验的最大动力,也来自于每一次客人离台前在意见调查表上留下的感谢文字。一位上海客人说:「一个地方能让游客念念不忘,除了自然风景,导游是非常关键的因素。」那位客人在回我信的同时,也把在台湾旅游的感动经验写成文章,投稿在当地刊物。
天津的客人则说:「导游是台湾的名片,短短八天时间,从您这张名片上,我们看到的是:善良、仁爱、敬业。」还有北京客人在搜狐网上贴了一篇短文《透过导游看台湾》,引来众人点阅,纷纷想来台湾一探究竟──原来,导游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虽然我正在进修心理谘商方面的课程,但我曾跟伙伴表达:「也许我以后不会从事个案心理辅导。」一起学习的好友说:「那就用你的笔,多写些激励人心的文章帮助人吧!」多写些文章,多去演讲,把不错的服务经验和观念分享出来──也许,可以帮助更多人熟悉导游这份工作,也同时让更多大陆客人爱上台湾!
本书中提供了许多与人沟通的Know-How,其中有观念,也有技巧。有趣的是,这些诀窍不但能快速应用在带团工作上,还可以改变生活态度,进而让自己的人际关系、沟通技巧、工作效率,都变得更加简单、美好。
假若你在阅读中,发现有些想法与你过去带团时的立场或习惯不同,不知道您是否愿意保留一点点好奇和开放的心,允许人生中也可以有不一样的看待?而每个人都有发展其自我风格的空间,以及更大的想像力!
「当你准备好做一件事时,全世界都会帮助你。」这句话是《心想事成》这本畅销书里的一段文字。我想,它不仅仅如我对这本书的完成,也同样适用在你「想成为一位什么样的人」身上……。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非常吸引人,那种充满活力的色彩搭配和颇具设计感的字体,一眼就能看出是关于台湾旅行的。虽然我还没机会拿到实体书,光看这个标题“台湾有嘛(ㄇㄚˋ)?”就已经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这个“ㄇㄚˋ”字用的太妙了,瞬间就抓住了“台湾”和“什么”的精髓,而且带着一种亲切又俏皮的语气,仿佛真的有位热情好客的台湾朋友在邀请你探索他们的小岛。我猜想,这本书的内容一定非常务实,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攻略,而是真正能让初来乍到的客人,在短时间内,用最地道的方式去体验台湾的魅力。我特别期待书中会介绍一些私房景点,或者是当地人才知道的美食地图,毕竟旅游中最让人着迷的,往往是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惊喜。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旅游指南,更像是一份精心准备的“台湾见面礼”,让你在踏上这片土地之前,就已经对它充满了期待和好感。
评分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立刻就产生了一种亲切感。“台湾有嘛(ㄇㄚˋ)?”这个问句,就像是朋友之间在闲聊,带着一丝好奇和探寻,而那个“ㄇㄚˋ”字,更是把台湾特有的语感一下子带了出来。这本书的目标是“七天内,带大陆客人爱上台湾”,这让我觉得作者一定非常了解大陆游客在台湾旅行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和他们真正渴望体验的东西。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推荐一些能够让客人快速感受到台湾“人情味”的体验,比如去一个充满故事的小店,或者参与一场当地的活动。我也设想,作者很可能会提供一份非常实用的七天行程规划,并且在行程中巧妙地融入各种体验,让客人不仅仅是看风景,更能感受文化、品尝美食,甚至与当地人有互动。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攻略,更像是一个为你量身打造的“台湾初体验”方案,让你在短时间内,就能爱上这个地方。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台湾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很感兴趣,尤其是那种既有传统底蕴又不失现代活力的独特气质。这本书的标题,“台湾有嘛(ㄇㄚˋ)?”,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那个“ㄇㄚˋ”字,让我立刻联想到了台湾人说话时那种软糯又带点俏皮的腔调,瞬间拉近了距离感。这本书承诺“七天内,带大陆客人爱上台湾”,这个目标设定得非常有吸引力,也充满了挑战。我猜想,作者一定花了很多心思去设计一个能够高效体验台湾精髓的行程。我个人非常希望书中能够介绍一些能够展现台湾在地生活气息的地方,比如一些特色市集、老街,或者是可以感受到当地人日常生活的社区。我也期待作者能分享一些关于台湾人情味的故事,因为我觉得,一个地方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里的人。这本书就像是为一位初来乍到的朋友准备的“台湾一日游”升级版,让他们在短短几天内,就能领略到台湾最迷人的风情。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台湾有嘛(ㄇㄚˋ)?”让我觉得它非常接地气,有种“到底有什么好玩的”的直接提问,而且那个“ㄇㄚˋ”字,就像台湾人说话时的语气词一样,充满人情味。我一直觉得,很多旅游书都太过于官方或者说太“教科书”了,而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是,它是由一个真正热爱台湾,并且了解外地游客需求的人写出来的。我设想,书里面肯定会包含很多关于台湾的美食介绍,因为这绝对是吸引人的重要因素。我期待看到的,不仅仅是那些赫赫有名的小吃,更希望有作者亲自品尝后推荐的,那些藏在巷弄里,或者是在特定时间才会出现的小摊,能够真正体现出台湾“在地”的味道。另外,我也好奇它会不会介绍一些台湾的特色文化活动,比如一些地方性的节庆,或者是一些可以体验手工艺制作的课程,让客人能更深入地了解台湾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仅仅走马观花。
评分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得知这本书的,当时正和一位来自大陆的朋友聊起去台湾旅行的计划。我朋友对台湾虽然向往已久,但却不知道从何下手,担心行程安排不好,会错过很多精彩。这时,我脑海里就浮现出了这本书的名字,感觉它简直是为我们这样的情况量身定做的。“七天内,带大陆客人爱上台湾”,这个目标听起来很宏伟,但也非常具体,而且充满挑战。我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做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将台湾的精华浓缩并呈现出来的。我猜想,书中一定有非常清晰的时间规划和路线建议,并且会考虑到大陆游客可能存在的文化差异和兴趣点,在景点选择和行程设计上做到既有代表性又不至于过于匆忙。我尤其好奇,它会不会推荐一些可以快速了解台湾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地方,或者是一些能够让他们与当地人产生互动,留下深刻印象的体验活动。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的朋友瞬间有了方向,也让我对这次旅行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