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有系统地评介德国古典哲学大师康德「批判时期」美学思想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并说明康德如何从前人的思想中抽绎出他的理论体系──从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开始,追溯了西方美学思想的古典传统,同时又对文艺复兴以降的各种新思潮,特别是英国「经验主义」和欧陆「理性主义」对康德的影响,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另外,对于康德「批判时期」美学的哲学基础、审美判断、崇高论、审美意象论、艺术论等一系列课题,作者亦提出他奠基于前人之上,而又能推陈出新的论述内涵。
作者简介
朱志荣
一九六一年生,安徽省天长市人。一九九五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多种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四十余篇。出版有学术着作《中国艺术哲学》、《康德美学思想研究》、《中国文学导论》、《中国审美理论》、《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中国现代通俗文学艺术论》、《西方文论史》、《新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研究》等多种。另亦曾出版长篇小说《大学教授》。
初版序
导言
第一章 前批判时期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卢梭、休谟等人对康德的影响
第二节 《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前批判与批判时期美学思想的关系
第二章 批判时期美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哲学方法论
第二节 美学方法论
第三节 美学在其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第四节 美学与宗教的关系
第三章 审美判断
第一节 无利害感
第二节 共通感
第三节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第四章 崇高论
第一节 崇高论思想的来源及意义
第二节 崇高与优美异同论
第三节 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
第五章 审美意象论
第一节 审美意象的含义
第二节 审美意象与审美理想
第三节 审美意象与艺术创造
第六章 艺术论
第一节 艺术特征论
第二节 天才论
第三节 艺术分类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再版后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