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教授春堂先生,執教於輔仁大學將近三十年,桃李滿門,著作等身,今欣逢劉教授還曆之壽,同僚、門生、故舊特撰文結成論文集,除為劉教授祝嘏之外,更期能提供學術研究以及實務參考之用,對於法學之進步有所貢獻。
本書收錄之文章計有三十一編,主要以民事法學為中心,其內容涵蓋民法、商事法、消費者保護法、智慧財産法、民事訴訟法、國際經濟法等方麵之重要課題。由於作者皆為學術及實務界之碩彥,探討深入,立論新穎,見解精闢,內容豐富,因此將本書定名為「民事法學新思維之開展」,藉以彰顯劉教授於民事法學之學養宏觀,展現作者以新思維促使民事法學進步之努力及成果。
序
仕學兼醇錦帳春
儕衿鹹鴻華殿堂
孜孜於公務,尚潛心緻力於教學,以英纔作育為終身之務;矻矻乎傳授,且耽精費神乎著述,視真理闡發為畢生之誌。劉師春堂服務公職暨任教本院,均已逾三十載,丁亥年孟鼕陽月,適值耳順華誕,本院師生欣逢壽辰,冀齣籍祝賀並囑餘撰序誌之。
劉師生於宜蘭鼕山舊寮(今中山村),高中以下之教育鹹在宜蘭完成,民國(下同)五三年入本校初習律法,役畢返校擔任助教兩年,復入颱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從鄭玉波及王澤鑑兩位巨擘修習民法,先後以「民用航空運送人損害賠償責任之研究」及「締約上過失之研究」二本擲地有聲之論文,分彆於六三年及七二年取得碩、博士學位;越四年,並通過教育部博士後研究之公費留學考試,赴日本東京大學法學部客座研究一年,奠定良好之民事法律基礎,有益於日後對民法、民事特彆法及財稅法規之深化研究。
法律不外人情事理,法律之功,旨在處理人、事之糾葛紛爭。而處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理事不得率己見,須究事之理。惟修行至通達人情洞悉事理,始剋正確論法理妥適抒法情,而臻解葛止紛、人和事遂之境。有謂公門好修行,劉師之服務公職也,資曆長,經曆豐,自六二年進入桃園縣稅捐稽徵處法務室,迄九二年離開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凡三十寒暑。其間嘗先後擔任稽徵處稅務員,財稅訓練所專員、教務組組長,考試院參事,財政部參事(曾兼訴願會執行秘書、法規會副主任委員及執行秘書)、保險司司長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秘書長,終以我國常任文官最高職等之簡任十四職等退休。在職期間,以其法律之修為,成就行政之事功;並以其行政之曆練,利益法學之抒闡;認事用法、通情達理,政通人和、功績彪炳,爰於八七年得獲行政院模範公務員之殊榮,成為舉國公務人員之錶率。
法學治求之道無他,於師之治學,必也「學問無王道,不在廣泛祇在精」;於生之求學,必也「讀書無巧門,不在聰明祇在勤」。由學有專精之師父悉心領進門,復由勤奮進取之學子戮力修行,卒底行於成。惟其進修之途,總「迷時師渡,悟時自渡」;處入門之際,「我師故我在」,斯能迷途知返,見山是山;在入門之後,「我思故我在」,斯能悟入化境,見山不是山。迨生上上智、瞭瞭心,始澈「我師故我思,我思故我師」之機趣及「湖見山沒底,疇看山接天」之思辨。劉師之施教也,快而不亂,慢而不斷,精以傳神袞以貫道,無論債法、消保法抑或動産擔保交易法,每能引人入勝,發人深思,解人疑竇,激人潛能,受業諸生皆可渡迷登悟,經思成在,受益良深,受惠無盡。
劉師性愛讀書、教書、寫書,雖深處公門,仍以法學園丁自期,時時不忘筆耕墨溉,完成著作都為六百餘萬言,其中學位論文有二,學術論文四十有七齣版書籍二十有四,翻譯法規方案逾十,研究計畫及其他論著四十有餘。均屬論述嚴謹、分析有條、邏輯清晰、引證明確,深具學術及實用價值之珠璣佳構、金石名山。
教、考、用係人力資源之三要務。教養有道,則天無妄生之纔;考訓以方,則朝無倖進之徒;用任得法,則野無抑鬱之士。劉師經曆選纔之考試院,用纔之行政機關,又身膺育纔之教職,對人纔之孕育及晉用居功厥偉。九二年自公職卸任後,更專心投入人纔活水源頭之教育工作,返迴母校法律學係專任,並兼學士後法律學係主任,可冀為我國法學教育開創新猷。
時值劉師還曆嵩壽,吾等謹以此論文集對其立德、立功、立言緻敬,對其育纔、選纔、用纔感佩,更對其增福、加祿、添壽祈祝。
受業
陳榮隆 敬撰
說實話,我個人對於學術論文集的解讀,往往會先關注其「精神」和「方嚮」。劉教授的名字,本身就是民事法學界一個重要的符號,代錶著嚴謹、創新與人文關懷。這次的祝壽論文集,我預期它所承載的,絕不隻是對劉教授學術成就的頌揚,更重要的是,它將如何「繼承」與「發揚」劉教授所秉持的學術精神。我們知道,颱灣的民事法學,尤其是在繼承、物權、債法等傳統領域,已經有著非常紮實的基礎,但隨著時代的演進,新的社會現象不斷湧現,傳統的法條和理論,有時會顯得力不從心。因此,「新思維」的提齣,是如此的關鍵。我會特別好奇,這本論文集中的文章,是否會針對現行民事法學在解釋與適用上遇到的模糊地帶,提齣更具前瞻性的見解?例如,在契約法領域,隨著數位經濟的普及,電子契約、線上服務條款的效力與解釋,是否會有更細緻的探討?又或者,在侵權法領域,麵對日益複雜的網路誹謗、演算法偏見等新型態損害,是否有新的歸責原則或損害賠償理論被提齣?這本論文集,或許能提供一個重要的觀察點,讓我們得以一窺當代民事法學的最新研究動態,以及颱灣學者們在這些前沿議題上的努力。
评分對於我這樣一個長期關注民事法發展的社會觀察者來說,一本優秀的學術論文集,不僅要具備學術上的深度,更要展現齣其對現實社會的關照。劉春堂教授在學術研究上,嚮來不迴避社會議題,他所提齣的觀點,往往與現實生活中的法律問題緊密相連。「民事法學新思維之開展」,這個書名本身就透露齣一種積極的力量,它暗示著不隻是理論上的探討,更是希望透過學術研究,推動民事法學的實際進步。我會非常期待,這本論文集中,是否會有針對當前颱灣社會迫切需要解決的民事法律問題,例如高房價下的租賃市場公平性、高齡化社會的財產傳承與照護問題、或是新興科技應用對個人權益的影響等,進行深入的分析與迴應。我希望看到的是,學者們能夠在繼承傳統民法精神的同時,勇敢地提齣具有開創性的見解,甚至是對現行法律製度提齣具體的修訂建議。這本論文集,或許就是一個匯聚眾智的平颱,能夠為颱灣民事法學的未來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方嚮,讓法律的發展,真正地與社會脈動同步,並且能夠更有效地保護人民的權益。
评分閱讀一本學術著作,我最看重的是它所傳達的「思想深度」與「學術價值」。劉春堂教授,一直是颱灣民事法學界一位極具影響力的學者,他的學術視野廣闊,對民事法學的發展有著深刻的理解與獨到的見解。這次以「民事法學新思維之開展」為題的祝壽論文集,從書名就能感受到其非凡的意義。這不僅僅是對劉教授學術貢獻的肯定,更是對民事法學未來發展的一次集體思考。我預期,這本論文集能夠匯集一群頂尖的學者,他們將會透過各自的研究,來展現「新思維」如何在不同的民事法領域「開展」。我特別想知道,是否會有文章深入探討新興科技對傳統民法原則的衝擊與調適?例如,人工智慧的法律人格、自動駕駛汽車的侵權責任、或是基因編輯技術衍生的倫理與法律爭議等,這些都是當前社會高度關注的議題,而民事法學必須跟上腳步。我期望這本論文集,能夠提供具體的案例分析、創新的法理闡釋,甚至是可以被實務界參考的理論架構,為颱灣民事法學的現代化與國際化,注入強勁的動力。
评分劉春堂教授的學術生涯,我一直非常敬佩。他不僅在學術研究上成就斐然,更對學術的傳承與發展抱有極大的熱忱。這本「民事法學新思維之開展」的祝壽論文集,從書名就看得齣其企圖心,這不單單是一份生日賀禮,更是一份對民事法學未來發展的期許與規劃。我認為,一本成功的論文集,應該能夠展現齣研究者在麵對時代變遷時的敏銳度,以及他們如何運用學術工具,來理解和解決當代社會所麵臨的複雜問題。因此,我非常好奇,這本論文集中的文章,是否會探討一些較為「前沿」的民事法議題?例如,在物權法的部分,是否會觸及虛擬資產的物權性質、或是數位空間中的所有權問題?在債編的部分,是否會探討大數據分析對契約自由的影響、或是新型態的服務契約所衍生的法律責任?甚至,在身分法的部分,隨著社會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對於傳統的傢庭結構、繼承製度,是否會有新的觀點與挑戰?我期待這本論文集,能夠像一座燈塔,為我們指引民事法學未來的方嚮,並提供實質的學術養分,讓更多人能夠參與到這場「新思維」的討論之中。
评分哇,看到劉春堂教授的祝壽論文集齣版,真是令人振奮的消息!身為一個長久以來關注颱灣民事法學發展的讀者,劉教授在民法領域的貢獻,可以說是無遠弗屆,影響瞭一代又一代的學子和實務工作者。這本論文集,從書名「民事法學新思維之開展」就可以窺見其深意,想必不隻是一般的學術論文集閤,更是一份對民事法學未來發展方嚮的深刻反思與前瞻。劉教授嚮來以其對傳統法學的深厚理解,結閤現代社會變遷與新興議題,提齣獨到見解而聞名。我相信,這本論文集定能匯集來自海內外頂尖學者對劉教授的敬意,同時也展現齣他們在各自研究領域內的最新學術成果。尤其令人期待的是,這些「新思維」將會如何具體地「開展」,是否能為當前颱灣民事法學所麵臨的挑戰,例如數位時代的隱私權、個人資料保護、新興科技帶來的法律問題,或是社會結構變遷下婚姻傢庭法的調適等,提供創新的解答或至少是新的思考維度。這不僅僅是學術上的盛宴,更可能是一次對颱灣民事法體係革新與進步的啟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