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的发现与发掘,改变了世人对西元前五世纪中国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的认识。它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境内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谭维四,曾侯乙墓发掘现场总指挥,前湖北省博物馆馆长。
一九七八年,武汉军区空军驻湖北省随县擂鼓墩雷达修理所,在噼凿山岗建造厂房中,意外发现了白膏泥、排列有序的大石板和一个圆形盗洞,湮没沉寂了两千多年的擂鼓墩曾侯乙墓显露人间。随着考古发掘的进行,盗洞的隐密、墓穴内巨大豪华的木椁与主人彩绘棺,连同二十一位陪葬女性尸骸尽显人世。而墓内出土的一万五千余件随葬品,和九件(套)国宝级珍贵文物,特别是六十五件总重量二.五吨,完好无损,音色纯正优美,仍能演奏古今中外多种乐曲的青铜编钟,令人瞩目,举世震动,被誉为二十世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本书以纪实手法和文学形式,详尽描写了曾侯乙墓发现、勘察、发掘的全过程,对古代的丧葬制度、盗洞形成的年代、盗墓贼进入洞后的奇特遭遇,历史上的曾国与楚国的关系,以及曾国灭亡的大体时间和历史事件作了尽可能的追寻探索。通篇文笔灿然,故事起伏跌荡,波澜壮阔,堪称当代中国最为优秀的考古文学代表作品之一。
作者简介
岳南
一九六二年生,山东诸城人,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文艺学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考古文学协会副会长,现为台湾国立清华大学驻校作家。自上世纪八○年代末开始关注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着重于中央研究院、中国营造学社、中央博物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联大、同济大学等着名学府自由知识分子人生历程与学术造诣的研究。着有《南渡北归》三部曲、《陈寅恪与傅斯年》、《从蔡元培到胡适》等纪实文学十部,并着有历史、考古题材纪实文学作品《复活的军团》、《风雪定陵》(合着)、《日暮东陵》、《万世法门》(合着)等十二部,作品多数被翻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全球销量已达数百万册,为中国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当代着名作家之一。
序 往事如昨忆犹今(谭维四)
序 章
第一章 发现与困惑
东团坡风水之谜∕山岗突现青铜器∕荒唐的现场勘察
第二章 探铲下的古墓
考古钻探∕盗墓贼的传家宝∕发现盗洞
第三章 从随县到北京
梦想与光荣∕紧急上报发掘∕云集擂鼓墩
第四章 墓穴‧水窟
椁盖板初现人间∕直升机飞临墓坑上方∕盗墓贼进入墓穴时间推断
第五章 水中潜伏的隐祕
盗贼如狐∕盗墓高手的五字秘诀∕一条黑影突出水面∕无头小鸭浮水而来
第六章 珍宝初现
三具棺材飞身立起∕编钟横空出世∕擂鼓墩观墓狂潮
第七章 去来两无踪
盗洞下发现人头∕盗墓现场复原∕棺下珍宝下落不明∕揭开狗头之谜
第八章 墓室大清理
开棺验尸∕王冶秋:大家不要捅乱子∕文物必须先运到省里去∕如何才能撞响古钟∕持棒鸟人的启示
第九章 历史的印痕
曾国之谜∕弒杀周幽王的千古悬案∕楚随交锋∕楚随博弈后的历史格局∕楚庄王称霸
第十章 楚国沈浮
伍子胥的家世情仇∕楚昭王奔随∕吴师在郢都的淫乱生活∕昭王复国
第十一章 穿越历史的迷雾
镈钟透露的历史隐祕∕墓主死亡密码∕曾侯乙归葬∕青铜礼器入葬之谜∕郭沫若的失误∕千古之谜,今可解矣∕青铜来源何处
第十二章 豪华的地下乐宫
琴声飞扬的年代∕绝响∕脸上涂着血污的人∕二十一位女人之死∕曾侯乙的归宿
后 记
主要参考文献
注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