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物类相感志

图解:物类相感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博物学
  • 物类志
  • 图解
  • 传统文化
  • 民俗学
  • 自然科学
  • 古代文献
  • 插图
  • 知识
  • 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增广见闻,启迪智慧,生活、养生、秘方尽在《物类相感志》

  《物类相感志》是中国宋代文人苏轼笔下的作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本将《物类相感志》图解的书,绘者陈立华,用她擅长的插画技巧重新诠释,将这些古老文字幻化成一幅幅既生动又活泼的现代插图;内容包含身体、衣服、饮食、器用、药品、疾病、文房、果子、蔬菜、花竹、禽鱼及杂着等十二个项目,如:

  身体篇:身体上生肉丁,用芝麻花可以消除它;
  衣服篇:夏月衣蒸,以冬瓜汁浸洗其迹自去。一云大蒜亦妙;
  饮食篇:酱内生虫以马草乌碎切入之虫即死。或作川椒亦可。或加熬熟香油百部入之;
  器用篇:商嵌铜器,以肥皂涂之,烧赤后入梅锅烁之则黑白分明;
  药品篇:收香白芷,取其根洗净,寸以截断,以干石灰拌匀半晒,子不知和烂矣。

  除了寓教于乐,也是一本实用的生活小百科!

  才华洋溢且阅历丰富的苏轼(东坡),为官时的亲民作风加上好奇的天性,让他对于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举凡食、衣、住、行、育、乐等多有观察,更进而将这些所见所得记录在《物类相感志》,也才能使今人透过此书,了解古人的生活百态。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6047657.pdf

本书特色

  ◎市面上唯一一本将《物类相感志》图解的书,配合生动活泼的图示及文字,让观者穿越时空,进入古人的世界。

  ◎由苏轼整理乡野民间流传的生活知识而成,分成「身体,衣服,饮食,器用,药品,疾病,文房,果子,蔬菜,花竹,禽鱼及杂着」12部分,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学习中医者可读,研究东坡思想者必读,对古代生活有兴趣者更是不可不读。

作者简介

陈立华

  女性,1977年生,汉族,台湾台北出生。为插画家、纹身师傅,目前旅居中国大陆云南。

  《物类相感志》,苏轼着,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着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自序
图解《物类相感志》
一、总论
二、身体
三、衣服
四、饮食
五、器用
六、药品
七、疾病
八、文房
九、果子
十、蔬菜
十一、花竹
十二、禽鱼
十三、杂着
后记

图书序言

作者序

  记得是1999年的夏天。

  那时候的我是个刚出茅庐的纹身师傅。为了节省租金,我把店开在一处招商失败的步行广场里,只在马路边的广场入口处放上一支小招牌灯。因为地处偏僻人烟稀少,往往十天半个月才有一单生意,平时亦是三五天才见得到一个人影。这些人影又通常是广场楼上的住户,因为好奇而下来看看楼下这小店面做什么的。

  那天下午我和平常一样一个人坐在店里画图,一个侧背着布袋,头发扎成马尾巴的黑瘦青年笑眯眯地走进来,递给我一张花花绿绿的传单。我正准备要推辞,他说不着急,这是免费的,「免费帮你打广告」他说。青年叫做Water,和弟弟一起成立了一间创意工作室,正在试办一份广告杂志,期间内免费帮有需要的店家做平面宣传,从广告设计到印刷、派送都不收钱。

  这样好事从天而降,我立即就答应了。

  Water坐下来抄写一些资料。他说很讶异纹身师傅竟是这么年轻的女生,并且对我挤满涂鸦的笔记本很有兴趣。当时的我除了纹身,手上还有帮几家杂志、报社画插画的兼差。Water听说后,告诉我他也还有另一份工作,就是当时台湾日报的副刊编辑,而我正好和台湾日报的妇女家庭版有合作,我们都觉得十分巧合。一阵闲聊后,Water忽地变身成一位职业编辑,说报社正要开一每週一刊的新版,诚恳地向我邀起稿来,因此诞生了后来每週连载的四格漫画《猫磕咖啡》。

  「插图之外,你应该试试写点文字。」Water还说。

  于是我开始尝试创作文字作品,意外地屡被报社採用,从时尚休闲版写进了副刊。在Water的鼓励与指导下,还有两篇短篇小说竟侥倖地获得了区域性文学奖。Water可以说是我的伯乐。

  Water自己的文字作品亦是写得相当不错的,还得过省文学奖。我们都想好好把各自的书写完,却始终没有足够的时间。在我弃笔从商的那几年,Water脱离了报社,将自己一小小的文学讨论网站建成了后来指标性的文艺大站,后来还成立了自己的出版社,多年后我在新闻上看见由他社所出版的作品入围了金鼎奖。

  《物类相感志》是我的第一本书。没想到竟然等了这么久,亦没想到会是这样一本图画书。Water想帮我写篇前言都不知道该怎么写好,因为我们已经有六、七年没见过面了。他对我的印象估计还停留在那个红头发的小毛头年代,正如我记得的他那笑眯眯的亲切模样,总像个大学生似的穿着条打羽球的超短裤满街跑。现在的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我在与他距离超过万里的高原上生活也好几年了。时间确是这样地过来了。

  时间就是这样地演示着。小时候家里墙上挂着几幅字画,其中最大一幅即为苏轼的《定风波》,两岁的妹妹也会跟着背诵。母亲为我们介绍苏东坡其人其事,我大约记住的就是一、他是一位有爱心又特别有才华的风流文人,一生颇为传奇,二、他和妈妈同是四川老乡。再来就是从课本上的《赤壁赋》、《念奴娇》中慢慢增加了对他的认识,同时因为其他的学习繁忙而仅仅只止于这些认识。然后,一晃就是十几年过去了。

  和苏东坡没有一点关系的十几年过去后的某一天,我在几本古书里重新发现了苏轼,发现《物类相感志》,还顺带发现其由儒渐道至佛的人生观。苏东坡姓苏名轼,字子瞻,「东坡」二字是他后来皈依佛法之后,舍弃之前俗名所另起的作为居士的名号。并且被称为「千古风流诗人」的苏东坡实际上并不风流,终其一生也就仅有三段姻缘:第一位妻子,第二位妻子则是按照礼法于前妻死后所娶的前妻堂妹,第三位即后来亦皈依佛法的朝云。细看苏轼的各样作品,我发现他不仅并不风流,还不大会喝酒,并且中年以后基本茹素,吃得是自己种的菜,连鸡蛋都不吃。

  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正如他在《与千之侄二首》上所说的「人苟知道,无适而不可,初不计得失也」一样,中年的苏轼勤于修善,乃至于对自己实行严格的功过表,几场大难不死的流放旅途增广了他的见闻,使他见识到了佛法。为救一个即将被杀的陌生人,苏轼在写给朱寿昌的信上劝道「佛言杀生之罪,以杀胎卵为最重,六畜尤尔,何况于人。」在《记袁宏论佛》里,他写到「佛者,汉言觉也,将以觉悟群生。其教以修善慈心为主,不杀生,专务清净。其精者为沙门。」朝云死后,他甚至将自己的房子让给一对孤儿寡母,自己在外四处流浪乃至病终。

  因为缺乏正史记载,无法得知苏轼《物类相感志》的确切成书时间,但估计是苏轼早期的作品,内容多来自乡野市井间所流传之生活知识,经苏轼悉心统整其各种物类之间的感应与作用后,分为身体,衣服,饮食,器用,药品,疾病,文房,果子,蔬菜,花竹,禽鱼及杂着十二个专案汇集成书,原文共约九千字。

  晚生后辈的我能为此书作注解并绘制插图,实为幸运,为此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亲,感谢Water对我的支持与信心,感谢大力协助我完稿的蒙古姑娘海燕和西米,感谢白象文化的所有同仁。有感于东坡居士的慈心,我们将本书原文中包含有以动物为材料及杀生的部分皆行删去,在此恳请并感谢读者谅解。护生功德不可限量,善神加护,福德具足。愿诸位大德欢喜奉行。

  陈立华

  写于2011/2/16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