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货币学

图解货币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货币学
  • 金融学
  • 经济学
  • 图解
  • 入门
  • 理财
  • 投资
  • 金融知识
  • 货币体系
  • 经济基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钱的面额与其价值不一定相等,是什么因素让钱愈来愈薄?
  ●既然储蓄是美德,为何借贷才是刺激经济发展的大功臣?
  ●筹措资金需要付出成本,而银行如何决定放款利率的高低?
  ●各国货币的汇率为何有高低起伏的变化?如何决定哪一国货币最有价值?
  ●境内有多少钱?央行如何计算一国货币数量的多寡?
  ●央行实施宽松或紧缩货币政策为何有效?方法是什么?
  ●眼前的繁荣可能是海市蜃楼?泡沫经济如何形成?

  了解货币的运作方式,才能看懂现代经济样貌

  现代经济脱离不了钱(货币),无论商品交易、价值储藏、债务清偿、理财投资等,都需要透过货币移转来完成。充足的货币数量是经济发展、成长的必要条件,调控货币数量因而成为左右一国经济荣枯的重要手段。扩而大之,当现代金融体系带动无远弗届的经贸往来,货币同样操控着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力消长。懂货币于是成了掌握现代经济的唯一途径。

  货币,最简单定义就是交易的媒介,仅仅是交换的行为,小至生活中的食衣住行消费、储蓄与借贷;大至跨国的产业投资、进出口贸易,惟有依靠着货币流转,才能进行交易,并支配经济体系的运行。现代货币是由政府或中央银行统一发行,货币的价值建立在政府的信用上,因此政府一旦调控货币数量和价值,便会对储蓄→借贷→投资→消费→贸易等一连串经济行为产生骨牌效应的影响。

  随着现代货币与金融体系的形成,货币除了与生活息息相关,更牵动到复杂的国际情势与金融发展。从动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借由钱滚钱能创造出巨额获利,也可能引爆热钱追逐的金融危机;物价动盪所引发的通货膨胀,影响了人们的薪资与消费水准;利率涨跌则决定了借贷的成本,以及财富扩张的规模与收益;汇率升贬牵动了进出口的竞争优劣,甚至引发国与国之间的货币战争。现代货币制度所建构的金融体系深深地影响每个身处其中的个人、国家与经济,而必须倚赖掌控了货币发行权的政府借由政策作为影响货币供给量,进而平抑物价、调节景气荣枯,以利整体经济的发展。

  《图解货币学》以深入浅出的文字、简明清晰的图解,带领读者了解货币的起源与演变、政府及银行所扮演的角色与作用、利率的变化与影响、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因与对策、汇率的运作与变动、货币理论的要义与应用,也探讨二十世纪以来国际货币制度的变化如何形塑出今日货币百家争鸣的面貌,帮助读者渐近掌握货币的关键知识,进而理解复杂的金融现象与运作原理。

作者简介

林祖仪

  政治大学哲学系毕业,政治大学经济学研究所。现于一般企业担任财务主管、商业周刊「财经新闻仪点通」专栏作家、台北市立文山社区大学经济学讲师,教授《解读财经新闻》、政治大学证券研习社社课讲师。对投资理财、公司财务实务、教学与社群经营有很大的兴趣。为PTT公益板桥卡创始与发行人,试图将公益理想、经济模型与网路社群三者实现在生活之中。

审订者简介

许振明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台湾金融研训院院长、国立台湾大学经济学系教授。专长为货币银行、国际金融、总体经济理论、财务经济学。

现代金融市场操作指南:从基础到前沿的实战全景 一、 本书定位与核心价值 本书并非聚焦于宏观经济理论的枯燥讲解,也避开了纯粹的历史溯源。它是一本面向渴望在瞬息万变的现代金融市场中建立起坚实操作框架和独立分析能力的实践手册。我们的目标读者是那些希望从理论的象牙塔中走出来,直接面对市场波动、掌握实际工具和策略的投资者、金融从业者、以及有志于深入理解现代资本运作机制的专业人士。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一个“可执行的知识地图”,它将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复杂的交易结构、以及监管环境的微妙变化,分解为清晰、可理解的操作步骤和分析模型。我们相信,真正的金融素养来源于对市场微观结构的洞察,而非仅仅对宏观数据的记忆。 二、 市场结构与基础设施深度剖析 (第一部分) 在深入探讨具体投资工具之前,我们首先构建对现代金融基础设施的全面理解。 1. 交易场所的演进与生态: 交易所的中央化与去中心化趋势: 分析纽交所、纳斯达克等传统交易所的清算、结算机制,并对比新兴的暗池(Dark Pools)和系统性做市商(SSMs)如何改变订单流的分配。深入探讨高频交易(HFT)基础设施对市场微观结构的影响,包括延迟套利和流动性悖论。 场外交易(OTC)市场的隐秘运作: 重点解析利率掉期(IRS)、信用违约互换(CDS)等衍生品如何在场外市场定价和交易。详细描述中间商(Dealers)的角色、保证金要求(Initial Margin & Variation Margin)的计算方法,以及清算所(CCP)在风险集中化管理中的作用。 跨境交易与监管套利: 考察不同司法管辖区(如MiFID II、Dodd-Frank)对跨境金融活动的约束和协调,分析全球资本如何在不同规则体系间进行高效配置。 2. 清算、结算与托管的“幕后英雄”: T+1 时代的结算挑战: 详细拆解证券交易的交割流程(Settlement Cycle),探讨从交易确认(Trade Confirmation)到最终权益转移(Delivery Versus Payment, DVP)的关键环节。分析延迟结算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以及金融科技(FinTech)在缩短结算周期方面的创新尝试。 抵押品管理与流动性风险: 深入研究抵押品(Collateral)的类型(现金、优质证券)、合格性标准以及每日盯市(Marking-to-Market)的执行细节。阐释在压力情景下,抵押品追缴(Margin Call)如何迅速转化为流动性危机。 三、 衍生工具的操作性建模与风险对冲 (第二部分)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实践区域,专注于构建和管理复杂的风险敞口。 1. 期权定价模型的实战应用与局限: 超越 Black-Scholes 的世界: 详细分析波动率微笑(Volatility Smile)和偏斜(Skew)的成因,解释它们对期权实际定价的影响。对比局部波动率模型(Local Volatility)与随机波动率模型(Stochastic Volatility,如 Heston 模型)在实际交易中的适用场景。 希腊字母的精细调控: 不仅限于 Delta 和 Gamma 的基础概念,重点探讨 Vega(波动率敏感度)和 Theta(时间衰减)的管理。展示如何通过构建复杂的期权组合(如蝶式价差、跨式组合)来精确控制投资组合对特定市场因子(如时间流逝或波动率突变)的暴露。 2. 远期与期货的套利与风险转移: 基差交易(Basis Trading)的逻辑: 剖析股指期货(Index Futures)与现货指数之间的基差如何产生、如何被市场参与者利用。详细介绍持有成本模型(Cost of Carry Model)的实际应用,包括计算融资成本和股息影响。 利率期货的动态对冲: 聚焦于短期利率期货(如Eurodollar Futures或SOFR Futures)如何用于对冲利率变动的风险。构建一个实例,演示如何使用利率期货来锁定银行借贷成本或调整债券组合的久期(Duration)。 3. 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的运作机制: 信用违约互换(CDS)的结构化应用: 深入解析 CDS 的固定票息、宽限期、以及触发信用事件后的回收率(Recovery Rate)如何影响其定价。重点展示企业如何使用 CDS 来分散特定债券的违约风险,以及交易员如何通过 CDS 曲线来判断市场对特定行业或主权债务的担忧程度。 四、 另类投资与量化策略的整合 (第三部分) 本部分关注市场前沿,探讨非传统资产类别和算法驱动的投资方法。 1. 结构化产品与资产证券化操作: 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黑箱”解析: 拆解 MBS 的现金流结构、预付速度(Prepayment Speeds)如何影响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分析不同层级(Tranches)的优先级和风险分配机制。 信用衍生品的二次打包: 简要概述担保债务凭证(CDO)的构建逻辑,以及其在 2008 年金融危机前后的结构性演变,强调对基础资产池质量的尽职调查的重要性。 2. 策略执行中的量化工具箱: 因子模型的实战部署: 介绍多因子模型(如 Fama-French 扩展模型)在构建对冲基金策略中的应用。不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展示如何通过回归分析筛选出具有显著阿尔法(Alpha)的因子组合。 市场冲击成本的量化控制: 讨论大额订单在执行过程中对市场价格产生的负面影响(Market Impact)。介绍 TWAP、VWAP 等标准算法,并深入探讨更高级的滑点优化技术,确保交易执行效率最大化。 五、 监管、合规与系统性风险管理 (第四部分) 金融操作的稳健性依赖于对外部环境的准确理解。 资本充足率与压力测试: 简要概述巴塞尔协议(Basel Accords)对银行资本的要求,特别是市场风险加权资产(RWA)的计算逻辑。解释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如何评估投资组合在极端市场条件下的潜在损失。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韧性: 探讨监管机构如何通过提高交易透明度(如 LCH Swap Data Repository)来降低系统性风险。分析网络安全和操作风险(Operational Risk)在当今高频、互联的金融环境中占据的核心地位。 总结:从参与者到驾驭者 本书旨在将读者从被动的市场观察者转变为主动的风险管理者和机会捕捉者。通过对现代金融市场复杂结构的深度解构和对前沿操作工具的细致阐述,读者将能建立起一套独立、审慎且高效的金融分析和执行体系。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做”的指南,而非“为什么”的理论探讨。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货币的起源与演变
1-1交换价值
1-2货币的单位
1-3货币的成分和形状
1-4货币的铸造与发行者
1-5社会需要多少量的货币
1-6货币的价格
1-7货币的储存
1-8政府对货币的介入过程

第二章 点石成金的政府和银行
2-1现代金融体系的成形
2-2货币在银行如何被运用操作
2-3货币流通下的信用创造
2-4现代银行的分类与功能
2-5中央银行1:央行的业务与角色
2-6中央银行2:央行与政府
2-7货币供给1:货币的信用创造
2-8货币供给2:基础货币
2-9货币供给3:货币乘数
2-10境内有多少「钱」
2-11央行如何进行货币政策
2-12货币如何生产制造?
2-13世界的央行: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

第三章 货币利率与金融
3-1货币的时间价值
3-2重贴现率
3-3银行隔拆利率
3-4基础利率与放款利率
3-5存款利率
3-6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3-7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
3-8利率的衍生性金融商品
3-9利率与物价
3-10其他重要的利率指标

第四章 不同国家的货币关系──外汇与汇率
4-1什么是外汇
4-2各国货币的价值如何订定?
4-3汇率怎么运作1:外汇市场
4-4汇率怎么运作2:各国货币如何报价
4-5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
4-6国际收支
4-7外汇存底
4-8主流货币与储备货币
4-9新崛起的共同货币
4-10常见的外汇商品1:外汇交易
4-11常见的外汇商品2:外汇投资工具

第五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5-1通货膨胀vs.通货紧缩
5-2好的通膨与坏的通膨
5-3通膨成因1:需求拉力型、成本冲击型
5-4通膨成因2:输入性、出口性通膨
5-5通膨成因3:政府与央行立场不一致
5-6物价、利率与外汇的关系
5-7恶性通膨影响1:金融危机
5-8资产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化
5-9通货紧缩与经济萧条
5-10央行如何守卫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第六章 货币学经典理论
6-1美国央行对货币政策的基本模式:泰勒法则
6-2人类也会朝三暮四:货币幻觉
6-3名目利率≠实质利率:费雪方程式
6-4失业与通膨的抵换关系:菲利浦曲线
6-5跨国货币的转换关系:汇率与利率平价说

第七章 货币制度的演变与重要国际组织
7-1:1815~1914年:古典黄金本位制度
7-2:1926~1931年:金汇本位时期
7-3:1931~1945年:浮动汇率的命令货币
7-4:1945~1968年:不列敦森林协定与新金汇本位
7-5:1968~1971年:不列敦森林协定的瓦解
7-6:1971年~:不列敦森林协定结束后至今
7-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7-8:世界银行的出现
7-9:货币间的合纵连横

第八章 对货币本质与制度的争论观点
8-1货币政策对刺激景气的效果争议
8-2货币在经济体系间充分流动的必要性?
8-3黄金白银是否是永不贬值的货币?
8-4小额资本带给穷人另一个梦想?
8-5价格代表该物的价值?
8-6有钱能使鬼推磨?为什么人类都爱钱?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以來對「錢」這檔事都覺得既熟悉又陌生,身為小市民,每天都在跟金錢打交道,買菜、繳費、存錢,但真的要說清楚錢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價值、政府又扮演什麼角色,我腦袋裡就是一團亂麻。最近在書店閒晃,隨手翻到這本《圖解貨幣學》,封面設計挺吸引人的,那種清楚明瞭的圖示,讓人一看就覺得「噢,這本書應該是來幫我解惑的」。我平常不太習慣看太學術的書,總覺得看了就頭痛,但這本的「圖解」兩字完全打中我!平常光是聽新聞裡講的什麼央行升息、量化寬鬆,就已經霧裡看花,更不用說什麼貨幣供給、匯率變動,根本就是天書。但這本,從最基礎的「為什麼要有貨幣」開始講起,接著解釋不同種類的貨幣、貨幣的歷史演變,然後循序漸進地帶到銀行體系、貨幣的創造過程,還有最讓人關心的通貨膨脹跟通貨緊縮。最棒的是,書裡大量的圖表和插畫,把原本抽象的概念都變得具體易懂。我特別喜歡書裡關於「信用貨幣」的解釋,原來我們每天用的紙鈔和數位貨幣,並不是像黃金或白銀那樣有內在價值,而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這讓我對自己口袋裡的錢有了全新的認識。

评分

我一直覺得,台灣人很務實,也很關心自己的荷包,但有時候卻缺乏一個系統性的知識框架,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經濟的脈動。這本《圖解貨幣學》的出現,恰好填補了這個空缺。它沒有艱澀的術語,也沒有過於複雜的數學模型,而是用非常直觀、圖像化的方式,來剖析貨幣世界的奧秘。我印象深刻的是書裡關於「金融危機」的討論,它解釋了為什麼會發生金融危機,以及貨幣體系中的哪些環節容易出現問題。這讓我對過去幾次國際性的金融風暴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也讓我意識到,即使是看似穩定繁榮的經濟體,也可能面臨潛在的風險。書裡也探討了「數位貨幣」和「加密貨幣」的出現,這是一個非常貼近我們生活的新興議題。它不僅僅是停留在概念的介紹,更試圖去分析這些新形態貨幣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及它們與傳統貨幣體系的區別。總體來說,這本書為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能夠更清晰、更有條理地看待身邊的經濟現象。

评分

坦白說,我一直對經濟學有種距離感,總覺得那是屬於經濟學家或商學院學生的領域,跟我這種小老百姓的生活沒什麼太大關係。但是,《圖解貨幣學》徹底改變了我的看法。我發現,貨幣學的知識,其實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甚至可以說,是理解我們所處社會運作方式的基礎。書裡對於「物價水準」和「購買力」的闡述,真的讓我恍然大悟。為什麼以前100塊能買的東西比較多,現在卻買不到?這背後牽涉到通貨膨脹的原理,而這本書用非常淺顯易懂的方式,把這個原理講透了。它不是那種冷冰冰的理論堆砌,而是透過各種生活化的例子,例如買一杯珍珠奶茶的價格變化,來讓你感受貨幣價值變動的真實性。更令我驚喜的是,書裡還觸及了「匯率」的概念,以及它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這對於像台灣這樣一個依賴國際貿易的經濟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知識。我過去對匯率的認知,僅止於聽到新聞說「新台幣升值了」或「貶值了」,卻不明白它背後的原因以及對我們生活的實際影響,這本書填補了我這塊知識的空白。

评分

身為一個對消費主義有點小迷惘的人,我常常覺得自己好像永遠賺不夠,也存不了多少錢。但自從看了《圖解貨幣學》之後,我開始反思,或許問題不只是在於「賺多少」,更在於「如何理解和運用」我們擁有的貨幣。書裡對於「貨幣的功能」的分析,讓我對「交易媒介」、「價值儲存」和「計價單位」這三個基本功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在「計價單位」這部分,書裡探討了不同貨幣計價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為什麼會有「國際貨幣」的出現。這讓我聯想到,為什麼有些國家可以用自己的貨幣在國際上進行貿易,而有些國家卻不行。而且,書裡也探討了「貨幣政策」的目標,像是維持物價穩定、促進充分就業等等。這讓我對政府在經濟調控方面的角色有了更具體的想像,也理解了為什麼有時候政府會做出一些看似奇怪的決策,其實都是為了達到這些長遠的目標。整本書的架構非常清晰,從基礎概念到進階應用,循序漸進,讓人很容易跟上。

评分

最近常常在思考,為什麼我們生活的這個島嶼,會有這麼多關於經濟和金融的討論?從股市的漲跌,到房價的變化,再到國際貿易的糾葛,好像錢的流動決定了很多事情。我看過一些財經雜誌,但總覺得它們寫得比較偏向操作和短線分析,很少能幫我建立一個比較宏觀、比較紮實的理解。這本《圖解貨幣學》的出現,簡直就像及時雨。我記得裡面有講到一個觀念,叫做「貨幣的價值儲存功能」,這讓我聯想到為什麼大家會買黃金、買房,其實都是為了讓自己的財富在時間的洪流中不至於被侵蝕。書裡也用了不少篇幅去解釋「金融機構」的功能,不只是銀行,還有各種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等,它們是如何在整個貨幣體系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其中關於「中央銀行」的部分,讓我對政府的角色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原來央行不只是印鈔票的老大,它在穩定物價、促進經濟成長、維護金融穩定方面,肩負著非常重要的責任。書裡也用很生動的比喻,來解釋貨幣政策的工具,像是「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率」,雖然聽起來很專業,但透過圖解,我竟然也能大致理解它們是怎麼影響市場上資金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