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构造如何?不生病的养生法又是什么?东洋医学的原典《黄帝内经》入门书。
内容以《黄帝内经》神话式的完成开始说明,加上流传至今的变迁。中国古代科学的「阴阳说」、「五行说」也详细解说,针对东洋医学的基本理念、人体构造认识、针灸治疗等临床疗法都有篇章说明。
对已经习惯西洋医学的化学药剂和手术方式的大众来说,里面有许多不曾见闻的故事,如「做梦是因五脏疲劳」等。东洋医学对我们来说是生活中的医学,因此民间疗法和神佛疗法也会出现身边。
本书特色
《黄帝内经》是二千年前的中国传统医学典籍,对现代的我们来说《黄帝内经》是个神祕的世界,但其中的理论其来有自,是当时最尖端的科学。中国医学的流传都和《黄帝内经》脱不了关系,所以医师、药剂师、针灸师、按摩师、整体师等,所有和东洋医学相关的临床治疗师,或是以此为志愿的人都一定会读《黄帝内经》。
作者简介
左合昌美
日本内经医学会 针灸师
真正接触到《黄帝内经》是我在原塾帮忙的时候,原塾是指位于东京原宿,讲解以《素问》、《灵枢》为首的中国传统医学「原」文的常设私「塾」。塾长是岛田隆司医师,以及担任讲师的丸山昌朗先生,集结明治后最完整阵容的《黄帝内经》讲座,就是想让《黄帝内经》内容重回现代人的生活中。
而由岛田医师负责《素问》,井上雅文医师则负责《灵枢》讲座的解说,因此两人都算是我的启蒙恩师。
虽然井上医师负责的是挂名为《灵枢》的讲座,但其实前提是必须学习并了解古代中文,因此二年间的每一个礼拜,进度都只停留在第一篇,真的让人大感意外。而讲解内容都是现代日本的《黄帝内经》研究,也算想办法把江户末期的涉江抽斋以及森立之的努力成果传承的一个契机。而且也在开业的第二年,就有中国天津中医学院的人员前来参访,让我们产生「原来大家都是在做同样的事」的感触,也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
其实这都是二十年以前的事,对年轻人来说,应该都算是传说了,而岛田及井上两位医师也都已经离世。
很可惜的是当时的原塾之后已经就无法持续运作,过了四年就被迫休业,现在则是以日本内经学会的研究团体形式,在持续研究活动。
而我也趁原塾关闭时,在回乡下老家前,去上海待了一阵子。但其实在那里的生活也没发生什么大事,不过倒是加深了我与中国的缘分。而与中国医师的交流是在原塾开设初期就开始,之后成为日本内经学会后,两方的连系也更为紧密。
而在原塾时代对古代中文所产生的学习热潮,当然也由持续到现在,特别是在于《太素》的部分,由于抄写本都是以不同于现代文字的方式书写,所以在阅读时就像是在拼图那样,不过其实还是蛮有趣。
另外像是有关《素问》、《灵枢》的内容,也持续探讨「到底在说明那些重点」的部分,因为我本身是讨厌迷信思想的人,所以才会搞得自己这么累。有时也会过度陷入文字游戏的陷阱中,所以懂得如果从中取得平衡。因此就尝试以推论方式解说《素问》、《灵枢》内容,也创立了人数不多的读书会,而这本入门书对我来说,就是型式上的延伸,其实也就是推理能力的问题,我本人也对于能出版这本书而感到开心。
译者简介
林文娟
辅仁大学日文系毕业,没有电视就活不下去的水瓶座七年级生,期许借由翻译工作持续对日文的热情。
译有《日本战国武将图解》《读书,不要用蛮力》《IDEA HACKS! 创意工作祕技》《TIME HACKS! 时间管理祕技》《想为妳套上戒指》《图解读书,不要用蛮力》《史上最强的恋爱猎人~肉食女~》《34位三国志军师小事典》《槓桿管理》。
这本《黄帝内经精要解说图解》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中医的浩瀚海洋里,为我点亮了一盏清晰的航灯。很多时候,我们接触到的中医知识,往往是碎片化的,要么是各种养生小偏方,要么是高深的理论,让人难以建立起系统的认知。但这本书不同,它以“精要”为切入点,提炼出了《黄帝内经》中最核心、最根本的思想,然后通过“解说”和“图解”的方式,将其转化为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我特别欣赏它在阐述“阴阳五行”理论时,并没有简单地堆砌概念,而是结合了实际的生活场景和人体生理现象,让我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些古老的哲学思想是如何指导中医的辨证论治的。例如,在讲解“脾主运化”时,书中会形象地比喻为“人体的搬运工”,将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描绘得活灵活 অত্যা。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中医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学术,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健康指南。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身体的运作方式、疾病的产生机理,有了一个更加宏观和深刻的理解,这种认知上的提升,是任何其他途径都难以给予的。
评分终于找到一本让我眼前一亮的中医入门读物了!一直以来,对中医都充满了好奇,但又觉得它深奥难懂,各种术语和理论让人望而却步。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为我这样的初学者量身定制的。我尤其喜欢它的“图解”部分,将抽象的经络、穴位、脏腑功能等通过生动形象的插图展现出来,一下子就把那些枯燥的文字变得鲜活起来。比如,讲到“肺主皮毛”,书中配的图就清晰地展示了肺与皮肤之间的联系,以及肺功能失调可能导致的皮肤问题,这种直观的理解方式,比单纯背诵文字要有效得多。而且,它在解释“精要”部分时,也做到了深入浅出,没有遗漏关键的理论,但又避免了过度复杂的延伸,让我能够抓住中医的核心脉络。整体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和蔼的老师,耐心细致地引导我走进中医的世界,而不是直接丢给我一大堆复杂的理论。我很期待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医的智慧,也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找到一些改善自身健康的小方法。
评分不得不说,这是一本非常“接地气”的《黄帝内经》读物。市面上关于《黄帝内经》的书籍琳琅满目,很多都充满了学术气息,让人望而生畏,而这本书却做到了“精要解说图解”,将这部古籍的精华浓缩,并辅以大量直观的图示,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我个人尤其看重它的“图解”部分,它并非简单的插图堆砌,而是对原文中抽象概念的具象化呈现。比如,在讲解“经络”时,书中提供的经络循行图,清晰地标注了各个经络的走向和联系,让我能更直观地理解人体的能量流动。同时,“解说”部分也足够详细,对每个概念的解释都力求清晰易懂,不会因为追求“精要”而牺牲掉必要的深度。我感觉作者在编纂这本书时,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的,力求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从中受益。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去观察和体会自己身体的一些细微变化,发现确实能获得一些新的认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学习中医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任务,而是一次充满乐趣的探索。
评分我一直认为,经典著作的学习,最难的就是如何将其中的智慧转化为现代人能够理解和应用的内容。而这本《黄帝内经精要解说图解》,无疑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选择将《黄帝内经》原文原封不动地呈现,而是经过了精心的“精要解说”,提炼出了最核心的养生和诊疗思想。更令人称道的是,“图解”的运用,将那些可能令人费解的理论,比如“五脏六腑”的功能,“气血津液”的运行,都用形象生动的图画表现出来,大大增强了理解的效率。我尤其喜欢它在讨论“治未病”的理念时,配上的那些关于生活习惯、情志调养的图解,让我觉得中医的智慧,不仅仅在于治病,更在于预防和养生。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温和,没有生涩的术语堆积,而是用一种平和的叙述方式,将中医的博大精深娓娓道来。感觉就像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你讲述养生的秘诀。
评分从这本书的整体编排和内容呈现来看,它显然是经过了非常细致的打磨,旨在让读者能够最有效地吸收《黄帝内经》的精华。我非常欣赏它“图解”的运用,它并非单纯的插画,而是对原文概念的精准视觉化表达,例如,在阐述“藏象”理论时,书中通过精美的解剖图和功能示意图,清晰地展示了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这使得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而“解说”部分,则恰到好处地补充了图解所无法完全涵盖的信息,它在保证“精要”的前提下,对关键概念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并且语言风格平和,易于理解。我曾尝试对照书中内容,去观察自己身体的某些细微反应,例如,在情绪波动时,书中关于“情志致病”的图解和解说,让我对自己的情绪与身体健康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架起了连接古老智慧与现代生活的桥梁,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加轻松和高效的方式,去领略中医的博大精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