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1
我写《台北人》,卷首即表示,是为了--纪念先父母及他们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这部身影集,正是那一整个时代的缩影。
-白先勇
《父亲与民国》系列书为白崇禧将军之子、知名作家白先勇先生为其父编着的画传,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戎马生涯》,分〈北伐〉、〈蒋桂战争.建设广西〉、〈抗战〉、〈抗战胜利.国共内战〉四章;下册为《台湾岁月》,分〈台湾岁月〉及〈家族亲情〉两章。全书收录约600张白崇禧将军的珍贵影像、报导剪影,并由白先勇先生撰写图说及一篇篇小故事。全书洋溢着深刻隽永的父子情,更有许多还原历史现场的珍贵画面与史实追记。
上册【戎马生涯】
父亲一生参与了民国的兴衰,他本人就是民国史的一部份。在卷帙浩繁的民国史册中,父亲的身影应当立在相当醒目的位置。
-白先勇
白崇禧,一八九三年三月十八日生,广西临桂县人。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晚,武昌起义那一枪,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十八岁的他,瞒着家人参加「广西学生军敢死队」,随军北伐。两位哥哥到桂林城北门去守候拦截,谁知他暗暗将武器装备託付同学,自己却轻装从西门出去,翻山越岭与大队会合。十八岁踏出桂林西门那一步,他便走出了广西,投身入滚滚洪流的中华民国历史长河中。
北伐军兴,他率部由广州打到山海关,对完成北伐做出贡献。抗日战争,他运筹帏幄,决战疆场,抵抗异族入侵,立下汗马功劳。国共内战,他更率部与共军战至一兵一卒,是与共军战到最后的一支军队。为了保卫民国,他奉献了一生。
民国三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他自海南岛飞台湾。在风雨飘摇之际,他选择入台,与中华民国共存亡,用他自己的话,是「向历史交代」。
下册【台湾岁月】
台南天坛重修落成,他替郑成功书下「仰不愧天」的匾额。综观父亲一生,这四个字他自己也足以当之。
-白先勇
白崇禧将军在台的十七年,虽然过着平淡日子,但内心是沉重的,大陆沦亡一直是他痛中之痛。他念兹在兹的仍是反攻复国的大业。
民国五十五年,离过世前不久,他託人携带一封长信给旅居香港昔日同僚广西省省长黄旭初,信中言不及私,通篇都在分析国际大势及国军反攻大陆的可能性。
他在台湾的晚年也过得并不平靖,没有受到一个曾经对国家有过重大贡献的军人应该获得的尊重。但他并未因此怀忧丧志。
在台湾,他于逆境中始终保持着一份凛然的尊严,因为他深信自己的功在党国,他的历史地位绝不是一些猥琐的特务跟监动作所能撼摇。最后他死在中华民国的土地上,是他求仁得仁。
作者简介
白先勇
民国二十六年生,广西桂林人。台大外文系毕业,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学创作硕士。
白先勇为北伐抗战名将白崇禧之子,幼年居住于南宁、桂林,民国三十三年逃难至重庆。抗战胜利后曾移居南京、上海、汉口、广州。民国三十八年迁居香港,民国四十一年来台与父母团聚。民国五十二年赴美留学、定居,民国五十四年获硕士学位,赴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东亚语言文化系任教中国语言文学,民国八十三年退休。民国八十六年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图书馆成立「白先勇资料特藏室」,收录一生作品的各国译本、相关资料与手稿。
白先勇是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戏剧家,着作极丰,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第六只手指》、《树犹如此》,舞台剧剧本《游园惊梦》、电影剧本《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玉卿嫂》、《孤恋花》、《最后的贵族》等。两岸均已出版《白先勇作品集》。关于白先勇文学创作的研究,两岸均不断有学者投入,人数众多,面向多元,形成白先勇文学经典化现象。
近年投入爱滋防治的公益活动和崑曲艺术的复兴事业,制作《青春版牡丹亭》巡回两岸、美国、欧洲,获得广大回响。从「现代文学传灯人」,成为「传统戏曲传教士」,目前致力撰写父亲白崇禧的传记,本书为资料丰硕的图文传记。
上册
【戎马生涯】
上册序 【父亲与民国】
第一部 【北伐】
第二部 【蒋桂战争.建设广西】
第三部 【抗战】
第四部 【抗战胜利.国共内战】
下册
【台湾岁月】
下册序 【台湾岁月】
第五部 【台湾岁月】
第六部 【家族亲情】
白崇禧将军 年表
白崇禧将军 勋章
后记
父亲与民国: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父亲与民国: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