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古道地图(北部篇)

台湾古道地图(北部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台湾古道
  • 北部古道
  • 登山健行
  • 地图
  • 户外活动
  • 台湾旅游
  • 步道
  • 自然景观
  • 历史文化
  • 健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00条北台湾必走古道
  纵横北台湾七大县市的古道一日游
  最完整GPS定位和手绘古道地图
  TONY第一手最新最完整古道地图导览隆重上市

  热爱登山、喜欢探索古道的TONY,
  历经十年亲身走访,实地踏查后,
  精选100条绝不能错过的古道。
  一一详述古道人文历史、特色及必看景点,
  带领您走入时光隧道,窥探台湾开垦的产业兴衰及历史流变。

※完整收录北台湾100条必走古道
  精选100条最知名、最具特色的必走古道。包括可眺望龟山岛的草岭古道、挑鱼商路的鱼路古道、原为泰雅人猎径的桶后越领古道、具枫红和崃谷奇景的霞喀罗古道。更有挑炭、挑盐、挑柴古道,走于古道中,恍如走踏前人艰辛生活的步履。

※十年古道达人精选必踏查的古道路线
  深入踏查台北、新北市、基隆、宜兰、桃园、新竹、苗栗七大县市绝不能错过的古道,并详述古道人文历史渊源。走访古道再也不是走马看花,而是走入古道时光隧道,品味浓厚的历史风味。

※最齐备的古道健行指南
  全书有最详尽完整的古道地图、GPS定位、交通、古道历史背景等资讯,可谓第一本最齐备的台湾古道地图。

本书特色

  全台湾资料最齐备的北台湾古道地图,全新手绘私房旅行地图,以及TONY评点之路况星级、私房导览路程。

作者简介

黄育智Tony

  台北市人,国立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毕业,从商十余年。

  四十岁时,开始爬山,并成立「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网站,分享个人登山及旅行的心得,获得读者热烈回响,成为北台湾知名的旅记网站。

  2004年,Tony成立「南港山文史工作室」,全心投入登山、旅行、古道及台湾土地历史的探索,迄今已出版十余本登山旅游相关着作,好评不断。其中《台湾郊山地图北部篇》更荣获2010年度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图书及第五届数位金鼎奖。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台北市

阳明山 18
001 阳明山 鱼路古道 20
002 阳明山 天母古道 24
003 阳明山 阳峰古道 28
004 阳明山 内双溪古道 32
005 阳明山 狗殷勤古道 36
006 阳明山 玛礁古道 39
007 阳明山 礁坑古道(内寮古道) 42
008 阳明山 高顶山古道 46
009 阳明山 鹿堀坪古道  50
010 阳明山 富士古道  54
011 阳明山 林市古道 58
012 阳明山 菜公坑古道 62
013 阳明山 瑞泉古道 66
 
内湖.文山.信义.南港 69
014 内湖 双溪沟古道 70
015 文山 猴山坑古道  74
016 文山 茶叶古道  77
017 信义 粜米古道 80
018 南港 树梅古道 83
019 南港 更寮古道 86
020 南港 大岭古道 90

新北市

深坑石碇 94
021 石碇 冷饭坑古道  96
022 石碇 纸寮坑古道  100
023 深坑 向天湖古道 104
024 深坑 尾寮古道 108
025 深坑 南邦寮古道 112
026 深坑 炮子崙古道 116
027 深坑 茶山古道 120
 
坪林乌来 123
028 坪林 阔濑古道  124
029 坪林 湖桶古道 128
030 坪林 红河谷越岭古道 132
031 乌来 哈盆古道 136
032 乌来 桶后越岭古道 140
033 复兴 福巴越岭古道 144
 
汐止.平溪.双溪  147
034 汐止 茄苳古道 148
035 平溪 菁桐古道 152
036 平溪 幼坑古道 156
037 平溪 东势格越岭古道 160
038 平溪 火烧寮古道 164
039 双溪 虎豹潭古道 167
040 双溪 北势溪古道 170
041 双溪 湾潭古道 174
042 双溪 中坑古道 178
043 双溪 灿光寮舖古道 182
044 双溪 石笋古道 186
045 双溪 貂山古道 190
  
瑞芳.贡寮  193
046 瑞芳 山尖古道 194
047 瑞芳 琉榔古道 197
048 瑞芳 金字碑古道 200
049 瑞芳 大粗坑古道 204
050 瑞芳 小粗坑古道 208
051 瑞芳 柴寮古道.中坑古道 212
052 贡寮 隆岭古道 216
053 贡寮 草岭古道 220
 
北海岸  223
054 万里 大坪古道 224
055 金山 磺溪头古道 227
056 金山 竹子山古道 230
057 三芝 大屯溪古道 234
058 三芝 内柑宅古道 238
059 三芝 圆柳古道 242
060 八里 北横古道 246
061 淡水 山子顶古道 250
 
基隆市    253

062 基隆市
狮球岭古道 254

宜兰县 258
063 礁溪 跑马古道 260
064 头城 石空古道 264
065 头城  梗枋古道.象寮古道 268
066 苏澳 苏花古道大南澳越岭段 272
067 南澳 南澳古道 276

桃园县 280
068 大溪 斋明寺古道.御成路古道 282
069 大溪 大艽芎古道 286
070 大溪 金面山古道 289
071 大溪 打铁寮古道 292
072 大溪 湳仔沟古道.石龟坑古道 296
073 大溪 八结古道 300
074 龙潭 小粗坑古道 .清水坑古道 304
075 龙潭 挑担古道 307

新竹县 310
076 芎林 文林古道 312
077 新埔 採茶古道.进香古道 315
078 新埔 三段崎古道 318
079 新埔 烧炭窝古道 321
080 新埔 回龙古道 .载熙古道 324
081 关西 石光古道 328
082 横山 南坪古道  331
083 横山 茶亭古道 334
084 横山 大旗栋古道 337
085 横山 骑龙古道 340
086 峨眉 六寮古道。藤坪古道 344
087 五峰 霞喀罗古道 348

苗栗县 352
088 头份 老崎古道 354
089 造桥 剑潭古道 358
090 造桥 口山古道 362
091 头屋 北隘勇古道 365
092 狮潭 鸣凤古道.南隘勇古道 368
093 公馆 出磺坑古道 372
094 南庄 狮山古道 376
095 南庄 石门古道 380
096 通霄 挑炭古道 383
097 通霄 挑盐古道 386
098 三义 挑柴古道 389
099 三义 出关古道 392
100 泰安 横龙古道 396
101 泰安 马都安古道 400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长期居住在北部都市的上班族,周末最大的乐趣就是逃离钢筋水泥,到山林中放松身心,寻找片刻的宁静。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很多时候我只是被人群挤在热门的登山步道上,嘈杂的环境让我难以真正感受到户外的魅力。偶然间看到了《台湾古道地图(北部篇)》,简直像是找到了救星。《台湾古道地图(北部篇)》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介绍了很多鲜为人知、相对冷门但风景绝佳的古道。这些古道大多保留了原始的风貌,人迹罕至,我可以真正地沉浸在自然之中,聆听鸟鸣,感受微风拂过脸颊,甚至是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石阶上,放空自己。书中的地图信息非常实用,它不仅标注了路况,还提供了许多关于水源、野花野草的介绍,让我的徒步之旅更加丰富有趣。我不再需要担心迷路,也不用担心被拥挤的人潮打扰。我甚至可以根据书中对不同古道难度的划分,来选择适合自己体能和心情的路线。有时候,我会选择一条稍微偏僻但充满惊喜的古道,在宁静的山林中,寻觅一条已被岁月遗忘的路径,感受那种独享宁静的奢侈。这本书让我对北部山区的探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让我重新找回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户外时光,它不仅是一本地图,更是我周末心灵栖息地的指南。

评分

我是一名退休的教师,一直以来都热爱带着我的孙子孙女们去户外接触大自然,但常常苦恼于找不到既安全又富有教育意义的亲子活动。过去,我们多是在一些公园或者比较成熟的步道游玩,但总觉得少了些“探险”的乐趣,也缺少能够引导孩子了解台湾本土特色的机会。《台湾古道地图(北部篇)》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易懂,对于我这样的老年人来说,阅读起来毫无压力。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提供了地图,还巧妙地融入了许多关于动植物、地质以及地方风土人情的介绍。比如,书中提到某条古道旁边生长着某种特殊的植物,并附有简单的介绍,下次带孩子去的时候,我就能指着那棵植物,给他们讲讲它的故事,这比单纯地走一条路要有趣得多。而且,很多古道都相对平缓,适合带着孩子进行短途徒步。我能够根据地图上的指示,选择适合孩子体能的路线,并提前了解可能遇到的路况和环境。这不仅仅是带孩子们“去玩”,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本土文化和自然知识的教育。我甚至可以提前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书中关于某个古道的历史故事,让他们在出发前就对目的地充满期待,这比枯燥的书本教育要生动有趣得多。这本书让我重新燃起了对户外活动的激情,也让我找到了与孙辈们共度有意义时光的新方式。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台湾地理和自然环境着迷的业余地质爱好者来说,《台湾古道地图(北部篇)》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观察和研究平台。我一直对台湾北部复杂的地质构造和河流侵蚀地貌感到好奇,但常常难以找到清晰的观测点和与之相关的地质背景信息。翻阅这本书,我被它对每条古道所处地质环境的细致描述所吸引。它不仅仅标出了路线,还提及了沿途可能遇到的岩石类型、土壤特征,甚至是一些地质现象的形成原因。我计划着根据书中的信息,去探访那些曾经是矿产开采通道,或是横跨断层地带的古道。想象着在行走过程中,能够同时观察到不同年代的岩层,或是被水流切割出的独特地貌,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满足。地图上标注的许多古道,都沿着山脊线或是溪谷分布,这为我提供了绝佳的剖面观察机会。我甚至可以根据书中提供的海拔信息和地形图,提前预测在某些路段可能遇到的地质构造,并在脑海中勾勒出地质变迁的宏大图景。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许多古老的路徑,本身就承载着丰富的地质故事,而《台湾古道地图(北部篇)》就像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探索这些故事的大门。

评分

作为一名对台湾历史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摄影爱好者,我一直渴望能用镜头捕捉那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古道风光。《台湾古道地图(北部篇)》的到来,无疑为我提供了绝佳的灵感与素材库。我之前尝试过几次拍摄,但往往因为对路线的不熟悉,只能在一些比较容易到达的山脚下转悠,难以深入到那些真正具有历史纵深感的区域。这本书的地图信息异常详实,不仅精确到海拔、坡度,更重要的是,它详细勾勒出了不同时期古道的走向和演变。当我研究书中关于某个早期隘勇线的记载时,想象着当年巡守的人们如何在这片崎岖的山林中穿梭,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实地探访。地图上标记的某些古道,虽然现在可能已经变得荒芜,但结合书中提供的历史资料,我能够想象出它曾经的辉煌,并计划着如何找到最佳的拍摄角度,去定格那些被时光雕琢的石阶、断壁残垣,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斑驳树影。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所谓的“小径”并非无名小卒,而是连接着我们与过去的重要纽带。我甚至开始规划一系列以“遗落的路径”为主题的摄影作品,而这本书,无疑是我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伴侣,它让我看到了更多未被镜头触及的可能性,也为我的摄影注入了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我近年户外探索生涯中的一道曙光!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台北人,我一直对我们这片土地上错综复杂的山径感到好奇,总觉得它们背后隐藏着无数的故事,却苦于缺乏系统的指引。过去,我常常在网上搜集零散的资料,或是跟着朋友走,但总有种大海捞针的感觉,不知道究竟有哪些真正值得探访,哪些又是被过度开发或是已经荒废的。翻开《台湾古道地图(北部篇)》,第一感觉就是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它不仅仅是一张张的地图,更像是打开了一个通往过去的任意门。我特别喜欢它对每条古道的历史背景的介绍,那些关于开拓、交通、甚至是战事的点滴,都让我在行走时多了一份敬畏和想象。比如,看到地图上标注的某条连接山村的古道,文字中提及了过去居民如何依靠它与外界联系,甚至有人在上面艰难运送物资,我就会在踏上那段石板路时,仿佛能听到马蹄声和人力拉纤的回响。而且,它的地图绘制得非常细致,不仅仅标明了主要路线,还标注了水源、休息点、甚至是一些地质特征,这对于徒步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曾经在一次计划不周的行程中,因为对地形判断失误而耗费了很多时间和体力,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下次的远足可以更加从容和自信。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在默默地引导着我去发现那些被遗忘的风景和故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