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汇、保护维港及港珠澳大桥等司法覆核案件大家都耳熟能详。近年市民愈来愈多透过司法覆核去挑战行政当局的决定,行政当局因而愈益感受到其决定会受到挑战的压力。
本书通过有系统地介绍和讨论有关司法覆核的法律及案例,一方面帮助行政当局减低「犯错」或「滥权」的机会,让其行政决定不会被法院推翻;另一方面提供机会让行政当局反思如何能提升香港的管治水平至良好管治。
本书亦希望帮助公民社会及普罗市民加深对司法覆核的认识,在他们与行政当局就着一些政策或法律在执行上的事宜作商讨时,若能提出相关的法律原则,或能够让他们可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管治的过程,最终也可达到使行政当局减少「滥权」的机会及促进良好管治的双重目的。
作者简介
戴耀廷
香港大学法律系副教授。主要研究范围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宪法与政治、行政法、人权法、公民教育、法律与宗教、法律与管治,以及中国宪政发展。曾任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基本法谘询委员会委员、公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央政策研究组非全职顾问。着作包括《香港的宪政之路》、《法治心:超越法律条文与制度的价值》、《香港特区的法律制度》、《宪政中国:从现代化及文化转变看中国宪政发展》等。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相当清晰,从司法审查的基本概念、原则,到具体的审查程序、救济方式,作者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比例原则”在台湾的适用问题所做的分析,这确实是台湾行政法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难题。作者的观点并非一味地照搬外国的经验,而是结合台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我认为,作者的这种务实精神,对于台湾行政法学的本土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本书的另一个优点是,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台湾判例,并对这些判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使得这本书更具实用价值。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本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行政法,并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对于从事司法工作的人员来说,这本书可以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并在审判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法律。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台湾的司法审查制度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作者在书中指出了台湾司法审查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审查范围狭窄、审查标准模糊、救济手段有限等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司法审查在实践中往往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作者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例如扩大司法审查的范围、明确审查标准、完善救济手段等等。这些意见对于台湾司法审查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本书的写作风格比较严谨,作者对于法律条文和判例的引用都非常准确,而且论证过程也相当严密。不过,对于那些没有法律基础的读者来说,读起来可能会有些吃力。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值得认真阅读、深入思考的好书。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台湾的司法审查制度,更可以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完善这个制度,从而更好地保障公民的权利,提升行政效率。
评分这本书读起来,感觉就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的法官促膝长谈。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没有那种学院派的晦涩难懂,而是用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将复杂的法律概念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作者在书中穿插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都是台湾实际发生的,而且涵盖了各种不同的行政领域,例如都市更新、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等。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司法审查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作者对于这些案例的解读,也相当精辟,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并提出独到的见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本实践指南。对于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这本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法律规范,避免在行政决策中犯错。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本书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利,并在受到行政侵害时,能够有效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好书。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理论深度让我有些吃力。我并非法律专业出身,只是对公共事务有些兴趣,所以读起来需要花不少时间去理解其中的概念和逻辑。不过,即便如此,我仍然觉得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台湾的行政体制。作者对于“透明化”、“参与性”、“问责性”等良好管治原则的强调,让我深受启发。在台湾,行政决策常常缺乏透明度,民众的参与度也相当低,而行政机关的问责机制也并不完善。这些问题导致了行政效率低下、腐败现象滋生,最终损害了公众的利益。作者的论述,提醒我们必须从制度层面入手,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本书虽然理论性较强,但作者也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这些概念,并提供了大量的案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台湾行政体制,并为改善公共治理做出贡献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评分读完这本关于行政法与司法审查的书,我不得不说,它填补了台湾学界一个长久以来的空白。以往我们讨论行政救济,常常停留在程序性的层面,鲜少有学者能够将目光拉高,从“良好管治”的理念出发,去探讨司法审查在实现公平正义、提升行政效率方面的深层意义。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罗列了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判例,更重要的是,它将这些法律规范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政治、社会语境中进行分析。作者对于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经验借鉴,也相当有启发性,让我们看到司法审查并非只是一个法律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关乎权力制衡、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机制。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比例原则”的深入探讨,这在台湾的行政法学界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作者的论述既严谨又富有思辨性,能够引导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这本书对于行政机关的运作,以及公民的权利意识,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行政法、公共政策以及政治哲学感兴趣的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