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02
本書旨在探究明末清初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的發展,考察在野及在朝的《易》學傢,如何藉由治《易》對人生和時代提齣反省與思考,以及如何承繼前代的《易》學成果並加以推廣。藉由對明末清初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的研究,讀者得以窺見其各自的特色以及各傢間的延襲與開展,進而體悟這段時期的《易》學發展,並非「程硃《易》學」一語可簡單概括,而是有其時代性及獨特性,值得用心關注。
作者簡介
楊自平
颱灣彰化人,1970年生。中央大學中國文學係博士。現任中央大學中國文學係副教授,並擔任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編輯委員及中央大學文學院儒學研究中心《當代儒學研究》主編。長年緻力《易》學研究,並旁涉先秦思想、宋明理學與當代新儒學,對於《史記》學及三國學亦有所關注。曾開設「易學專題研究」、「周易」、「孟子」、「荀子」、「國學導讀」、「史傳與人生」及「史傳與現代生活」等課程。著有《明代學術論集》、《吳澄《易經》解釋與《易》學觀》,並與楊祖漢教授閤編《綠色啓動:重探自然與人文的關係》(共三冊)和《黃宗羲與明末清初學術》,另有〈論林希元《易經存疑》的義理發揮與緻用思想〉、〈評析《史記》論劉邦的功業與曆史定位〉、〈論道統──葉適與牟宗三之道統觀析論〉等期刊、專書及會議論文多篇。
推薦序:讀《易》興感,傳承之樂 林安悟
自序
第一章 導論
一、論現今《易》學史對明清之際《易》學的研究
二、論程、硃《易》學對明清《易》學的影響
第二章 論何楷《古周易訂詁》之訂詁成果
一、前言
二、復古淵源
三、體例的復古與創新
四、釋象的復古與創新
五、釋經的復古與創新
六、釋傳的復古與創新
七、訓義及義理的創新
八、結論
第三章 論黃道周《易象正》之曆象治《易》
一、前言
二、體例與撰述宗旨
三、以曆說《易》之淵源
四、以曆說《易》之實踐
五、以《易》明百世之義
六、以「兩象閤觀」釋《易》的意義
七、七十二組對化之用
八、結論
第四章 論孫奇逢之宗程立場與氣本論之《易》學哲學
一、前言
二、孫氏治《易》立場異於硃子
三、對伊川《易》學的承繼與開展
四、孫氏論心與理
五、氣本論之主張
六、結論
第五章 論錢澄之《田間易學》之尊硃立場與實踐
一、前言
二、「尊硃」立場
三、錢氏與硃子《易》學觀之比較
四、錢氏與硃子治《易》實踐之異同
五、修正硃子對卦、爻辭的部分解釋
六、錢氏的特殊主張:論象、爻、數
七、結論
第六章 論刁包《易酌》之宗程立場與實踐
一、前言
二、思想基礎
三、「學《易》以檢心」的理想與宗程立場
四、治《易》實踐
五、義理的開展與發揮
六、結論
第七章 張爾岐《易》學之特色與定位析論
一、前言
二、治經背景與目的
三、與硃子《易》學的關聯
四、釋經實踐
五、探求「理之象」的釋經實踐
六、重視元氣的《易》學哲學
七、結論
第八章 從《易經通注》看順治殿堂《易》學
一、前言
二、著述宗旨
三、對前賢《易》學觀之承繼與轉變
四、以涉世之道釋各卦卦義、卦辭
五、以五爻爻辭論君道
六、以二、四爻爻辭論臣道
七、創生實體義的宇宙論與「無心」的工夫論
八、結論
第九章 從《周易摺中》看康熙殿堂《易》學
一、前言
二、著述宗旨與纂注體形式
三、程、硃《易》在《摺中》的定位
四、本於《易》經傳的摺中原則與實踐
五、結論
第十章 從《日講易經解義》看康熙殿堂《易》學
一、前言
二、著述宗旨與釋經體例
三、卦名解釋
四、釋各卦大義
五、重要義理
六、康熙的習《易》與用《易》
七、結論
第十一章 從《禦纂周易述義》看乾隆殿堂《易》學
一、前言
二、《述義》與《摺中》之承述關係
三、釋《易》不廢象數
四、宋《易》、漢《易》之摺中
五、論「易」的三重義與復性之學
六、結論
第十二章 總結
附錄:六十四卦卦象圖
引用書目
人名列錶
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