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古伦神父最新「生命陪伴系列」三部曲之Part 2
26篇对逝者亲友的温暖安慰,将悲伤转化成渴望与动力
在这本小书中,我想和你谈谈你所爱的人逝去之后的悲痛。拉丁文里,安慰一字是「 consolari」,意思是:与孤单的人在一起。借着这个词,我想进入你的孤单,在你的悲痛中陪伴着你,给你支持、助你坚强。我想陪伴在你身边,忍受你的失望、你的泪水、你的绝望。就让你的悲伤释放吧!但你要有信心,相信自己不会掉入无底的深渊中,神会在你的悲痛中接住你,给你坚实的大地,让你能站在那上面。你要相信你的悲伤是有意义的。它要带领你愈来愈能找到自己。你的悲伤也会一再让你忆起逝去的人,他(她)如今正以另一种方式陪伴着你走你的生命路程,直到你的路与逝去者在永恆的天乡相会为止,而他(她)目前已居住在那里了。
作者简介
古伦神父(Anselm Grun)
1945年生于德国Junkershausen,自19岁起就是圣本笃修会位于乌兹堡的「Munsterschwarzach修道院」的修士,之后获得神学博士、哲学与企管硕士。已在圣本笃修道院担任经营主管30年之久,他是德国Munsterschwarzach圣本笃修道院的经济管理人,负责管理修道院所属二十多家公司行号与三百多名员工。他并且负责该修道院对外开设的人性领导课程。他的着作超过三百多种,目前已有30几国的语言翻译,所有销售册数已高达1800万册。是德国最有影响力的宗教与心灵作家,也属于当代最重要的基督宗教作家之一。中文翻译的着作包括:《天天经历复活喜悦》、《活像耶稣》、《活出十诫的真自由》、《领导就是唤醒生命》、《家庭是人生的冒险》、《拥抱老年心生活》、《欢庆一个新的开始》、《32堂圣经人物的生命课程》、《受难、爱与新生》、《生命终点的盼望》(以上皆由南与北文化出版社出版)。
古伦神父另一项被欧洲神职与谘商专业人士肯定的专长就是「心灵关顾者的灵修辅导」。古伦神父20年的神职人员辅导经验,不但是对第一线的心灵关顾者有心灵上的滋养,对于心灵关顾的领域也有造就启发的效果。
亲爱的读者们:
在这本小书中,我想和你谈谈你所爱的人逝去之后的悲痛。我并不想以宗教意味浓厚的话来安慰你。拉丁文里,安慰一字是「 consolari」,意思是:与孤单的人在一起。借着这个词,我想进入你的孤单,在你的悲痛中陪伴着你,给你支持、助你坚强。我想陪伴在你身边,忍受你的失望、你的泪水、你的绝望。就让你的悲伤释放吧!在我面前,你不必表现得很坚强,你可以让自己坠入悲伤中。但你要有信心,相信自己不会掉入无底的深渊中,神会在你的悲痛中接住你,给你坚实的大地,让你能站在那上面。还有,你要相信你的悲伤是有意义的。它要带领你愈来愈能找到自己。在你的孤单中,你可以再度思考:你是谁?透过悲伤,你应该与逝去者建立新的关系。逝去的人想成为你内心的同伴。当你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时,可以问问这位内心的同伴,他(她)想告诉你什么。当你面临困难时,你可以请求他(她)给你支持;你挫折绝望时,可以请他(她)给你希望。你的悲伤会一再让你忆起逝去的人,他(她)如今正以另一种方式陪伴着你走你的生命路程,直到你的路与逝去者在永恆的天乡相会为止,而他(她)目前已居住在那里了。
这本书真的是一股清流,让我找回了内心深处的平静。最近生活压力好大,工作上的瓶颈,家庭的琐事,感觉整个人都像一团乱麻,焦头烂额。好几次都想放弃,觉得什么都做不好,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就在我最需要一点点支撑的时候,翻开了这本书。它没有那种长篇大论的说教,也没有空洞的励志口号,而是用一种非常温柔、非常贴近生活的方式,跟我讲述着关于“陪伴”的故事。 我喜欢它里面那些细水长流的文字,读起来就像和一位老朋友在聊天,没有丝毫的距离感。它谈到的安慰,不是那种短暂的、让你暂时忘记烦恼的麻药,而是深入到内心的、能够真正抚平伤痕的力量。它让我意识到,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有人能够静静地站在我们身边,理解我们的无助,分担我们的痛苦。书中的一些小故事,让我常常感同身受,甚至流下了眼泪,但不是悲伤的泪水,而是那种被理解、被看见的释然。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回避生活中的那些不完美和缺憾,反而用一种非常温和的视角去解读它们。它告诉我,即使生活充满了挑战,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成长的力量,找到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的契机。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身边的人,更加珍惜那些默默守护着我的人,也开始学着如何更好地去陪伴和关怀他人。这本书就像一个心灵的暖炉,在寒冷的时刻,给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热量和力量。
评分我一直以为“安慰”是一种被动接受的东西,直到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安慰更是一种主动的自我疗愈,是一种内在力量的觉醒。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哲学层面的深度思考,又有生活化的细腻描绘,让人读来既能获得启迪,又能感受到共鸣。 它没有贩卖焦虑,也没有制造恐慌,而是用一种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笔触,引导读者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去拥抱生命中的阳光。我尤其喜欢它对“希望”的解读,它告诉我,希望不是一种盲目的乐观,而是在黑暗中仍然坚持寻找光明的那份力量。它让我明白,即使身处困境,我们依然可以拥有前行的勇气和动力。 书中很多关于如何“自我关怀”的章节,对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们常常会把最好的自己留给别人,却忽略了对自己的善待。这本书提醒我,要学会疼惜自己,要懂得倾听内心的声音,要给予自己足够多的耐心和温柔。它让我明白,一个懂得关爱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去关爱他人。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唤醒者,让我重新认识到生命的价值,重新找回内心的力量,让我能够以一种更从容、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评分这本书的质感真的没话说,拿到手就觉得沉甸甸的,封面设计也很雅致,摆在书架上特别好看。打开扉页,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淡淡的书卷气,让人心生欢喜。我本来以为它会是一本很严肃的书,没想到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有一种循序渐进的吸引力。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用词精准又不失温度,很多句子都像一颗颗饱满的珍珠,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尤其是一些对人际关系的探讨,真的让我醍醐灌顶。我们常常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去处理一些复杂的关系,总是小心翼翼,生怕说错话,做错事。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为我指明了方向。它不提倡刻意的讨好,也不鼓励虚伪的迎合,而是教我们如何保持真实的自我,如何在爱与被爱中找到平衡,如何在付出与收获之间建立健康的连接。 我特别欣赏它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没有强行灌输的观念,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一个个细腻的观察,慢慢地渗透到读者的内心。读完之后,我会不自觉地开始思考,开始反省,然后开始做出一些积极的改变。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陪伴,是建立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的,是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是能够给予对方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深刻的体悟。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踏实”。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各种碎片化的信息裹挟,内心变得越来越浮躁。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泉,让我能够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复杂的理论,而是用最朴实真挚的语言,与读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构建健康的亲密关系”的论述。在感情的世界里,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误解和沟通不畅而感到痛苦。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明白了,真正的亲密关系,不是占有,也不是控制,而是基于相互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的共同成长。它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去表达自己的爱,如何更有效地去倾听对方的需求,如何在一个稳定而温暖的氛围中,让关系更加牢固。 它还谈到了如何面对孤独,如何享受独处。这一点对我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常常害怕孤独,总是试图用各种方式去填补内心的空虚。这本书引导我认识到,孤独并不可怕,甚至是一种宝贵的独处时光,是让我们与自己深度连接的绝佳机会。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在这种独处中找到乐趣,找到内心的宁静,甚至从中汲取力量。这本书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用它深邃的洞察力,为我指点迷津。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去买的这本书,因为平时不太看这类“治愈系”的书籍,总觉得有些虚头巴脑。结果,它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这本书一点也不空洞,反而充满了接地气的智慧。它里面的很多观点,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却是我们生活中最容易忽略的真理。 我喜欢它那种对生活细节的捕捉,那种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作者仿佛能看穿我内心的想法,写出了我一直想说却说不出来的话。它没有给我开什么“速成班”,也没有承诺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用一种平淡却有力的方式,引导我一点点地去发现自己内心的力量,去认识到自己其实比想象中更坚强。 它探讨的“安慰”,并不是那种短暂的解脱,而是帮助我们建立一种更稳定、更持久的内在支撑系统。它教我们如何与自己的情绪相处,如何面对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如何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与自己和解的章节,我读了之后真的受益匪浅。它让我明白,与其向外寻求安慰,不如先学会安抚自己的内心。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导师,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指引方向,在我疲惫的时候,给我注入能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