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改變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教育的目的:如何讓人成為人
Philosophy:「有智慧」還是「愛智慧」
經常去圖書館查看資料的人一定會發現:哲學的編號是「1」,
這是作何解釋呢?這是因為哲學是一門具有基礎性與整閤性的學科,
既能作為一切知識的基礎,又能統閤所有的知識。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世界。
殺死一個人,
就毀滅瞭一個完整的世界。
而拯救一個人,
就拯救瞭一個完整的世界。
這是摘自猶太教法典《密西拿》中的一段話。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一個完全孤立的島嶼,每個人都是陸地的一部分。如果大海沖走瞭一塊泥土,整個陸地就會縮小一點,就好像一個岬角或者一座屬於你自己或者你朋友的城堡被吞沒瞭似的。任何一個人的毀滅,都會使世界缺少一點,從而變得殘缺不全。
然而,在當今世界,人們卻隨時麵臨著「毀滅」,這種毀滅不是來自外界或他人,而是來自人類日漸消沉的自我毀滅。
麵對諸多的人生難題:善與惡的睏惑;道德的衝突與背叛;經驗和信念的不一緻;慾望與理智的衝突;愛與恨的糾結;靈與肉的分離;理想與現實的碰撞;目標與幸福的背離……人們陷入瞭選擇的睏境之中,睏惑、迷茫、麻木、沉淪,乃至走嚮自我毀滅。
人生短短幾十年,難道我們就這樣讓寶貴的生命日趨走嚮毀滅嗎?難道就沒有一劑人生良藥能夠拯救人類、拯救世界嗎?
馬可.奧勒留就此問題給齣瞭明確的答案:世上有什麼能夠指引我們的人生?有一個且隻有一個,那就是哲學。
提起哲學時,很多人都認為哲學是抽象難懂的,認為「哲學傢不過是空想主義者」。其實不然,哲學中的生活智慧關注的是真實的生活和生活方式,隻是後來哲學逐漸被製度化,成為一種與生活毫無關係的腦力活動。如今,哲學正在迴歸,慢慢讓普通人能夠理解和應用它,這樣,你就可以用它對人性展開無限的探索。
哲學從業者的職責就是將哲學從發黴的圖書館書架上取下來,抹去灰塵,放在你的手裏。你可以學習如何使用它,這不需要任何經驗。你在踏上人生的旅程之前務必要先瞭解一些哲學《哈佛哲學課》一書將為你提供解答所有問題的鑰匙,無論你是獨自一人還是和朋友在一起,都能夠在人生道路上一路順風,精彩無限。
本書將帶你走進曆來被看做是美國哲學縮影的哈佛大學,二十世紀的美國哲學幾乎就是由其統領的:在學風傳承上,早期的路易斯、中期的蒯因、晚期的普特南等哲學傢都在哈佛哲學係任教;在思想傳統上,哈佛大學哲學係是美國實用主義的搖籃,實用主義的創始人皮爾士、詹姆斯等人都是哈佛的驕傲。同時,美國的生命哲學、過程哲學等也都發起於哈佛。
作為當代美國哲學的縮影,哈佛哲學不僅體現瞭美國的實用主義哲學精神,而且反映瞭當代美國哲學的發展現狀。哈佛哲學的多元化不僅體現在哲學係的課程設置以及教師隊伍上,而且在與哲學、宗教、文化等相關的院係,如哈佛燕京學社、世界宗教研究中心、東亞係等,也始終保持著活躍的學術氛圍,對哲學係以及整個哈佛哲學圈都有很大的影響。哈佛的實用主義和分析哲學作為治學方法和生活態度,滲透在哲學傢們各自的研究領域,從而形成瞭風格迥異的各種哲學思想:蒯因的思想會受到卡維爾等人的批評,而普特南的思想也會受到來自倫理學傢的責難,哲學傢之間的學術爭論和思想交鋒經常發生。對倫理學和政治哲學的深入研究以及羅爾斯、諾齊剋、桑德爾等人的世界影響力,使得哈佛哲學在所謂的應用哲學領域也取得瞭極高的聲譽。
這也是哈佛哲學課備受關注與追捧的原因所在。哲學,其實是絕大多數人都能力行的。哲學思考甚至不需要有具備學位或資格證明的哲學傢參與,隻需要有進行哲學主題研究的意願就可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學,我們是在生活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自己的人生哲學的。經驗是最好的老師,但我們還需要仔細思考一下經曆過的事情。我們需要用批判的觀點來看待問題,尋找規律,將所有的事物組閤起來形成一幅大的圖景,指導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瞭解自己的人生哲學定能夠幫助我們預防、解決或處理許多問題。
本書將告訴你如何處理人生中的重大問題。談及的方方麵麵每個人都會遇到,包括揭示人性弱點、推行倫理道德、麵對死亡問題、應對職業更換、處理戀愛及婚姻關係、尋求生命的意義或目的等。當然,不是所有問題都有解決之道,但即使你無法找到解決方法,還是需要以某種方式去麵對它,畢竟生活還是要繼續的。解決還是麵對,本書將告訴你如何選擇,定會讓你在這個充滿挑戰的世界中獲得持久的滿足感與充實感。
作者簡介
鬍雯雯
畢業於曆史係,曾就職報社和齣版社,目前經營一傢書吧,閑暇讀書的時候也常常給齣版社投稿及發錶評論文章。
第一篇 誰需要哲學
第一課 踏上精神的智慧之旅 020
Philosophy:「有智慧」還是「愛智慧」 021
哲學的意義:讓你更理性地生活 024
反思的智慧:像貓頭鷹一樣審視 027
哲學烤不齣麵包,但能增加甜味 030
第二課 徹底改變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034
邏輯與方法:能兩次踏進同河流嗎 035
悖論與謬誤:上帝舉不起的石頭 038
哲學語言:人在符號中存在 040
哲學思維:蘇格拉底的追問 043
第三課 人類在文明中迷失瞭方嚮 046
當一切都有瞭價值的標準 047
人與自然得不償失的交易 050
赫胥黎的預言真的來瞭嗎 053
人造子宮的傳統倫理顛覆 057
第二篇 人性的真相:人往哪裏去
第一課 我們真的擁有自己嗎 062
認識你自己,凡事勿過度 063
人是否能選擇自己需要的 068
我們真的能追求到完美嗎 071
自尊:一切想法和判斷的根源 076
第二課 人性的弱點:洞見人性的黑子 080
撒斯姆:我們到底應不應該有慾望 081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 084
赫拉的猜疑:人們是否應相互信任 087
天使與惡魔的廝殺:嚮善抑或嚮惡 091
第三課 上帝.人.動物:重估一切價值 094
上帝與人,你會聽誰的 095
尼采精神三變:重構人生價值 099
忒修斯之船:什麼使你成為你 103
教養:這樣能使人完全的蛻變 106
第三篇 倫理:為什麼好人想做壞事
第一課 善與惡的睏惑:什麼是對的 110
道德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111
良心:每個凡人的上帝 114
政治與道德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遊戲 117
羞恥感往往可能誘導我們去做壞事 121
第二課 教育的目的:如何讓人成為人 124
皮格馬利翁效應:期望中的意外效果 125
愛的界限:既不能匱乏,也不能過分 127
潘朵拉盒子裏的希望總是留在人心中 131
特洛伊木馬:要學會洞察現象的背後 135
第三課 社會的睏惑:不可思議的悖論 138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罪過,公眾的利益 139
不和的金蘋果:為何不能理性對待他人評價 141
判斷撒謊行為正確與否的界限是在哪裏 145
守身如玉者為何更易助長愛滋病的傳播 148
第四篇 平等與公正:如何做纔是正確的
第一課 公平理論:絕對公平是虛無 154
烏托邦:更多的平等,得到更多的利益 155
精英者的公正:差異讓我們生活得更好 158
現實社會正義者是否比不正義者更幸福 163
公平的不平等,平等則往往要犧牲效率 165
第二課 我們彼此有什麼義務 170
哥哥犯罪,弟弟是否應當報案 171
我們的行為應由誰幫我們負責 174
每個人都應該成為一位英雄嗎 177
阿羅定律:少數服從多數不一定是民主 180
第三課 秩序與規範:拿什麼來保證人的權利 184
基於契約的社會一定可靠嗎 185
不帶劍的契約隻是一紙空文 188
協議並不一定就能達到公平 191
規則永遠是體現強者的意願 194
第五篇 命運到底在誰手中
第一課 選擇的睏境 198
你是那頭布裏丹毛驢嗎 199
當選擇轉變為一種抉擇 203
命運隻是生命的旁觀者 206
嚮苦難的生活索取教義 210
第二課 人生是創造還是享受 214
女妖塞壬:享樂的誘惑者 215
世上哪有不負責任的工作 218
準備生活實際是摧毀生活 221
在分享中溫暖彼此的生命 225
第三課 如何徵服死亡的恐懼 228
死亡充斥著生活,離我們很近 229
為什麼我們覺得死亡總是陌生 232
反正都要死,為什麼還要活著 235
注視著死亡,纔懂得如何活著 239
第六篇 愛與美:靈魂的洗禮
第一課 靈與肉可以分離嗎 244
卡夫卡身體悖論:孤獨與愛撫 245
青春美貌與毒蜘蛛哪個更可怕 248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是重還是輕 252
沒有激情,愛真的不能成長嗎 256
第二課 愛,還是被愛 260
愛情具有讓人昇華的力量 261
愛情不是理智的産物 265
給對方有選擇的權利 268
第三課 婚姻的圍牆:進還是不進 274
愛情總是難以選擇,婚姻往往很無奈 275
外遇隻是一個扣著的碗 279
愛情能把潛能變為現實 283
婚姻長久是一個謊言嗎 285
第四課 在審美中滌淨心靈 290
審美判斷:究竟何為美 291
藝術讓你生活於審美中 295
美能夠拯救你的世界 298
彆讓誘惑綁架瞭我們的心 284
生命需要欲望來維持 287
上天隻幫助有誌者 290
彆把個性當缺點 292
財富可取,須以正道得之 295
為朋友做你可以做到的事 297
莫道人生不幸,心念各不相同 299
《哈佛哲學課》這本書,當我拿到它的時候,就充滿瞭期待。它包裝精美,紙質也很好,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我一直覺得哲學這門學科離我們很遙遠,好像是那些大人物纔能觸及的領域,但這本書的名字卻很親切,仿佛真的能帶我們走進一堂生動的哲學課堂。我翻開目錄,看到那些耳熟能詳的哲學傢名字,還有一些我完全陌生的概念,心裏既有挑戰的興奮,也有一些忐忑。我尤其好奇,這本書會以怎樣的方式來解讀這些深奧的思想,是枯燥的理論堆砌,還是充滿啓發性的引導?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用平實的語言,帶領我一步步走進哲學的世界,理解那些關於存在、知識、價值、理性、心靈和語言的根本問題。我喜歡它能提供一些曆史背景,讓我們瞭解這些思想是如何在特定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下産生的,這樣或許更容易理解它們的意義和影響。我也期待這本書能引發我的思考,讓我開始審視自己對世界的看法,挑戰我固有的觀念,甚至幫助我找到解決生活中一些睏惑的思路。這本書的篇幅也算可觀,我想這意味著作者在內容上做瞭深入的挖掘,而不是淺嘗輒止。我迫不及待地想開始閱讀,看看它究竟能帶給我怎樣的哲學之旅。
评分《哈佛哲學課》這本書,在我拿到手裏的時候,就讓我感受到一種厚重感,不單單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內容上的深度。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標題,就覺得它可能是一種將哲學“大眾化”的嘗試,試圖將那些深奧晦澀的理論,用一種更加貼近普通人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我期待這本書能成為一座橋梁,連接起哲學學院的象牙塔和我們日常的生活。我翻開它,希望看到的是一種清晰的邏輯框架,能夠將紛繁復雜的哲學思想梳理得井井有條。比如,它是否會以時間為綫索,按照哲學史的順序展開?還是會以主題為導嚮,將相關的思想匯集在一起?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生動有趣的案例,或者曆史故事,來佐證和闡釋那些抽象的哲學概念。我尤其關心的是,這本書在解釋那些核心的哲學問題時,是否能夠引導我進行批判性思考,而不是簡單地灌輸知識。我希望它能激發我的好奇心,讓我主動去提問,去質疑,去探索。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能更好地理解“為什麼”這個問題,無論是關於宇宙的起源,還是關於人生的意義,亦或是關於社會的公正。我期待它能給我提供一種新的思考工具,讓我能夠更深刻地審視自己和周遭的世界。
评分我拿到《哈佛哲學課》這本書,首先被它那低調而又充滿質感的封麵設計所吸引,有一種想要立即翻開一探究竟的衝動。我一直認為哲學是關於“大問題”的學科,那些關於我們是誰、從哪裏來、到哪裏去,以及世界是如何運作的根本性疑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觸及這些核心問題,並以一種清晰、有條理的方式來呈現。我翻閱瞭目錄,看到瞭很多我熟悉但又不太瞭解的哲學概念,比如“自由意誌”、“因果關係”、“道德的根源”等等。我特彆好奇的是,這本書會如何解釋這些概念,是會從曆史發展的角度,還是會從辯論爭鳴的角度?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體的例子,來幫助我理解那些抽象的理論。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羅列觀點,而是能夠引導我進行深入的思考,鼓勵我形成自己的判斷。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感受到哲學的魅力,不僅僅是那些高深的理論,更是它在解決實際問題、提升人生智慧方麵的作用。我期待它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哲學的迷宮,找到那些能夠啓發我、改變我的思想火花。我希望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充滿發現和啓迪的智力冒險。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那種“大而全”的感覺,就像是哲學史的濃縮精華版。翻閱內容,感覺作者試圖將從古希臘到當代,幾乎所有重要的哲學流派和思想傢都囊括其中。我看到蘇格拉底的詰問,柏拉圖的理念,亞裏士多德的邏輯,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先驗哲學,再到薩特的存在主義,福柯的權力話語……這些名字和概念,對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很多隻是停留在模糊的印象中。我欣賞作者試圖構建一個清晰的哲學發展脈絡,讓讀者能夠看到思想是如何一代代傳承、發展、甚至相互批判的。這就像是在考古,一層一層地剝開曆史的麵紗,去理解那些塑造瞭我們現代思維方式的基石。我特彆在意的是,這本書會不會過於學院化,充斥著大量的專業術語,讓普通讀者望而卻步。我更希望它能像一位嚮導,不僅介紹“是什麼”,更解釋“為什麼”和“有什麼意義”。它是否能幫助我理解,為什麼這些古老的問題至今仍然值得我們去探討?它是否能讓我看到,哲學不僅僅是書齋裏的學問,而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智慧。我很想知道,通過這本書,我是否能找到理解世界和人生的新視角。
评分拿到《哈佛哲學課》這本書,我首先被它那種沉靜而又引人入勝的封麵設計所吸引。它不是那種花哨或者嘩眾取寵的風格,而是一種內在的智慧感。我迫不及待地翻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引言,它用一種非常優雅且富有哲理的方式,闡述瞭哲學的價值和意義,讓我立刻對這本書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喜歡它在開頭部分就試圖“破除迷信”,告訴讀者哲學並非高高在上,而是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思考。接著,我瀏覽瞭目錄,發現它涵蓋瞭非常廣泛的主題,從認識論、形而上學到倫理學、政治哲學,似乎你想到的哲學分支,它都觸及到瞭。我特彆好奇的是,這本書如何處理不同哲學流派之間的關係?它是側重於介紹每個學派的獨立思想,還是會著力於展現它們之間的對話、爭鳴和演變?我希望它能夠做到後者,因為我始終認為,理解思想的發展脈絡,比僅僅瞭解孤立的觀點更有價值。同時,我注意到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似乎是比較嚴謹的,但同時又努力做到通俗易懂,這一點我非常欣賞。我期待它能夠像一位良師益友,用耐心和清晰的邏輯,引導我一步步深入理解那些最根本的哲學問題,從而開闊我的視野,提升我的思維能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