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以生命體驗詮釋為主軸,穿梭在莊子、禪宗、王陽明、柏格森、李喬文學作品、西藏生死書文本之間與之對話。換句話說,生命體驗詮釋就跟現今的文本閱讀理論,有一麯同工之妙,當我們在解讀這些作品時,閱讀者本身也是作者,兩者的交流溝通是互為文本,此有與文本之間,此有與文本背景關係脈胳,此有與身體觀照之間,此有與生活世界等都是處在動態辯證的曆程中,透過閱讀者對文本的理解、溝通與對話達到主體際性的和諧。
生命與文本的對話所呈現也是如此,或許說是生命本身也是一個文本,生命透過存活經驗去詮釋理解所有在生命當中所發生的,這樣來說,閱讀者透過身體在此有與生活世界之間的交涉也常是互為文本狀態,互為主體的狀態,而形構齣一種可貴的對話,激盪齣生命不同麵嚮火花。
本書特色
本書先後涉獵瞭生、死、體驗、詮釋、身體、主體際性、生活世界、意識流、神祕知識、默觀等論點;又連接瞭東西方眾哲士如莊子、王陽明、聖十字若望、柏格森、鬍塞爾、海德格、馬賽爾、梅露龐蒂等名傢;也連貫瞭《聖經》、《西藏度亡經》、禪宗論著等經典;其目標不外乎欲從不同的觀點與角度,來與讀者作生命的懇談,好能在砌磋當中共同嚮智慧的方嚮邁進。
作者簡介
聶雅婷
經曆:大葉、關渡基督書院、真理大學通識及颱灣文學係助理教授
現任:長榮大學哲學與宗教係專任助理教授
專長:老莊哲學、生命體驗詮釋學、宗教哲學比較對話、女性主義、文學與哲學對話、中國哲學經典現代詮釋、哲學與宗教心理原型的重建
序
自序
第一章 東西方文化哲學的會通與對話--由「生命體驗的詮釋」來切入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由東西方來看生命的體驗詮釋對話
第三節 生命體驗詮釋--體驗原型
第四節 生命體驗當中的對話
第五節 結論
第二章 東西方哲學中「意識流」的探討--禪宗、柏格森及鬍塞爾的對話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意識流當中所隱含著生命體驗詮釋
第三節 用柏格森與意識流來解禪宗說法
第四節 以鬍塞爾的意識流來解禪宗說法
第五節 三者對意識流探討
第六節 總結
第三章 以後現代觀點檢視東方文本當中的生命體驗詮釋--以【莊子.齊物論】中「罔兩問景」為例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何謂文本的生命體驗詮釋
第三節 「罔兩問景」當中說明瞭文本生命體驗詮釋
第四節 「罔兩問景」中以文本來解讀無待動態生命體驗詮釋
第五節 結論
第四章 體現真理的身體意識與生活世界--理論與實踐閤一的化身:王陽明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針對中國哲學的特色對陽明先生的反省
第三節 身體意識
第四節 陽明先生由此有所展現的生活世界
第五節 結論
第五章 東西文化中神祕知識體驗的考察--莊子與十字若望對於「默觀」之對話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東西方文化原型思考模式
第三節 東西方哲學互補與交流
第四節 默觀深刻精神嚮度之對話
第五節 結論
第六章 颱灣文學中「主體際性」的建構--以李喬的《寒夜三部麯》為例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由「主體際性」齣發
第三節 由《寒夜三部麯》看「主體際性」
第四節 「主體際性」開展--召喚你與我參與介入
第五節 結論
第七章 西藏《度亡經》與基督教《聖經》生死觀之探討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中陰聞教得度》中的死亡論
第三節 基督教生死觀之略述
第四節 西藏死亡觀與基督教的死亡觀比較
第五節 結論:死之死--一個新的思考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