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定帮你开启另一扇窗」。
遭到双亲遗弃又失去听力的金修琳,正好印证了这句话。
耳朵听不到却会说韩语、日语、英语与西班牙语四国语言的她,
在30岁时成为了任职于一流外商公司的另类女强人。
究竟她是如何克服种种障碍,展翅飞向世界的舞台?
这本半生传描述了她高潮迭起、奋力不懈的人生历程。
金修琳出生于首尔,原本生长于幸福的家庭,后来却因父亲遭到公司裁员、父母离异,而在四岁时先后遭到双亲遗弃,更在六岁时被宣告失去了听力。十二岁时,她被在日本铫子当韩式酒吧妈妈桑的母亲带回日本。
耳朵听不到、又不懂日语的她在学校终日饱受欺凌,成绩倒数的她虽然勉强考进当地出名的放牛学校,却也因此走上了「太妹」这条路。在那段年少轻狂的岁月里,她逐渐体认到将来要能生存,就必须拥有强而有力的「武器」,而那份武器就是──「外语」能力。于是她毅然决然前往英国留学,回到日本后唸了短大,并顺利出社会就业,在过了一段糜烂的粉领族生活之后,遭逢失恋打击的她又再次放下一切,展开为期三年、造访三十个国家的海外流浪生活,期间更学会了第四项外语──西班牙语。
会说四国语言、拥有三年丰富海外经验的她,回到日本后误打误撞地进入证券业工作,接着认识了命中註定的另一半,历经了挫折、结婚、转职、生产……现在是个育有一女的证券业女强人。
拥有坚强韧性的她,在跌跌撞撞的人生过程中并没有被自己的成长背景所打倒,甚至还克服了身体上的障碍,学会了韩语、日语、英语与西班牙四国语言。她在这一路上有欢笑、有泪水、有挫折、有成长,不妨看看这样的她是如何开创出自己的人生道路,从她的故事中,想必也能让人得到许多力量与启发。
作者简介
金修琳
1972年4月9 日出生于韩国首尔。虽然患有听觉障碍,但却会说韩语、日语、英语与西班牙语四国语言。2岁时父母离异,4岁时遭到双亲遗弃,6岁前失去了听力。12岁时被 与日本人再婚的母亲带到日本,在千叶县铫子度过了国、高中生活。高中毕业后,她决心一个人前往英国留学。归国后就读日本的短大,毕业后进入王子制纸工作。 在王子制纸担任公司冰上曲棍球队啦啦队员的她,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进入公司的第4年,由于受到失恋的打击而罹患「忧郁症」,因而离职。为了疗伤, 她决定耗尽所有的积蓄,并在3年内游历了30个国家。回国后,进入高盛证券(Goldman Sachs)。现在任职于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同时努力地养育2岁的女儿。
第1章 韩语
四岁时,我被双亲遗弃
赚钱的天才!
再度被遗弃,然后失去听力
第2章 日语
独自一人在语言不通的国度里……
学日语
在石桥家的日子
地狱一般的生活!与母亲同住
第3章 英语
我要学会英语!
我的人生课题
陷入「忧郁」的我
第4章 西班牙语
三年三十个国家的海外流浪开始!
学习西班牙语及另一个邂逅
第5章 世界第一的舞台
Goldman?
相亲!!
挫折、再次陷入「忧郁」
离职、生子与下一个阶段
后记
前言
「我虽然听不见,但是我会说四国语言。」
「……!!!」
大部分的人听到这句话都会无言以对。
我用清楚的发音接着说道:
「我是读你的唇语来进行交谈的,因此可以请你稍微放慢速度、说清楚一点吗?」
对方在沉默数秒之后惊讶地说:
「好厉害!」
我会韩语、日语、英语及西班牙语,同时我会因时制宜,依照对方的母语选择应对的语言。
也许是因为我屡次遭受双亲遗弃,又或者是自幼身体虚弱之故,从小我就失去了听力。
耳朵听不到指的是不知道何谓声音。
然而幸运的是,我曾经有一段听得见的时期。我想尽办法保留失去听力前的声音记忆,并靠着这段记忆努力地学会说话。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最喜欢说话了。
韩语是我的母语,所以自然而然就会了;日语是我迫于生活所需而拚命学会的;英语则让既不会唸书、没有钱又没有人脉的我,获得了能够独立生活的武器;至于学会西班牙语,是因为我想结交更多个性阳光的朋友。因此,失聪这个不利条件,现在却变成我最大的优势。
耳朵听不到的人认为发出声音讲话是最困难又辛苦的事,我非常能够理解那种心情。因为听不到自己说话时的声音会感到不安,用奇怪的发音说话时会感到丢脸,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我觉得不用太在意!无论讲话的声音是大是小,发音有点奇怪或者搞错单字都无所谓。
前阵子我去看一间公寓时,问业务员:
「厨房的睡龙头呢?」
业务员对我的发问傻眼。睡龙头指的当然就是「水龙头」!直到最近,我还一直记错这种简单的单字。
耳朵听不到,所接收到的资讯就非常受限。即使知道单字的意思也唸不出来,记错的单字更是不胜枚举。
即使如此,我还是要积极向前,继续大声说话。不要因为耳朵听不见就寻找听不到也能够做的事情,而是「正因为耳朵听不见,更要什么都勇于尝试」。
这本书记录了我从出生到现在为止这段充满曲折的前半生。
不过这本书并不是描述一位被双亲遗弃、拥有缺陷的可怜女生的故事,而是希望读者们能把它当作是一个傻女生的搞笑人生来阅读。
如果看了这本书,让你觉得怎么连我这样的人都能进入「一流企业」,并因而让你有了採取行动的动力,都将令我感到无比开心。
最后,我决定将日文版里的所有汉字都用假名注上读音。就如前所述,我想应该有很多人因为耳朵听不到而无法记住发音,并且为日文的汉字感到苦恼。为了让这样的读者也能毫无压力地轻松阅读,所以我特地向负责的编辑提出这个要求。
那么,我跌宕起伏的半生传就此揭开序幕。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一下子就吸引了我,那种简洁却充满力量的字体,配合着淡淡的色彩,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我常常在书店里漫无目的地游荡,但那天,这本书就像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指引着,在我手中停留。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深深吸引。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仅仅是开篇的几句话,就已经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画面,让我对即将展开的旅程充满了期待。我喜欢那些能够瞬间抓住人心的文字,那种仿佛与作者在某个遥远的角落相遇,并被其所讲述的世界所感染的感觉。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它不是那种需要你费力去啃读的厚重著作,而更像是一位温柔的朋友,在低声诉说着她的秘密。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那些空白的页码里,隐藏着怎样的情感,又将引领我去往何方。我预感,这会是一次深刻的心灵对话,一次与未知自我的探索。
评分我很少读到如此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作者对细节的刻画近乎苛刻,却又毫不做作,将人物的情感和所处的环境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些关于食物的描写,关于天气变化的细微之处,关于人物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微小的动作,都仿佛是真实地发生在我眼前。这让我感觉我不是在阅读一个虚构的故事,而是在窥探一段真实的人生。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让我感到无比亲切。我能感受到他们呼吸的空气,能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甚至能闻到他们身上的味道。这种强烈的代入感,是许多作品所难以企及的。它让我明白了,有时候,最动人的故事,就藏在最平凡的生活之中。
评分这本书所带来的思考是多层次的,它不仅仅停留在故事情节本身,更深入到对社会、对文化、对人性的探讨。作者在文字中融入了许多值得深思的观点,这些观点并非生硬说教,而是巧妙地融入到人物的对话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我被其中关于沟通的某些片段深深触动,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语言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以及那些被忽视的非语言信号的重要性。同时,书中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如何相互理解和包容的描绘,也让我受益匪浅。它没有简单地批判或赞美,而是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迪,它让我带着新的感悟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独特,非线性的叙事方式让整个故事充满了悬念和惊喜。作者巧妙地在不同时间线和不同视角之间切换,每一次的转折都让人意想不到,却又在故事的最后巧妙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而引人入胜的整体。我喜欢这种挑战读者思维的叙事方式,它让你主动去参与到故事的构建中,去挖掘隐藏的线索,去拼凑出真相的全貌。虽然有时需要花费一些力气去梳理人物关系和时间线,但这种智力上的挑战,反而让阅读的过程更加有趣和充实。而且,正是这种结构,让故事的情感张力更加饱满,每一次的揭示都带来了更深层次的震撼。读完之后,我甚至想回到书中的某些章节,重新去体会那些被埋藏的伏笔,去感受作者在叙事上的匠心独运。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精神上的洗礼。作者以一种极其真诚且毫不掩饰的方式,剖析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成长。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次犹豫,每一次抉择,都 resonates with me in a profound way. 我尤其被主人公在面对逆境时的坚韧所打动,那种在黑暗中摸索,却从未放弃寻找光明的勇气,着实令人敬佩。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它更像是在探讨人性深处的某些普遍主题,关于爱、关于失去、关于自我救赎。我常常在想,如果我身处主人公的境地,我是否也能有如此的 fortitude?作者的文字有一种治愈的力量,它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反思自己的生活,审视自己的内心。它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它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框架,让你在合上书本的那一刻,依然能够回味无穷,并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