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山明水秀,好山好水出好茶,鹿谷冻顶茶、文山包种茶、梨山福寿长春茶、松柏长青(埔中)茶、阿里山(石棹)珠露茶、木栅铁观音、东方美人茶等,形色光润鲜丽,香气芬郁清远,滋味醇韵甘甜;吾人细啜品味,生津滑润,喉韵回甘,舌颊留香;喝茶不仅是感官物质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满足,心灵上的寄託。
在台湾茶史上,杜德(John Dodd)、李春生、连横(雅堂)、吴振铎、谢东闵、李瑞河、阮逸明、蔡荣章、张宏庸暨一直兢兢业业,勤勉进取的优秀顶尖茶农们,值得赞扬推崇。
「常饮茶益身心」,且让我们常喝台湾第一优质好茶。
作者简介
廖忠俊
台湾台中人,现任大学教授。着有《台湾地方派系的形成发展与质变》、《台湾乡镇旧地名考释》、《台湾的妈祖宫与观音寺古蹟》、《台湾珍贵老树与神木》等书及〈从地名分类看台湾传统地名〉,《台湾文献》58卷3期;〈台北县29乡镇市行政区旧地名考释〉,《台北文献》直字第164、165期等篇。
绪言
第一章 茶树原生发源地即中国茶事与历史名茶
第一节 茶树的原生发源地
第二节 中国茶叶史事及茶的诸名异称
第三节 中国历史名茶简介
第二章 茶的分类及中国茶叶产区与十大名茶
第一节 茶的分类
第二节 中国茶叶四大产区暨重要省分县市产地
第三节 中国十大名茶
第三章 台湾野生茶树及茶种由唐山过台湾而落地生根
第一节 台湾的野生茶树
第二节 台湾茶叶史事
第三节 北台(台北)是现今台湾茶的发源地
第四章 歌赞茶的诗词散文联句绘画
第一节 歌咏茶的诗词
第二节 赞颂茶的散文联句
第三节 品茶题绘书画
第五章 经典茶书兼论着名甘泉
第一节 着名茶书集录简汇
第二节 精典珍贵茶书摘要概介
第三节 追寻昔日台湾最着名煮茶甘泉
第六章 茶的主要成分与功效及嗜茶寿星
第一节 茶的主要资生营养成分
第二节 喝茶的身心保健功效
第三节 唐代以来着名嗜茶寿星
第七章 台湾主要茶叶分类及产地与顶级名茶
第一节 台湾主要茶叶类别
第二节 台湾茶叶着名产地分佈
第三节 台湾顶级名茶
第八章 台湾优良茶叶品评鑑定
第一节 台湾优良茶叶品评竞赛简史
第二节 台湾优质茶评鑑方式
第三节 鹿谷冻顶茶比赛特等奖达人
(以鹿谷乡志统计为例)
第九章 奉献台湾茶文化卓然有功人物
第一节 对台湾茶文化有功之外籍人士
第二节 对台湾茶文化有功之本国人士
结语
本书主要参考引用书目
绪言
台湾茶文化因缘自中笔茗茶,源远流长;唯就史地与人文而言,台湾茶叶自有其丰润美姿佳茗特色。
本书《台湾茶叶史地与人文》凡九章:第一、二章简论茶叶原生发源地与中国史地名茶;第三章述及茶种植由唐山过台湾而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第四章摘介歌赞茗茶的诗词散文联句绘画;第五章集录简汇精典茶书兼述昔日台湾着名甘泉;第六章研究茶中主要资生营养成分与功效及嗜茶品茶寿星;第七章概介台湾主要茶叶分类及产地与顶级名茶;第八章记录台湾优质茶叶品许鑑定及比赛茶特等奖优秀茶农;第九章感佩赞扬奉献台湾茶文化卓然有功人物。
茶是上天滋润人间的美妙恩赐,让我们一齐来领略台湾茶叶的史代与人文。
这是一本让我对台湾这片土地有了全新认识的书。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茶叶的学术专著,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程,将我带入了台湾的历史长河,深入探究了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的深刻羁绊。作者以极为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茶叶如何从一片无名的山林,逐渐生长为台湾经济、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尤其被书中对不同茶叶产区地理环境的细致描述所吸引,从北回归线的炙热到高山云雾的缭绕,每一种环境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茶叶风味,这让我对曾经喝过的每一口茶都充满了敬意。书中还穿插着许多关于早期移民、原住民与茶的互动故事,这些鲜活的个体经历,让冰冷的史料变得有温度,也让我看到了茶叶背后所承载的辛勤汗水、智慧与坚韧。读这本书,我仿佛能闻到茶叶的清香,触摸到制茶师傅粗糙但温暖的手,感受到那份土地与人情交织的厚重。它让我明白,品一杯茶,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次与历史对话,与土地对话的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停留在单纯的茶叶品鉴或商业角度,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茶叶在台湾社会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幕后推手”角色。读完之后,我才意识到,茶叶的兴衰与台湾的政治经济变迁、对外贸易关系、甚至移民政策都息息相关。书中对不同时期茶叶贸易的分析,尤其是与列强的交往,揭示了台湾茶叶如何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挑战与机遇。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历史的复杂性,而是坦诚地展现了茶叶贸易背后可能存在的剥削与不公,以及台湾本土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这种批判性的视角,让整本书更加具有深度和启发性。它不仅仅是讲述一个关于茶叶的故事,更是通过茶叶这个载体,折射出台湾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图景,引发我对于殖民历史、全球化进程以及本土文化如何在这种大背景下生存与发展的深刻思考。
评分我非常欣赏这本书在人文关怀方面的着墨。它不仅仅是讲述茶叶的历史,更是通过茶叶,展现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故事。从早期垦荒的艰辛,到茶农的辛勤劳作,再到制茶师傅精湛的技艺,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书中对不同地区茶乡风土人情的描绘,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里的生活节奏和人情味。我尤其喜欢作者对那些默默无闻的茶农和制茶人的描写,他们的生活或许平凡,但正是他们的付出,才有了如今享誉世界的台湾好茶。书中还探讨了茶叶与台湾传统节日、民间信仰、甚至文学艺术的联系,这些跨领域的连接,让我对台湾的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本书让我看到,茶叶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更是台湾人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情感寄托的载体,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蕴含着未来的希望。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茶爱好者角度来说,这本书的价值简直无法估量。它不仅仅介绍了台湾各种名茶的品种、产地、制作工艺,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这些茶叶背后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风味和品质。书中对不同山脉、溪流、土壤的描述,让我对每一款茶的独特口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例如,高山茶的甘甜与冷冽,与那里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的环境紧密相连;东方美人茶的蜜香与果香,则离不开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虫咬发酵过程。作者还详细介绍了不同采摘季节、不同萎凋程度对茶叶香气和滋味的影响,这些细节对于真正懂得品茶的人来说,无疑是宝贵的知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个“品茶地图”,对台湾的每一款茶都充满了探索的欲望,也对如何更好地品鉴每一口茶有了更深的领悟。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惊叹的是它叙事的宏大与细腻相结合的能力。作者能够从宏观的视角,勾勒出台湾茶叶产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大致轮廓,例如它如何随着殖民统治者的政策而起伏,又如何在民主化进程中寻求突破。但同时,他又能在宏大的叙事中,捕捉到那些微小的、个体化的故事。比如,书中对某个村落世代相传的制茶技艺的描述,对某位茶农在面对市场变化时的挣扎与坚持的刻画,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性的光辉。这种叙事方式,使得整本书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它让我看到了茶叶产业发展背后,是无数个鲜活的生命在默默耕耘,是无数代人的智慧与汗水在交织。这本书没有给我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让我沉浸在一个生动、立体的台湾茶叶世界中,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与人性的温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