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测验与评量》清楚地结合了在身体活动领域中测验与评量的理论与实务。本书主要的焦点在于提供一个以应用为取向的测验与评量的工具,应用在学校体育课(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和非体育课(工作场所、社区等)的环境。
本书除了提供测验与评量的基础介绍,说明检验测量在各种体育与运动学习领域(健康相关体适能、心理动作、认知及情意领域)实行的可能性,并示范如何应用这些测量活动,来评鑑并改善学校与非学校情境的计画。本书同时也清楚解释测验与评量在发展与评量计画时,所扮演的角色。本书针对评量议题提供更深入的资讯,不仅要探讨学校情境,更强调测验与评量在以成人为主体的身体活动计画中的重要性,提供清楚的概念并增进读者的理解。
序言
第六版的《体育测验与评量》旨在说明活动情境中,测量与评鑑的理论和实践间之清晰关连。本书主要焦点在于提供一套实践取径,得以应用于学校体育情境中(幼儿园到高中)以及非学校环境下(工作场域、社区等)的各类测量与评鑑活动。
本书反覆强调的重点在于测量和评鑑活动应该要能明确符合体育或运动科学计画的目标。文中的评量活动提供评鑑及改善计画的基础,同时符合整体目标。若缺少妥当设计的评量策略,计画便难以达成,并难以维持其最佳结果。就研拟及有效执行计画而言,测验与评鑑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书提供测量及评鑑的基本介绍,检验测量在各种学习领域(健康相关体适能、心理动作、认知及情意领域)实行的可能性,并示范如何应用这些测量活动来评鑑并改善学校与非学校情境的计画。本书同时也清楚解释测量与评鑑在发展计画与评鑑计画所扮演的角色。本书将深入探讨评量议题,不仅针对学校情境,更强调测量与评鑑在为成人所设计的活动本位计画中的重要性。部分章节的内容已大幅修改,期能提供清楚概念以增进学生的理解。
一、本书更新内容
本书新增的资讯能如实反映当代趋势、新版测验、科技进步以及最新的参考文献,学生将会从各种更新的教材中获益。更新资讯如下:
●第1章已全面改写,强调学校及非学校情境中,测量与评鑑的实际应用。
●第3章的资料已更新并精简,只留下最适合实践者在活动情境中参考的统计数据。
●第4章关于信度与效度的议题已大幅修改。
●各章重组及更新的层面更广,减少重复资讯,配合测量与评鑑训练之需求,且能于非学校情境中使用。
●各章皆设计重点问题与活动的立即检核区「检视你的理解力」,检视学生阅读后的理解力。多留意这些特定活动,有助于加强记忆及理解该章节的内容。
二、各章修改之处
延续第五版的内容,本书所有章节开头都先列出精要的章节目标,以及每章的关键字清单(中文版统一改以索引方式呈现),最后提出总结与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复习重点并综合该章内容。各章节增修部分如下所示:
●第1章:本书开头提供测验与评量的简介,解释在运动科学情境中测验与评量的使用方法,内容呈现的顺序已重新组织,以期增进理解力。
●第2章:阐述与健康相关的体适能领域之原理原则,其中含括了三种传统领域-心理动作、认知及情意,并详细解释计画目标、单元成果以及表现本位(performance-based)目标间的关系。
●第3章:本章由西卡罗莱纳大学David Claxton博士更新、精简内容,提供最适切的数据资料。该章计算公式已修订,删去借由频率分佈(frequency distribution)来计算平均数及标准差的公式,并修改t检定的介绍,补充更多运动科学情境的实例。此外,Claxton博士还为数据公式写了一份简易操作指南(收录于原文书的封面与封底的内页,中文版请见第12-32~12-34页),更新每章特有的范例练习(sample exercise)附录,并介绍学生如何使用Microsoft Excel表格来组织、呈现、解释资料集(data sets)(中文版无此附录)。
●第4章:探讨效度、信度及客观性等重要议题,至于执行测验时信效度或客观性问题将在第12章讨论测验选择时重新论述。本章主要在于讨论测量时效度、信度及客观性等重要范畴的最新资讯。
●第5章;为了更连贯且清楚地呈现内容,本章经过重新组织,囊括整体型及分析型等级量表的最新资讯。
●第6章:融入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的内容,清楚阐述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的相关资讯,也将生物电阻阻抗分析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zer)纳入讨论。同时,还增加了成人体适能总统挑战奖测验(President's Challenge Adult Fitness test),更新有关腰臀比(hip-to-waist ratio)的资讯,此外,为身心障碍学生设计适能测验的议题内容也经过修改。
●第7章:删减旧的参考文献及研究以精简本章内容,例如不符合学校情境的试题。此外,增加了为身心障碍学生设计测验的议题。
●第8章:探讨有关测量认知领域的相关议题,特别强调学校或非学校情境常忽略的测量认知领域的重要性。此外,新增资讯包括加强使用光学扫描器及课程管理软体的资讯。
●第9章:除了改善呈现主题的组织,还强调探讨变通性评量的重要性,删去部分过时不适用的评量工具,这些调整提供了时下最新的素材,有助于选择评量情意领域的方法。
●第10章:着重评分的相关议题,新增阐述评分过程的四个步骤。此外,本章加入了新的内容,将其重新组织以清楚呈现新的素材。
●第11章:鼓励以系统观察法作为工具,积极进行教学或训练的自我评鑑,本章也探讨在非学校情境中使用系统观察法的情况,更删除了大量呈现自我评鑑策略的图表以精简内容。
●第12章:精华的最终章,旨在综合本书前几章的所有资讯。本书内容已重新组织,并融合曾在第4章提及执行面问题,以减少重复的议题。测量与评鑑概括性的指导方针,移至完全更新过的学校本位个案研究之前。另一项讨论要点是测量与评鑑模式应用在成人适能计画的个案研究,以上内容都使用个案研究,来描述前几章内容中所呈现的教材之实际应用。
本版原文书附有一份更新过的电子版教师手册与题库,教师手册包括简单的教学大纲、讨论要点、讲课主题、建议学生学习活动,题库则提供各章的填空题、是非题、选择题等。最新的原文投影片讲义也可自行至指导者资源中心(Instructor Resource Center)(www.pearonhighered.com/irc)依网站规定取得。
三、志谢
感谢大家对本书出版贡献良多,没有这些协助,就不可能修改及更新第六版的内容。
特别感谢西卡罗莱纳大学的David Claxton的支持及专业建议,也感谢他帮忙编辑第3章,并介绍如何使用Microsoft Excel系统,以及更新习题的附录。所有校阅者(reviewer)的努力及建议我亦铭记于心,包括:美国东萨克斯浸会大学Danny R.Essary、密西根州立大学Dianne Ulibarri Goodman、史蒂芬奥斯汀州立大学Rick Albrecht、伟谷州立大学Gayle L. Bush、圣地牙哥州立大学Patrica Patterson、纽约州立大学布鲁克波特学院Gail L. Arem、罗得岛大学M. Kathleen Ellis等。当然我也感谢过去几版的校阅者对本书的贡献。
本书第六版由Benjamin Cummings出版,感谢Sandra Kindelof的协助,也感谢Emily Portwood的帮助使本书得以付梓,更要特别感谢Karin Kipp及其工作团队为出版本书所投入的心力。
Alan C. Lacy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