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阅读的重要性(2版)

大量阅读的重要性(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李教授近年勤于走访各地演讲,不断倡导大量阅读的重要性,阅读需要练习,不可能凭空学会。本书延续他对基础人文教育的重视和关怀。

  「阅读应该是不受任何的限制,是随兴自在地看自己想看的书。小朋友的阅读不够,国文和作文就不好,连带的数学也一定不好,因为抓不到文章的主旨,也看不懂题目。普通常识不可能都来自于课本,一定要大量的阅读才有助于提升能力。」──李家同

  本书源自李家同教授近年不断走访各地的演讲,讲题即为:「大量阅读的重要性」,延续他对奠定基础人文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弱势儿童与城乡教育差距的关怀。大量阅读的反面就是精读,这是中国人过去重要的想法,也就是读圣贤书、为考试而读,但这会造成大量阅读习惯的难以养成,并因此缺乏来自外界的大量文化刺激,普通常识将会严重不足,视野受限。在学习和思考成长上,就会出现侷限和障碍,孩子们无论学习任何课程,不只是国文,连数学和理化等科目都会出现困难。
  
  基础教育必须倚靠阅读来奠定,「不能阅读」和所谓的文盲不同,这是指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却弄不清楚里面在说什么,这就是缺乏阅读能力。我们的教育,过于咬文嚼字的专注细节,这已和阅读本身无关,会让孩子失去阅读的兴趣,也会阻碍对整篇文章或整本书的理解。对阅读的认知错误,让孩子只想追求标准答案,扼杀了不同观点和想像力。基础根基没有做好,更会往上延伸到高等教育,以及整体社会和国家竞争力,不可不慎重看待。

本书特色

  为什么要大量阅读?什么才是真正的阅读?大量阅读可培养哪些能力?要选择哪些读物?

  基础得靠阅读来奠定,大量阅读,是基础教育的起点。

  大量阅读,可训练四点语文能力:
  ◆很快看懂文章,并抓到重点
  ◆正确且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合乎逻辑,不自相矛盾
  ◆内容不落俗套,有独到的见解

  李教授虽然担任过三所大学校长,但他所关心的教育问题不仅止于高等教育而已,他非常注重孩子从小的基础教育,因为这除了是奠定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基本核心,也是整个社会问题的产生根源之一。贫富差距的社会结构,让孩子在缺乏指导、缺乏阅读的情况下,与比较优异或有较多社会资源的其他孩子之间,差距越来越大,更连带影响到其他的功课,也越来越失去自信,边缘化的结果,会让孩子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就产生了更多社会上的问题。因此他成立了博幼基金会,目的就是辅导这些弱势孩子的功课,让他们能跟上学校的课业,也有更多机会去弭平阶层的差距。阅读就是基础教育最原始的起点,没有阅读也无法提升其他能力,因此他不断勤于走访各地演讲,倡导大量阅读的重要性。

作者简介

李家同

  民国28年生,台大电机系学士,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电机博士。历任静宜大学校长,暨南大学校长。97年退休后,担任清华大学、暨南国际大学、静宜大学的荣誉教授,以及总统府无给职资政。

  研究领域为符号逻辑、演算法设计分析、生物计算、生物资讯等。曾获得许多奖项的肯定,包括国科会连续五届杰出研究奖、教育部工科部学术奖,也是美国电机电子学会荣誉会员。
  
  李教授信仰天主教,在大学求学期间,就常去台北监狱与新店军人监狱当义工,目前仍为新竹德兰中心的义工,教孩子数学与英文。由于他长期关怀弱势团体,文章带有人道主义色彩,并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着有《让高墙倒下吧》、《陌生人》、《幕永不落下》、《钟声又再响起》、《一切从基本做起》、《李伯伯最爱的40本书》等畅销书籍。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代序:两个不同的孩子

引言

第一章 为什么我们需要大量阅读
    什么是「不会阅读」?
    普通常识不可能全部来自课本
    普通常识不足的例子

第二章 为什么有些孩子的学习能力有问题?
    最基础的学习能力障碍:文化刺激太少
    阅读不足,学习任何课程都有困难
     1. 国文不好,数学等其他科目也一定会不好
     2. 阅读不够,抓不到文章的主旨
     3. 阅读不够,作文一定会不好
     4. 阅读不够,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5. 阅读不够,文章常会主旨不明

第三章 语文能力的训练与重要性
    网路文章的影响
    大量阅读,可训练四点语文能力
     1. 很快看懂文章,并且抓到文章的重点
     2. 正确且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文章要合乎逻辑,不自相矛盾
     4. 文章内容要不落俗套,有独到的见解
    不拘泥的解读文章:「作者已死」的概念

第四章 我们应该选择哪些读物?
    经典名着
    优质的论述文章
    法官判决文和侦探小说
    知识性的文章
    国际新闻
    一般性的教科书文章

第五章 个人最喜爱的四本书
    克莉丝蒂《一个都不留》
    高汀《苍蝇王》
    梅维尔《白鲸记》
    远藤周作《深河》
    值得一看的科幻小说
    其他推荐书单

第六章 缩短城乡阅读的差距
    对弱势孩童的亲身观察
    所有的孩子都爱看故事
    国际新闻和电影: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
    学校图书经费不足的现象与落差
    培养孩子阅读的方法

结语:虎头蛇尾的故事和商业性的强势作为

图书序言

第一章为什么我们需要大量阅读

基础得靠阅读来奠定。普遍原则非从书中得到不可,不过还得拿到实际生活中检验。谈话时你根本得不到什么系统。人们对于某个话题的说法,都是从许多人那儿收集来的。于是人只抓到真相的局部,而彼此之间差距之大,会使他永远达不到全面的观点。──约翰生(Samuel Johnson)

过去我们的教育,大都是听到老师或父母不断地跟我们说,阅读有哪些哪些好处,或是传统上所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样的比喻,可是,对那些没有进入阅读世界的人来说,这样的比喻是他们所无法体会的。也许我们要转换一下说法,先从反面来看,也就是从缺少阅读时会产生什么问题来谈一谈,因为这些感受会比较直接、比较常见,可以让大家从中体会问题所在。

什么是「不会阅读」?

也许有人会说,哪有人不会阅读的?如果说他是文盲的话,当然就无法阅读。可是我们国家有多少人是文盲?自从国民义务教育实施以来,文盲恐怕是非常少的,除非是年纪非常非常大的人,才会真的不认识字。在目前大多数的人都识字的情况下,又怎么会有不能阅读的人呢?

在这里我需要说明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阅读。在英国,常常会举办一种有关阅读的考试,考试结束后便会宣布,我们国家有多少人「cannot read」,也就是「不能阅读」,为什么不能阅读呢?这里的意思和文盲不识字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这里的意思是说,当我们给他一本书,或者是给他一篇文章看,若看过之后,却搞不太清楚这本书或这篇文章在说些什么,那就是「cannot read」,不能阅读。

在许多偏远地区的很多国中生,甚至是高中生,都属于这种「不能阅读」、「不会看书」的情况。如果叫他看一本厚厚的书,可能会要他的命。那么看什么样的书就没问题呢?通常看漫画书就没有问题,只有漫画,他才看的进去。可是这一点也是我相当担忧的事情,连环漫画书的图像式呈现方法,对小孩子的脑袋思考和发展,似乎有很严重的影响,一旦习惯了看漫画书,可能会导致不会看一般的文字书籍,会失去阅读的能力。所以我会建议尽量把漫画书收起来,不要让大孩子看漫画书。

有一次,我送了一本福尔摩斯的书,给一位小朋友。一般来说,我们都会认为福尔摩斯这样的侦探小说,应该很容易阅读,内容也很有趣,相当适合小朋友。但他却跟我说:「老师,我看不懂。」我反问:「为什么会看不懂呢?」他回答:「我以为福尔摩斯是个侦探,可是看了之后发现他是个医生。」我便跟他说:「作者是用华生医生的口吻来说故事,他是位医生,可是福尔摩斯是他的好朋友,只要这样想就可以了啊!」但他又说:「作者明明是柯南道尔,怎么会是华生医生呢?」然后我又花费了点时间和他解释:「柯南道尔是真正的作者没错,但他在书里,是用华生医生的身份来说福尔摩斯办案的故事」。他提出的种种疑问,我花了许多时间和用了一些方式,来设法跟他解释和说明。

也许我们会觉得很不可思议,为什么这些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但对这个小孩子来说却这么困难?但也正因为他弄不明白这些地方,所以阅读对他而言,就变得一件有障碍和有难度的事,当然他也就无法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即使我花费了许多唇舌说明,但他后来仍继续提出他看不懂的地方,我再详细问他:「哪一句看不懂,不懂的地方在哪里?」他就说:「我不知道这一句话是谁讲的?」这个问题,有时候我们大人其实也会碰到,因为小说里的每句对白,作者不会一一详细交待是谁说的,难免会觉得混乱。不过这时只要再继续看下去就好,只有一两句话弄不明白,其实没有那么严重。但对这个孩子来说,一句不知是谁说的话,就可能成为挫折他继续阅读的原因,若是如此,实在非常可惜,所以我再次认真地帮他解决难题。

于是我研究了一下语句,告诉他是谁说的,还有该如何去判断这个语句的前后关系。可是当他明白了这一句话之后,又有了其他不懂的地方,我便再问他:「还有哪里看不懂?」他答道:「里面的那个『他』,『他』是谁?」我再继续研究这个「他」是谁,然后回覆这个小朋友的疑问。

这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阅读其实和骑脚踏车一样,都要在练习之后才能学会。既然我们不可能在没有练习的情况下,就凭空学会骑脚踏车,那么同样的,阅读也需要练习,如果读的书籍与文章比较多了之后,这些原本不熟悉的句子和不同的写作方式,像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慢慢经过训练,就会渐渐懂得,也会了解原来说故事方式有各式各样。不仅如此,也会越读越熟练,速度上还可以越来越快。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