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真理讲义教材本(中)

天道真理讲义教材本(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时值三期末劫,道劫并降,四贵五盘皆投生于此时,有者为了搭帮助道,有者欲来证果,有者要来结佛缘,更有的是来考道、乱世的,我们能在此鱼目混珠之际,幸逢明师,指授大道,更当发大心愿,立愿了愿,奋发精进,勤修勤炼,期能真正超脱六道轮回之苦,证得涅槃之乐。

  无生老□深怕吾等对真理不明、信道不笃,于不知不觉中又造下无边的罪愆,于是命院长大人──茂田师兄,于戊子孟冬(西元一九四八年冬季的十月)设班讲习,继于十一月十五日冬季大典,赐书名为「真理讲义」。院长大人恭承皇□之旨意,将真理分为七次临坛讲说,每次临坛共有三道问题,院长大人亲自将其答案,引古圣经典或现实事例,逐题剖解;内容详尽、深入浅出,可见院长大人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之精神!此班程中,济公活佛奉命担任校长,院长茂田师兄则身担训育主任之职,七次的课程共有二十一道题目,皆由院长师兄委任几位前贤共同研究起稿出题,及註释、意译、重点、主旨,其余之内文与答案,皆是院长师兄亲自所慈悲解说。

  活佛师尊曰:「明理好修道」,欲修大道,首要「明理」,理不明,犹恐沦为盲修瞎炼,一盲引众盲,岂不冤枉?纵观白阳修子,有至诚无为而修办,有为躲劫避难而修办,有为报恩而修办,亦有为人情、功德而修办,此着相修办者,实斑斑可见;因此,修道能恆诚、清静无为的,着实不多,其原因皆在于理不够明透。性理题释曰:「真道逆行,顺行为鬼,逆行成仙。」修行若不懂得收心功夫,任你功高无边大,后学道场无数,所行的亦不过是表面功夫,一但大劫来临时,定力不足的、习性未除的、六根不清净的,尽得遭劫呢!虽然我们很荣幸,得受弥勒祖师的鸿慈大愿庇荫,可以回兜率天继续修炼,但最终还是要靠自力修到圆满,才能真正得到大自在解脱,永证涅槃,故「明理」便为首要功夫。

  「天道真理讲义」,共有二十一道问题,每一题都是修行的理念与下手功夫,若能彻底研究明白,并立志实践,有心修道,焉有不能成的!只怕理明得不够透、道行得不够真,遇难思退、忽作忽辍,导致人心起伏、七情六慾不断、执见爱慢未除,如此,怎能修成正果呢?如今,老□慈悯,命院长师兄演说此修行真理,实在是我辈的荣幸,思此,更当精进修行、研明真理,方不负上天的恩典,及院长师兄的苦心。

  敝社有鑑于此,诚惶诚恐,将此「真理讲义」原文再做段落之整理,重新分篇名、句逗标点;因全书页数较多,故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册,以方便携带与研读。经重新打字、内文编排与封面设计之后,更有助于阅读,是白阳弟子道义研究班的必修教材本。希望此书的发行,能为上天尽些棉薄之力,亦不辜负院长师兄的慈悲与苦心,是为盼。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编者的话∕6

◆《第三回》 借相明理勿执迷∕11
7这个西天之路,与这种作法,为什么从前没听说,而现在才有呢?∕23
8我是一个百善都做的人,还求什么法?修什么道?∕41
9我是一个经书熟读的人,只参考经书就可以了,何必再得什么「性理真传」?∕74

◆《第四回》 末世真修化劫难∕115
10我是一个修行的人,何必再求什么「道」,「道」还不是一样?∕123
11俗云:「末劫残年」到临了!你往哪里躲?∕152
12我一个肉体凡夫,能脱劫难,已满心愿,要说成佛,岂不是妄想?∕184

◆《第五回》 断疑生信法地天∕213
13佛居在什么地方?究竟有多少天?住在别的位置,不一样吗?∕226
14圣经云:「天、地、人,是谓三才。」又说:「天人同体」,不知我哪里与天相同?∕247
15信奉天地鬼神,不是迷信吗?这是哄愚夫愚妇的!我一个文书学士也来敬佛,岂不可笑?∕274

图书序言

《第三回》 借相明理勿执迷
十一月初三日


蒹葭苍苍(1),白露为霜(2),风声鹤唳(3),弥漫@潇湘(4)。
彼迷人兮!慎勿徬徨,随波逐浪(5),宛在水中央(6)。

註译
(1)蒹葭苍苍:蒹葭,蒹,音兼,荻的别名初生之荻,草名,生于水畔,与芦同类,叶比芦稍阔,茎亦较韧;葭,音加,芦草的别名初生之芦苇,生在浅水的多年生草,茎高一丈左右,中空,常用以制帘,叶尖长,花繁密而细;蒹葭乃甚为受水之野而粗生的草有水则聚生,无水则共萎,水寒则枯,乃喻一班俗世之人有利益则聚,无利益则散,利益有所冲突则争而变为祸害。苍苍,苍,指深绿色;此处意指生长茂盛的样子众多貌。

(2)白露为霜:白露,乃一指秋季节候名,在阳历九月八日一右;一指露重而色白,即秋季晨曦前,露水凝结之霜点;意指入秋之时露水所凝结之霜点,喻三期末运将至,一切利益均变为祸害。民国卅二年,祖师批田字歌:昔日田为富字足,今日田为累字头,拖下脚来当甲长,伸出头来不自由,田存心上多思重,田置其中虑忧愁,当初只知田多福,谁料田多命又休。

(3)风声鹤唳:出自晋书谢玄传:苻坚众号百万,列阵临淝水,谢玄以精兵八千涉水,坚众奔溃,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意言听闻风声及鹤叫,都以为敌兵来攻,是自相惊扰,疑惧之甚也;即喻凡大局不稳,劫难随时可到,以致人心惶惶。

(4)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合称;潇,乃湖南省境内之潇水,源出湖宁宁远县南九疑山,北流入湘水;湘,乃指湘水,又名湘江,系湖南省的大川,发源于广西兴安县的阳海山,流入洞庭湖;全意乃指整个湖南省。

(5)随波逐浪:随,跟着;逐,追求;波良,指水面受环境影响而起的不平静现象,喻心如水因受世风之影响,而令贪慾慾望澎湃,嗔情情绪动荡;全意乃喻随俗浮沈,毫无定见。

(6)宛在水中央:宛,好像、正如;在,处于;水中央,乃指上不到天,下不及地,四方不靠岸的沈沦受苦;全意乃言正如处于上不及天,下不到地,四方不靠岸的水中央而沈沦受苦。

意译
世上众多之凡夫俗子,如同聚生在一起的蒹葭,有利益则聚,无利益则散,利益有所冲突则争,可是三期末运将至,一切眼前的利益如同白露转为霜一般,终将变为永久的祸害;当大局不稳,劫难随即可到之时,到处都可听到风声及鹤叫,以致呈现人心惶惶,此等情境,正充满遍布着整个湖南省。

那些未求得真道的俗世之人啊!千万不可犹豫不决,来去不定;如果还随俗浮沈,毫无定见,那不就像处于上不及天、下不到地,四方不靠岸的水中央而沈沦受苦吗?

重点
(1)蒹葭之流,普天下皆是,全因三毒作怪;所谓:浮名浮利浓于酒;醉得人间死不醒。有个名利船故事是这样说的:相传清朝的干隆皇帝游江南,站在江苏的金山寺,看见长江上有许多船来来往往;他问一个老和尚:你在这里住了多少年?老和尚不知道这个问话的就是当今皇上,他说:住了几十年。再问他:几十年来,看见每天来来往往的船有多少?老和尚答:只看到两只船。干隆惊奇地问:这是什么意思?为何几十年来只看到两只船?老和尚说:人生只有两只船,一只为名,一只为利。干隆听了超然的高兴,认为这人很了不起。{轧真传}诗:贪名为利不回头,一旦无常万事休,纵有金银带不去,空遗两眼泪长流。

(2)慎勿徬徨,随波逐浪,宛在水中央。徨,乃言其留力不足,随波逐浪,乃言其定力不够,此乃因也;在水中央,乃言其贪慾无边,且戒力全无而受之报,此乃果也。明朝罗状元念菴悟道醒世诗: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有有无无且奈烦,劳劳碌碌几时闲,人心曲曲湾湾水,世事重重叠叠山;古古今今多改变,贫贫富富有循环,将将就就随时过,苦苦甘甘总一般。

宗旨
本段乃说出院长大人慈悲,对那些未求得真道的俗世之人所作的告诫:彼迷人兮!慎勿徬徨,随波逐浪,宛在水中央。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