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有上天对不同时代、人物于修办历程中所慈示的讯息。早期前人辈们一闻道即拳拳服膺、一命交天,其大舍大悟的精神,感召上天以有形或无形的助化,可说已达到「人心合天心、天心应人心」的境界,因此当时仙佛应机的慈悲喻示,虽少优美的辞藻,却独具一语箴砭的悟性珠玑,是现今修办道者极难逢遇的天人相会因缘。
再说中国大陆明清时期,早有不少以乩文写成的仙佛降乩宝卷,内容不外劝人为善的道德性教化,及因果轮回、做人做事准则、如何见自家本性、天时道运、天堂地狱等说法。直至民国三○年代,在河北、山东、华北等地,由乩文所成的经训更是盛行,其中包括:皇 训子十诫、家乡信书、混元布袋经、明真仙径、还乡觉路、一条金线、祖师十嘱、圣训集粹……等,约有八、九十种,目前留在台湾的古老乩训仅有三十多种,其余尽皆散失。
道务发展至台湾六十多年来,仙佛于各种法会应机慈示的乩训,已多达无以计数,各道场亦多有整理成册,妥善典藏、应机讲说,但对于初期在中国大陆的古老乩训,却仍欠缺搜集与汇编上的完整性。
本社有鑑于此,用心策划古训的重新汇整,将原文加以註释、翻译、重点提示或附仙佛慈语,以加强阐释古训之精神内涵;另再加问题探讨,以便利研究班程上课使用。古风式的一系列封面设计及丰富的内容,易看、易懂、照见自家身心与修办的问题,赋予古训今观的新生命,是为特色。流传、推广古训的圣意,提昇现今修办者对古训的理解度与应用性,是本社作古训的初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