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行销导论
1-1 行销环境的挑战
1-2 行销的本质
1-3 行销观念的演进
1-4 行销的重要内涵
1-5 学行销理由与行销实务制度
第二章 顾客满意与顾客关系管理
2-1 顾客满意的定义
2-2 顾客满意的现象与衡量
2-3 顾客满意制度的执行
2-4 顾客价值分析
2-5 顾客关系管理
第三章 行销策略规划
3-1 行销策略意义与本质
3-2 行销策略的演进
3-3 公司策略决策
3-4 事业策略决策
3-5 伙伴策略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
4-1 重视消费者行为的原因
4-2 消费者行为定义
4-3 消费者行为模式架构
4-4 消费者情感
4-5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类
第五章 影响消费者行为环境因素
5-1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环境因素
5-2 文化因素
5-3 社会因素
5-4 个人因素与心理因素
第六章 目标市场、区隔与定位
6-1 目标市场与区隔的理论
6-2 目标市场选择的过程
6-3 市场区隔变数
6-4 企业市场区隔
6-5 市场定位
第七章 产品决策
7-1 产品层次与分类
7-2 产品阶层与组合
7-3 产品线决策
7-4 新产品开发流程
7-5 产品生命週期与行销决策
第八章 品牌决策
8-1 了解品牌的意义
8-2 认识品牌权益
8-3 品牌建立决策
8-4 使用扩散模式
8-5 认识产品包装
第九章 服务行销
9-1 了解服务的本质
9-2 服务与服务业的特性
9-3 服务品质
9-4 服务业的行销策略
9-5 服务接触
第十章 定价组合策略
10-1 定价在行销组合中的角色
10-2 认识定价策略决策
10-3 价格修正
10-4 产品线组合定价
10-5 定价∕促销组合
第十一章 行销通路的管理
11-1 行销通路的本质与功能
11-2 执行通路结构设计决策
11-3 决定通路结构的因素
11-4 行销通路的管理
第十二章 零售、批发与物流
12-1 商店零售
12-2 无店面零售
12-3 零售轮回理论
12-4 零售行销决策
12-5 批发与物流
第十三章 行销整合沟通
13-1 行销沟通组合
13-2 沟通的过程
13-3 有效沟通的步骤
13-4 推广预算
第十四章 广告、公关与促销
14-1 广告
14-2 主要的广告决策
14-3 销售促进或推广
14-4 公共关系及公共报导
第十五章 人员销售
15-1 销售人员的功能
15-2 销售团队结构
15-3 销售力管理
15-4 销售人员的管理
15-5 人员销售的过程
第十六章 国际行销
16-1 行销走向全球化
16-2 多变的全球企业环境
16-3 全球行销的发展理论
16-4 全球行销的扩张方式
16-5 发展全球化企业的策略
第十七章 网路行销
17-1 网路行销的定义
17-2 网路行销的特色
17-3 网路事业目的及目标市场区隔
17-4 网路广告与管理
17-5 线上广告管理
**这本《行销管理(第四版)》对我来说,简直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刚拿到书的时候,我还有点犹豫,毕竟行销这个领域听起来总有点虚无缥缈,感觉像是广告公司里那些口若悬河的人才玩的东西。但这本书真的不一样,它用一种非常系统、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原本复杂难懂的行销概念,一步步地拆解开来。我尤其喜欢它前面关于市场分析的部分,那些分析工具和框架,我以前在实际工作里也零零散散地接触过,但总感觉像是碎片化的知识,不知道怎么串联。这本书就帮我把这些碎片整合起来,让我能更清楚地看到一个企业是如何去理解它的目标客户、竞争对手,以及整个市场环境的。特别是讲到SWOT分析和PESTEL分析时,它不仅给出了理论,还结合了好多现实中的案例,让我这个在台湾土生土长的读者,都能找到共鸣。书里提到的很多台湾本土企业的例子,更是让我有种“原来是这样”的感觉,瞬间拉近了距离,感觉行销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学问,而是我身边随时可以应用起来的实战技巧。看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了解市场”这个最基础但又最重要的行销环节,有了翻天覆地的认识,也对后面更深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在渠道管理和传播策略方面的内容,简直就是给我打开了一扇窗!** 以前我觉得“卖东西”就是找个店面,或者在网上开个店铺,但《行销管理(第四版)》让我看到了渠道的无限可能性。它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直销、分销、特许经营等渠道模式,并且分析了不同渠道的优劣势。特别让我感兴趣的是,它还探讨了在数字化时代,如何整合线上线下渠道,打造全渠道的销售体验。这对于在台湾这个消费市场非常活跃的地区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书里提到的一些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中间商,如何管理渠道伙伴关系的论述,都非常实用。而传播策略部分,更是让我对“如何把产品信息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有了全新的认识。从传统的广告、公关、促销,到新兴的数字营销、内容营销、社交媒体营销,这本书都做了非常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它不仅仅是列举了各种传播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如何根据目标受众、传播目标和品牌定位,来选择最有效的传播组合。看到书里对各种数字营销策略的分析,比如SEO、SEM、社交媒体互动等,我感觉自己终于能把之前碎片化的信息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最后一章节关于行销绩效评估和伦理道德的部分,真的让我受益匪浅,也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 很多时候,我们过于关注如何“做”行销,却忽略了“做得怎么样”以及“做得是否恰当”。《行销管理(第四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来衡量行销活动的成效,不再是那种模糊的感觉,而是可以用具体的指标来量化,比如ROI、客户终身价值等等。这对于我这种在台湾企业里工作的人来说,非常有帮助,可以让我更清晰地向领导汇报行销工作的价值。更让我感动的是,它并没有回避行销中可能存在的伦理困境,比如虚假宣传、侵犯隐私等问题。书里用了很多实际的例子,来讨论如何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不损害消费者的权益,以及如何建立一个负责任的行销体系。这让我意识到,一个成功的行销,不仅仅是技巧的娴熟,更是一种长远的、负责任的态度。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行销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成熟了,不再只关注眼前的得失,而是能从更长远、更道德的维度去看待行销工作。这本书真的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指引我前进的道路。
评分**《行销管理(第四版)》在产品和定价策略这块的内容,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 过去我对“产品”的理解,可能停留在“有什么卖什么”的阶段,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详细地讲解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产品会突然爆红,又为什么有些产品会逐渐走向衰退。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如何通过产品组合管理,以及如何利用创新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服务产品化”和“体验经济”的讨论,这在如今的台湾市场尤为重要,很多传统产业都在往这个方向转型。而定价策略部分,更是让我眼界大开。过去我可能只知道成本加成或者竞争导向定价,但这本书介绍了各种更精细、更有策略性的定价方法,比如价值导向定价、动态定价,甚至还提到了如何利用心理学原理来影响消费者的定价感知。我记得书里举的一个例子,是关于某知名连锁咖啡店如何通过不同的套餐组合和附加服务来实现差异化定价,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很多定价策略,背后都有如此深厚的理论支撑。这本书让我学会了从更宏观、更系统的角度去看待产品和定价,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将它们融入整个行销策略中去考量。
评分**我真的是被《行销管理(第四版)》里关于品牌策略的那几个章节给深深震撼到了!** 以前我总觉得品牌就是logo、就是广告语,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品牌远不止于此,它是一种情感连接,一种消费者对企业提供的价值的整体感知。书里讲到如何建立品牌定位,如何管理品牌形象,以及如何通过一系列的品牌延伸策略,让一个强大的品牌能够渗透到更多的产品线和服务中去,这简直太有启发性了!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它用了好几个篇幅来分析一些国际知名品牌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忠诚度极高的用户群体的,比如苹果公司,书里详细剖析了它如何通过产品设计、用户体验、社群营销等多个维度,将“创新”和“品质”深深地烙印在消费者心中。作为在台湾生活的人,我们身边不乏许多成功的本土品牌,而这本书提供的分析框架,让我能重新审视这些品牌,理解它们成功的深层原因。不再是简单的“卖得好”,而是背后有一套精心设计的品牌逻辑。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打造一个有生命力的品牌”有了全新的理解,也意识到品牌经营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它需要策略、执行,更需要持续的投入和创新,这对我日后在工作中的品牌思考,绝对是受益无穷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