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華文女作傢論

當代華文女作傢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以七位當代華文女性作傢為主軸做寫作研究的探討。

  《當代華文女作傢論》研究七位女作傢,鬍品清(1921-2006)、陳若曦(1938-)、季季(1945-)、龍應颱(1952-)、平路(1953-)、蘇偉貞(1954-)及陳燁(1959-2012)。分彆探索她們的文字深層,其中最關注的主題是什麼?為何齣現這些主題?以及從最初到後期的寫作主軸變化。

作者簡介

張雪媃

  1982年國立政治大學中文係畢業,赴美。1984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東亞係中文碩士、1993年獲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學係中國文學博士。在美先後任哈佛大學東亞係中國語言講師及紐約州立大學東亞係助理教授。2001年迴颱,任教世新大學中國文學係。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前言

鬍品清寫水晶球世界
歸:陳若曦遍尋桃花源
讀六O年代的季季
凝視龍應颱:野火到大江大海
逃亡密碼:平路寫解構遊戲
蘇偉貞寫藍灰色北京邊緣人
陳燁虛擬颱灣傢族演義

圖書序言

這近30年的投入和寫作,龍應颱其實不斷的改變,隨著颱灣政治文化景觀的不同,她一直不斷思索,不斷提齣新的觀察。具體的說,她在八〇年代批判威權統治,提倡獨立思考,以西方的民主生活模式,反觀颱灣的社會現狀。1987年解嚴,颱灣經曆翻天覆地的變化。九〇年代,龍應颱除瞭寫齣她個人生養小孩的為人母經驗,比方1994年的《孩子你慢慢來》,她在德國持續觀察颱灣民主。1999年,龍應颱迴颱擔任颱北市文化局長,2003年赴香港,之後在颱港兩地教學。

這期間,她早期的野火漸漸變成一種對現實的極度不安,看著颱灣版民主的相貌,開始轉嚮另一種思考。

龍應颱在1994年《看世紀末嚮你走來》一書的序文裏,提齣西德人沒有經曆共産主義,卻經曆希特勒烏托邦帝國的噩夢,因此拒絕任何信仰的誘惑。她反問,颱灣人呢?這裏,她似乎暗示,颱灣人經曆威權統治的愚民政策,更應該小心,不再受任何政治濛騙,任何形式的烏托邦,都令人膽寒。(龍應颱,1994:15)她說:「二十世紀的人類眼睜睜看著種種烏托邦的興建──納粹帝國、共産世界、宗教原教主義、民族主義──每一個崇高的理想都變質墮落為滿嘴血腥的怪物。

人的混沌一開竅,就不可復得。」(龍應颱,1994:17)
颱灣必須拒絕政治激情,那麼,應往哪裏走呢?義憤激昂的野火,蔓延成奇異的颱灣政治舞颱,李登輝時代「新颱灣人」的觀念,1996年的颱海危機,2000年總統大選的國民黨敗選,經曆2000到2008的8年民進黨執政,在2009年,龍應颱卻以同樣澎湃的氣勢,引來大江大海,澆熄這蔓延颱灣的野火。最初點燃質疑威權火種的龍應颱,卻以中華民國建國百年的立場,寫齣瞭1949國民黨從中國大陸一路來到颱灣的人群大河,苦難的壯烈交響樂。以大江大海,淹蓋颱灣島的悲情小溪。

龍應颱早年宣揚建立「颱灣意識」,整理颱灣自己的曆史。當颱灣急於宣稱海洋國傢,建立颱灣意識和颱灣曆史時,龍應颱給亂象叢生的颱灣政壇一帖藥劑,就是中國傳統文化。龍應颱起初看似拆解國民黨的政治謊言,要建構一個大傢可以安身立命的颱灣小鎮,如今,她背離這個小鎮,或者說,盡管她一貫熱愛關懷社會底層卑微的「人」,她仍脫不齣她的命運,那就是,無傢。龍應颱擁抱的仍舊是國民黨流亡政府來颱人潮。

她可能並不自覺,她以為自己為颱灣弱勢發聲瞭,但是,她的核心精神從未改變,那就是大中國主義。正如劉名峰教授精闢指齣:「她認同的我群是中國」,(劉名峰,2009:240)在她看來,黨外的颱灣認同是「特定意識形態」,並以「某個政治結構」為目的;相對的,中國認同不是「特定的」意識形態,而具「普遍性」的價值係統。(劉名峰,2009:240-241)龍應颱代錶瞭許多失根的中國人,他們不屬於中國大陸,也不願意或無法真正融入颱灣;他們不認同中國共産黨,也輕視颱灣民進黨,他的文化優越感帶有先天滄桑。他被迫流浪,也習慣流浪,僅有的,是以文字詮釋曆史,為自己正身。1985年反威權框架的野火龍應颱,到瞭21世紀初,卻把中國文化當作一個靈魂休憩的園地,悠遊其中。龍應颱走入的竟然是中國文化的天河,近一百年前,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就已經批判改造瞭的古老框架。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