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华文女作家论

当代华文女作家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以七位当代华文女性作家为主轴做写作研究的探讨。

  《当代华文女作家论》研究七位女作家,胡品清(1921-2006)、陈若曦(1938-)、季季(1945-)、龙应台(1952-)、平路(1953-)、苏伟贞(1954-)及陈烨(1959-2012)。分别探索她们的文字深层,其中最关注的主题是什么?为何出现这些主题?以及从最初到后期的写作主轴变化。

作者简介

张雪媃

  1982年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系毕业,赴美。1984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东亚系中文硕士、1993年获威斯康辛大学东亚语言及文学系中国文学博士。在美先后任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语言讲师及纽约州立大学东亚系助理教授。2001年回台,任教世新大学中国文学系。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前言

胡品清写水晶球世界
归:陈若曦遍寻桃花源
读六O年代的季季
凝视龙应台:野火到大江大海
逃亡密码:平路写解构游戏
苏伟贞写蓝灰色北京边缘人
陈烨虚拟台湾家族演义

图书序言

这近30年的投入和写作,龙应台其实不断的改变,随着台湾政治文化景观的不同,她一直不断思索,不断提出新的观察。具体的说,她在八〇年代批判威权统治,提倡独立思考,以西方的民主生活模式,反观台湾的社会现状。1987年解严,台湾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九〇年代,龙应台除了写出她个人生养小孩的为人母经验,比方1994年的《孩子你慢慢来》,她在德国持续观察台湾民主。1999年,龙应台回台担任台北市文化局长,2003年赴香港,之后在台港两地教学。

这期间,她早期的野火渐渐变成一种对现实的极度不安,看着台湾版民主的相貌,开始转向另一种思考。

龙应台在1994年《看世纪末向你走来》一书的序文里,提出西德人没有经历共产主义,却经历希特勒乌托邦帝国的噩梦,因此拒绝任何信仰的诱惑。她反问,台湾人呢?这里,她似乎暗示,台湾人经历威权统治的愚民政策,更应该小心,不再受任何政治蒙骗,任何形式的乌托邦,都令人胆寒。(龙应台,1994:15)她说:「二十世纪的人类眼睁睁看着种种乌托邦的兴建──纳粹帝国、共产世界、宗教原教主义、民族主义──每一个崇高的理想都变质堕落为满嘴血腥的怪物。

人的混沌一开窍,就不可复得。」(龙应台,1994:17)
台湾必须拒绝政治激情,那么,应往哪里走呢?义愤激昂的野火,蔓延成奇异的台湾政治舞台,李登辉时代「新台湾人」的观念,1996年的台海危机,2000年总统大选的国民党败选,经历2000到2008的8年民进党执政,在2009年,龙应台却以同样澎湃的气势,引来大江大海,浇熄这蔓延台湾的野火。最初点燃质疑威权火种的龙应台,却以中华民国建国百年的立场,写出了1949国民党从中国大陆一路来到台湾的人群大河,苦难的壮烈交响乐。以大江大海,淹盖台湾岛的悲情小溪。

龙应台早年宣扬建立「台湾意识」,整理台湾自己的历史。当台湾急于宣称海洋国家,建立台湾意识和台湾历史时,龙应台给乱象丛生的台湾政坛一帖药剂,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龙应台起初看似拆解国民党的政治谎言,要建构一个大家可以安身立命的台湾小镇,如今,她背离这个小镇,或者说,尽管她一贯热爱关怀社会底层卑微的「人」,她仍脱不出她的命运,那就是,无家。龙应台拥抱的仍旧是国民党流亡政府来台人潮。

她可能并不自觉,她以为自己为台湾弱势发声了,但是,她的核心精神从未改变,那就是大中国主义。正如刘名峰教授精辟指出:「她认同的我群是中国」,(刘名峰,2009:240)在她看来,党外的台湾认同是「特定意识形态」,并以「某个政治结构」为目的;相对的,中国认同不是「特定的」意识形态,而具「普遍性」的价值系统。(刘名峰,2009:240-241)龙应台代表了许多失根的中国人,他们不属于中国大陆,也不愿意或无法真正融入台湾;他们不认同中国共产党,也轻视台湾民进党,他的文化优越感带有先天沧桑。他被迫流浪,也习惯流浪,仅有的,是以文字诠释历史,为自己正身。1985年反威权框架的野火龙应台,到了21世纪初,却把中国文化当作一个灵魂休憩的园地,悠游其中。龙应台走入的竟然是中国文化的天河,近一百年前,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就已经批判改造了的古老框架。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