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郑愁予:郑愁予诗学论集》,蒐集近五十年(1967-2013)论述郑愁予诗作之重要论文七十余篇,分为四部。第一部《〈错误〉的惊喜》是郑先生名闻遐迩、震动华人世界之名诗〈错误〉的品鑑与赏读,横看侧视,峰岭尽露,尚有隐藏于云雾霜雪之外者,犹待多窍之心灵随时神驰。第二部《无常的觉知》则为诗人诗作之所以兴的最初动心处的探寻,对于生命情怀与语言经营,总在无常的觉知下多所儆醒,既然中外古今世事无常,诗篇论作触须所及,还有算沙之余、云外之思可以骋骛,可以赓续思索与触悟。第三部《愁予的传奇》与第四部《衣钵的传递》收入系统性学术论述,运用古典诗学与西洋主义流派,兼具感性与理性,在情意与情义之间出入,在游世与济世之间优游,在意识与意韵之间吐纳,既有今日郑氏传奇之细部描绘,复有明日衣钵传递之重大期许,《传奇郑愁予:郑愁予诗学论集》于焉灿然完备。
编着者简介
萧萧
台湾彰化人,祖籍福建漳州南靖书洋。辅仁大学国文系毕业,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现任明道大学中国文学学系讲座教授「台湾诗学季刊社」社长、台湾「年度诗选」编委。
白灵
白灵,祖籍福建惠安,生于台北万华,现任台北科技大学副教授。年度诗选编委,曾任台湾诗学季刊主编五年,作品曾获中山文艺奖等十余项。创办「诗的声光」,推广诗的另类展演型式。
罗文玲
东海大学中国文学博士,现为明道大学国学所所长。专长为文学史、佛教文学、文学理论,着有《文学与人生》、《六朝僧侣诗歌研究》、《南朝文学与佛教关系之研究》、《苏曼殊文学研究》、《唐代诗赋与佛教关系之研究》等书,近四年来举办过翁闹、周梦蝶、管管、张默、王鼎钧、萧萧、隐地等诗人之学术研讨会。
说实话,我之前对郑愁予先生的了解不算太深,只知道他是享有盛誉的诗人,但具体他的诗歌风格和思想体系,我一直处于一种模糊的认知状态。这次偶然看到这本书,被它“传奇郑愁予”这个名字深深吸引,觉得这或许是一个深入了解这位大师的绝佳机会。我猜想,这本书一定不仅仅是诗歌的简单堆砌,更可能包含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甚至是人生哲学。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触碰到他诗歌背后那颗敏感而又博大的心灵,去理解他为何能够写出如此动人的篇章。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郑愁予诗歌的大门,让我能够真正欣赏到他诗歌的精妙之处,甚至能够从中汲取一些创作的灵感。
评分作为一个对文学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我总是喜欢发掘那些能够代表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精神的作品。郑愁予先生的诗歌,在我看来,无疑承载着这样的分量。这本书的书名“传奇郑愁予”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感,让我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博学的向导,带领我走进郑愁予先生的诗歌殿堂,去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去感受他创作的时代背景,去体会他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力量。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让我对“诗学”这个概念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理解一个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是如何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跨越时空、打动人心的作品抱有敬意。郑愁予先生的诗歌,就是这样一种力量。这本书的书名,特别是“愁予的传奇”这部分,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诗歌选集,更是一部关于诗人传奇人生的传记。我猜测,这本书会用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讲述郑愁予先生的诗歌创作历程,以及他在文学道路上所经历的种种。我期待着能够从中了解他诗歌的创作灵感来源,他如何看待诗歌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他对于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贡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种全面的、深刻的认识,让我不再仅仅是他的读者,而是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他作为一个诗人的灵魂。
评分我真的太爱郑愁予先生的诗了!每次读他的诗,都像走进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迷宫,每一句都蕴含着无尽的深意。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带着一种古朴而又神秘的韵味,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探索郑愁予先生那传奇般的诗歌世界。他的诗歌,不是那种浅显易懂的白话,而是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和意象,每一次阅读都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我尤其喜欢他笔下那种漂泊不定、渴望自由的意境,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这本书的装帧也做得非常精美,拿在手里就觉得分量十足,充满了艺术感。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体会郑愁予先生诗歌的魅力,去感受他所创造的那个独一无二的文学宇宙。我听说这本书收录了许多珍贵的诗歌和评论,相信一定能让我对郑愁予先生的诗学有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我一直对诗歌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尤其是那些能够触动灵魂、引发思考的诗歌。郑愁予先生的名字,在我心中一直represent着一种高度和一种难以企及的境界。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喜欢那种可以反复咀嚼,每一次都能品出不同味道的诗歌。我猜测,这本书会带领我走进一个更加宏大和深刻的诗歌世界,让我理解郑愁予先生是如何将他的情感、他的观察、他的思考,凝聚成一句句精炼而又充满力量的诗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诗歌创作的理论性分析,让我不仅仅停留在感性的欣赏层面,更能从理性的角度去剖析和理解诗歌的魅力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