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青简史:中国当代新诗的阅读与想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
简体网页||
繁体网页
著者
出版者 出版社:秀威资讯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3/03/13
语言 语言:繁体中文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0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写作如同刺青。本书通过对孙文波、翟永明、柏桦、海子、张枣、多多、王小妮、陆忆敏、吉狄马加、西渡等中国当代诗人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探究其中肉身与书写间的关系,想像两者在不同诗学情调中耦合生成的多种写作姿势,并力图以作者独到的阅读姿势,开展多元诗歌批评的崭新可能性。
本书收录了12篇关于中国当代新诗的研究笔记,作者採用文本细读的方式,以中国当代诗界极具影响力或笔锋鲜明的诗人作品为谈论对象,论及孙文波、翟永明、刀、柏桦、海子、张枣、多多、王小妮、陆忆敏、吉狄马加、西渡等中国当代诗人,尝试在别具一格的阅读与想像中为读者提供一种新的形式指引。
对这种可能性的憧憬和激情,让本书拒绝成为一个名词,因为它并非握有命名权的诗歌史,尽管书名中赫然印着「简史」二字;它也拒绝成为一个动词,因为它不具备改造世界的宏伟志向,哪怕是对阅读世界的零敲碎打;它不是一个形容词,因为中国当下的诗歌批评界贫困得只剩下它们了;它也不是一个感叹词,抒情已经叛逃了诗歌,如今这个世界到处都是抒情,唯独在抒情中没有。
作者对诗歌批评总体姿势的幻想,让本书最终成为一个介词,它本身言之无物,隐约指引着一种未来阅读的方向,猜测一种写作的可能趋势。在对肉身性与书写性之间关系的反覆推敲中,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亦可被读成一部「刺青简史」。
本书特色
1. 严选当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作品,并以文本细读方式,提出创新的评论角度。
2. 作者旁征左引援用民族神话、符号学、语言哲学、中西洋哲学、心理学等学门观点来解读诗歌文本,具有研究初探之启发性和切入点的想像力,能导引出新的文本研究观点,建构概略性的研究基础。
作者简介
张光昕
男,1983年冬生于中国吉林省蛟河市,现为中国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博士。着有《西北偏北之诗--昌耀诗歌研究》。
著者信息
刺青简史:中国当代新诗的阅读与想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诗歌摆-孙文波论
假动作的精神分析-翟永明诗歌务虚笔记
刀可道-《时间里面的刀》阅读札记
猫科壁虎-柏桦诗歌片论
在一切麦田之上-海子诗歌漫议
茨娃密码-张枣诗歌的微观分析
「多少代人的耕耘在傍晚结束」-论多多诗歌中的抒情革命
米与盐:家庭诗学的两极-以王小妮为中心
刺青简史-论陆忆敏诗歌的语言质地
山地诗学的诞生-论吉狄马加的秩序观
肖像.游移.风湿病-西渡论
《剃须刀》审美教育小札
后记
图书序言
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曾经说过:「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哲学完全取决于他是什么样的人。」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说,一个诗人写出什么样的诗很可能也端赖于他的为人。不知是受到孙文波本人形象先入为主的影响,还是为他诗歌内部自行生成的语言气息所着迷,我总是禁不住推想,那些所有出自孙文波笔下的文字,似乎都天然勾画出一个粗壮、踌躇的中年男子的所有身体特征:黝黑的皮肤、宽阔的脸膛、紧锁的眉头、凝重的表情……在这幅画面的提示下,我们更容易接受如下建议:他的诗似乎更适宜用一种沙哑、低沉、缓慢的语调来朗诵,最好是由孙文波本人来读。尽管中国素来不缺乏吟诗颂文的行家里手,他们热情地制造出了符合各种权力要求的黄钟大吕和声音贡品,并伴之以或激昂或温柔的语调,但归根结底,一个人只能操持一种语调来表达或交流,并且这也是世间独一无二的语调,一个人的专属语调。诗人孙文波沙哑、低沉、缓慢的语调,直接制造了他的诗歌在读者心中沙哑、低沉、缓慢的声学印象。这些作品交给他本人来朗读,便直接传递出一种原生态的语言魔力,就像他的诗歌自己甦醒过来,长出了嘴巴,发出了声音。在这里,并非诗人通过诗歌说话,而是诗歌委託诗人在说话。
20世纪的思想圣贤们对语言启示录般地再发现,让越来越多的诗人感受到自己发音的艰难,这种普遍的言说困境,直接道出的是人类在20世纪―这个灾变的年月―里的生存困境。这一窘困的细菌,像猩红热一样迅速地蔓延进人类的心灵世界,引发了诗歌―这一人类精神的发音部门―严重的声音病变,让走调、哮喘、呻吟、含混、嘶喊、喑哑、窒息等声学症候,成为时代乐章里的主声部,让波德赖尔(Charles Baudelaire)、兰波(Arthur Rimbaud)、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庞德(Ezra Pound)、艾略特(T.S. Eliot)、米沃什(Czeslaw Milosz)、曼德尔施塔姆(Osip Mandelstam)等诗人,成了这个病态世纪精神荒原上的招魂术士和发音英雄。这种声音病变塑造了整个20世纪的诗歌风貌,它在空气中散佈着消极、迷惘和绝望的消息,像是远方的神指派诗人们捎来了难懂的预言。
如果将漫长的20世纪精神气候的风云变幻,在当代中国找到某一个与之心有灵犀的人文风景,很多人愿意选择上世纪的80和90年代,这种投射和凝缩,在诗歌写作上表现得尤为引人注目。单从语调这一维度来考察,以1989年为分界线,整体的汉语诗歌写作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变化趋势,即由独步80年代的「高音量」,以及包裹在其中的理想主义的历史感和深刻性,转变为90年代特有的「日常化音量」,以及渗透其中的现实主义的嘈杂性和平面化。这种转变,好像一架钟摆从一端迅速地滑向另一端,摆锤在摆动途中重重地击碎了兴建于80年代的集体理想主义宫殿,将它零散的碎片以「个人写作」的形式洒落在90年代一极的现实土壤里。孙文波在90年代的诗歌写作,就好比一个勤劳而细心的樵夫,在理性主义宫殿轰然坍塌之后,埋头捡拾他视野中的「现实主义柴薪」。2001年,柴筐积满,人民文学出版社「蓝星诗库」出版了《孙文波的诗》,收集了诗人从1988年到2001年的大部分诗作。有心的读者会发现,这部诗集既是一筐「现实主义柴薪」,又是一块「理想主义碎片」,就像钟摆往返于这两极之间,他以诗歌写作的方式点燃了「现实主义柴薪」,希图重新熔铸那一块块「理想主义碎片」。
孙文波的诗歌在气质上具有樵夫一般的执着、倔强和持重,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一代诗人有一代诗人的任务,我们这一代诗人的任务,就是要在拒绝『诗意』的词语中找到并给予它们『诗意』。」如此看来,我们就更加能够理解孙文波操着四川人的椒盐普通话,用他中年人的沙哑、低沉和缓慢的语调,朗诵诗歌时异常专注的表情。国内有评论者将以上孙文波的诸多特征饶有趣味地概括为一种「笨拙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孙文波『笨拙』的诗篇既配得上我们这个艰难的时代,与我们的时代有着及物的上下文关系,也稍微纠正了甚至是打击了我们这个表面的、肤浅的伪浪漫主义时代的嚣张气焰。孙文波质朴的诗句表明了:一个时代可以肤浅、可以平庸、可以浮华,构成一个时代的肤浅、平庸和浮华的原因却并不肤浅。任何一个浮华的伪浪漫主义时代里的生活,都不会因为表面的『盛世繁华』降低艰难度,而任何艰难的生活无疑都是沉重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深刻的。」
孙文波的「笨拙」或许正暗示了我们在这个时代里发音的「笨拙」,是这个时代里的人类大家庭生存的「笨拙」。现实生活从来都是复杂艰难的,诗人面对现实生活的发音,也充满了欲说还休的失落感和荒谬感。更多的时候,诗人只能透过空气,面对着内心里滴答作响的钟摆发呆或自言自语,在喧哗的时代里「相看两不厌」、「独坐敬亭山」。只有这样的诗人才称得上是现实生活清醒的观察者,才具有「稳稳站立」的充足理由。在孙文波的作品深处彷彿深藏着这样一座钟,它的钟摆在两极间来回摆动,简单,笨拙,不知疲倦。它具有「稳稳站立」的底气,就好像一架摆在老屋案几上多年来定时上弦、定时报时的旧式座钟,以及它所目睹、记录和指引的一切时代生活。
图书试读
None
刺青简史:中国当代新诗的阅读与想像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刺青简史:中国当代新诗的阅读与想像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刺青简史:中国当代新诗的阅读与想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刺青简史:中国当代新诗的阅读与想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