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时空的汉法文化对话(上):影响与转译

跨时空的汉法文化对话(上):影响与转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汉法文化交流
  • 文化比较
  • 跨文化研究
  • 文学翻译
  • 思想史
  • 文化影响
  • 中法关系
  • 文化转译
  • 比较文学
  • 文化传播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收录「汉法文化对话」国际研讨会之文章共16篇,依照写作语言和内容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影响与转译」以中文写作,旨在讨论中法两国作家或作品彼此之间的影响,以及法国文学作品的中译问题;下册「差异与传承」以法文书写,主要研究汉法思想、语言、文化的异同与传承问题。因为来自不同学门和研究领域学者的参与,本专书讨论内容得以丰富而多样,共触及汉法文学、社会、文化、哲学和翻译等议题。每位学者皆于其中贡献个人研究心得和所学所知,为「汉法文化」交流开启更多、更广的研究面向以及对话管道。

主编简介

林志芸

  国立中央大学法文系毕业,巴黎索邦大学(Universite Paris-Sorbonne)法国文学学士、硕士、博士,曾任中央大学法文系系主任(2008-2011),现任中央大学法文系副教授。专长领域为法国古典小说、法国经典文学翻译、法文文法,译有《曼侬》、《屋顶上的骑兵》、《马里伏剧作精选》等。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序 5
.「在消失的远方,寻觅孪生心灵的回应……」──胡品清与诺艾依夫人的抒情诗比较研究 林德祐 9
.社会、历史和语言:赖和的〈一桿「称仔」〉与法朗士的〈克拉格比〉 盛铠、许绮玲 39
.从《人间喜剧》到《红楼梦》- 虚幻下的写实 甘佳平 65
.阿铎:戏剧、身体、中国想像与文化混杂 翁振盛 101
.法国华裔之跨界对话:析论《天一言》、《生命二重奏》的「永恆」主题 张□卉 133
.翻译马里伏戏剧中的文字游戏-以La Double Inconstance  和Le Jeu de l’amour et du hasard 为例 林志芸 159
.汉法筵席饮酒礼俗差异 蔡倩玟 181

图书序言

  为庆祝中大法文系成立三十週年,我们于2010年10月8~9日举办「汉法文化对话」国际研讨会,大会使用语言为中、法文。

  本系原于研讨会公告中订定讨论「传统与现代」、「父源与母源之文化遗产传承」、「当代文化与传统习俗」、「节庆与日常性」、「同一、异化、变异」、「翻译、转移、迁徙」、「可理解与不可理解」等七大子题,后来本系「研究发展委员会」委员与主办人共同开会,依照审查录用的26篇文章之主题重新编列分组,共开启研讨会当天(一)对话与影响(dialogue et influence)、(二)文化遗产(patrimoine)、(三)同一、异化、差异(identite, alienation, alterite)、(四)翻译(traduction)、(五)传承、转移和迁徙(transmission et migration)等五组对话主轴。

  本书《跨时空的汉法文化对话》(Dialogues transculturels franco-chinois)收录研讨会部分文章共16篇,依照写作语言和内容分为上下两册。

  上册《影响与转译》(Influence et traduction)以中文写作,旨在讨论中法两国作家或作品彼此之间的影响,以及法国文学作品的中译问题:林德祐论述台湾与法国女性诗学中以书写重塑价值系统的企图;盛铠和许绮玲阐明〈一桿「称仔」〉与〈克拉格比〉在叙事处理上的差别以及两文作者之文学观和社会观;甘佳平以虚、实及社会政治等问题比较《人间喜剧》和《红楼梦》两部东西方小说;翁振盛尝试理解阿铎如何吸收转化东方戏剧、哲学和医学,从而构思一套新的身体理论,实践理想的「完全剧场」;张.卉探讨程抱一的《天一言》和侯锦郎的画册《生命二重奏》中轮回、死亡、永恆和身分认同等议题;林志芸研究马里伏「重复对话者的台词」技巧中的文字游戏之翻译问题;蔡倩玟则比较汉法正式餐宴中饮酒礼仪与酒餚搭配情形。

  下册《差异与传承》(Alterite et transmission)以法文书写,主要研究汉法思想、语言、文化的异同与传承问题:Sylvain Menant析论孟德斯鸠对中法两国制度和法律之对等比较,以及其论述对今日法国体制之影响;Genevieve Artigas-Menant检视夏勒及伏尔泰的作品,阐释启蒙思想里不同面相的「中国神话」之表现;Paul Perron描述魁北克小说书写与历史文献之间的紧密关连性,讨论两者间彼此相互交错的关系;辛忆卿指出谢阁兰与中国在思想和情感方面的交会;徐慧韵以中、法谚语流通的意象之相似性和语义上的关联性呈现两种文化在意义流通介面上的微妙对应;廖润珮探讨谢阁兰针对文化相异性所提出之议题;Jean-Yves Hertebise透过中法双方对彼此的眼光,阐述中法文化对话的可能性和条件;洪藤月探究Proust的母亲 Madame Jeanne Proust对他的作家生涯之影响;李招莹则由贝尔单与北京传教士的书信往返集了解其文化艺术政策。

  因为来自不同学门和研究领域学者的参与,本专书讨论内容得以丰富而多样,共触及汉法文学、社会、文化、哲学和翻译等议题。每位学者皆于其中贡献个人研究心得和所学所知,为「汉法文化」交流开启更多、更广的研究面向。未来可延续推动的研究议题有:翻译研究(文化和语言差异所衍生的翻译问题、法国文学经典译注)、中法比较文学研究(法国文学对华人作家之影响、中国思想对法国作家之影响、中法文学对话)、文化差异研究(中法文化、民俗对话与比较)。我们期待本书的出版,能有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往后国内各领域的「汉法文化」研究学者开启更多的研究议题和对话管道。

  最后,我们衷心感谢各方研究「汉法文化」议题的学者参与,也感谢中大法文系系办助理林蔚芷小姐于行政方面诸多的协助,让大家的心血结晶得以出版,与学界朋友分享。

林志芸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