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11月6日性交易管理新制正式施行,本书特从台湾娼妓发展沧桑史的回顾,及各国制度的简介,刺激现代人权理念下绝对道德的反省;再从修法过程呈现改革的完整图貌,并解析其法制意涵与运用,指引未来发展模式。希望能有助于对性工作者谋生需求而无碍于公共利益的认识,将化外乱象,循序渐进内化为有规范的生活纹理。可作为警察执法实务及公共行政、法律、社政、历史等学术研究的参考,对地方政府相关政策的规划,也饶具启发性。
作者简介
刘文仕
【现职】
内政部参事兼法规委员会执行秘书
【学历】
中国文化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法学博士
政治大学法律学系学士
代序:一种爱鱼心各异
<随想篇>
壹、危机惊爆730
一、情色危机∕1
二、娼妓印象∕4
三、公平的思辨∕12
四、自由的平衡∕16
<历史篇>
贰、台湾一页「娼丧」史
一、「伎」与「妓」的概念意涵∕21
二、台湾娼妓文化的源起与流变∕24
三、存废之间的矛盾情结∕33
四、花摧柳折日日春∕37
五、法制换轨政策不变∕44
六、可怜恋花再会吧∕50
<民意篇>
参、摆盪在存废两极之间
一、两条没有交集的平行线∕57
二、弔诡的民意∕62
三、问题还是问题∕65
<司法篇>
肆、释字666:契机、危机或转机
一、司法的反思与论辩∕69
二、公正裁判或时机误判∕82
<政策篇>
伍、行政体系的回应与挑战
一、欲迎还拒∕89
二、摸索犹豫∕94
三、正面交锋∕96
四、碰触回缩∕102
五、政策定调∕106
<法制篇>
陆、性交易管理新制的法学思辨
一、哲学基础∕113
二、宪法原理探微∕118
三、立法体例∕127
柒、社维法相关条文逐条解析
一、一般管制原则∕129
二、适度开放∕143
三、有效管理∕147
四、打击犯罪∕158
五、维护人权∕159
捌、台湾性交易管理模式的发展
一、各国制度总结∕161
二、台湾管理模式的可能选择∕164
参考文献∕171
代序
一种爱鱼心各异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白居易
华灯初上,两排郁郁苍苍的大树,如同捍卫礼教文明的禁卫军,从繁华的市中心,一路延伸到漆静的郊区,路的一端尽头少了鼎沸的人声与喧嚣的车吼,却多了几分诡秘的气氛。这里的大楼「商家」都已打烊熄灯,边侧大楼穿堂却还有四、五间店面,或透漏着幽暗的粉红灯晕,或窜绕着令人眼眩的七彩火蛇。晕红的一边,门口挂着「按摩」的看板,歪歪斜斜坐着几个打扮妖治俗艳的女人;七彩的一边,聚集几个类庞克型男子,各个异色的眼神,让人格外焦躁不安。
一座国际连锁经营的X星级饭店很不协调地兀自矗立在大楼对街,饭店大厅前接壤着广场,往下走几个台阶,是约莫6米宽的人行道;人行道的边缘,井然有序地佈放着长方体的砌石花台,植栽着矮灌木;花台旁靠近马路的一侧砌着长凳,在灌木欉与路树间自然形成不易被干扰的模煳空间。
绿荫大道转向饭店的左侧,向上缓坡,沿路错落着高级住宅区;饭店右边是一条通向植物园的长巷,在夜间显得几分幽深静谧。饭店右前方近邻大道与长巷的转角处,凸起了一个路缘界石。坐在那里,是绝佳的「观景」位置。
长巷离大道约莫150公尺处,两位穿着年轻俏丽,妆扮入时,应该还是大学生模样的少女,小步徘回着,时而踱步着,其中一个信手点燃一根菸,略显不自在的吸啜了起来;另外一个则神情紧绷地东张西望。
那个地方没有公车站牌,也没有计程车招唿标示;从她们隐约可辨的神情,完全嗅不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娇羞雀喜;更确切的说,那里根本就不是情人约会见面的好地点。不一会,来了一部高级箱型车,车上下来两个大汉,显然不相认识的四个人彼此比划了片刻,两个女子就在大汉的才扶下,半推半就地上了车。随着车后灯的逐渐远去,长巷又恢复了原来的寂寥静谧。
结束长巷内的窥探,若有所思、似有所悟地把目光转向右前方的人行道。
几个形貌不扬、举止猥琐的中年男女,正用秃鹰「捡尸」般的眼光,贪婪的搜寻着往来的行人,獐头鼠目的样子,着实令人生厌。只要看到落单的男子,几个男女便会暧昧地欺身过去。有些人不予理会地快步回避过去,有些会挥挥手示意拒绝,甚至毫不客气地怒目驱赶。碰到这样的反应,「捡尸者」就会识趣地转身另觅猎物;如果对方态度稍微犹豫,他们就会像苍蝇一般,纠缠不放。不过,也许是与某种「无形力量」彼此的默契吧?饭店前广场的二、三层跨阶,对捡尸者来说,就好像是楚河汉界一般,只要行人走上跨阶,捡尸者就放弃跟追,绝不越雷池一步。
约莫半个时辰吧,同样的戏码就重复演了十几回。倒是也有二、三回,路上行人也好奇地驻足与捡尸者对话,捡尸者从手提袋里掏出一些纸张,嘟哝半响,也许达成某种共识吧?捡尸者满足地用邪淫的嘴脸,也扯也领地带着行人快步离去。
不同于人行道上的动态剧码,当目光投射到大树与矮灌木间的一排长凳,只见三个女子静静地、背向人行道,有间距地分别坐在不同的长凳上。从肤色、形貌上研判,其中有两个应该是来自东南亚国家,另一个五官并不挺美,但皮肤白皙,身材还算匀称,应该是来自华人社会。
两个似乎也是来自东南亚的男子,分别趋前坐在东南亚女子的身旁,试探式地攀谈起来,女子一开始似乎不想搭理,谈着谈着,倒也几分热络,他∕她们什么时候离开的?没去留意。总而言之,十来个一米长的花台前,最后就只剩下那位装扮「特别」的华裔女子,无聊地燃了根菸。
说「特别」,是因为不知道要如何描述她,衣着材质应该都是廉价的地摊货,脚登细绳凉鞋,一只斜背大布袋,紧身热裤,半透明、低胸的棉质T恤,虽然双峰唿之欲出,但说是「暴露」倒也还不至于;因为相较于市中心那些大胆「展示」自我的年轻美眉们,这样的「程度」其实算是保守的。从化妆看来,比起菜市场的一些妇女,如果说有什么不同,大概就是眉毛与嘴唇稍微多涂了几笔,至于是败笔?还是神来之笔?那就见仁见智了。
特别的,不只在于穿着打扮,更特别的是,为什么这个时候,她会坐在那里?为什么会背向人行道?她不像是在「欣赏」大道上唿啸而过的车阵;也不像是无所是事地坐在那里消磨时间,只是还称得上端淑地交叠着修长的小腿,顾盼自若地啜着菸;但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夜色渐渐深沉,东南亚女子一个一个的「消失」,她开始显得心绪不宁,眼神空洞却又不时迷离地飘向身后忽来忽往的人影。
约莫一个时辰,一位四、五十岁洋人模样的男子,贸然地一屁股就捱着她的身旁坐下来,她不自在地向右挪移了几吋。才交谈没几句,洋男冷不防地就伸手按在她的肩膀上,女子似乎很生气地瞪了洋男一眼,倏地起身意欲摆脱纠缠,洋男识趣地悻悻然离开。女子又坐了下来,继续飘移着眼神,等待下一个男人的接近……。
无法解释,这样一个谨守道德礼教的国度,一方面却能务实地容许合法的红灯区,接受政府的严格管理,一方面却又存在如此活络旺盛的街头情色活动。
我专注地用眼睛记录下这一切,用心去思索,面对人性本质,公权力是否有先天上的极限?在某些领域,政府是否应允许「有意识性作用」的法外空间?应该如何去规划、设计合理的性交易管理制度?
虽然,这不是我的本职业务,但这就是「我」,喜欢发掘问题、事象,并模拟解答于先,储存在人生的「光碟」;也许终生没有反馈的机会,也许有一天派上用场。不管如何,公共事务对我来说,无一事不关己。
本书的出版,主要是缘于规划性交易管理新制的心得与研究,当然,这要特别感谢内政部前部长江宜桦(现任行政院院长)所给予的机会与勉励,同时也要感谢前政务次长 简太郎(现任行政院副秘书长)的举荐,让我能够继消费券的发放之后,再次「临危」授命,承担起这个重要的公共议题处理方策的规划。
虽然,承命之初,有相当的信心接受挑战;但毕竟这是一个价值冲突剧烈,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烫手山芋,无论是社维法主政的警政署,或社运团体期待的性交易除罪化后的主管部门(社会司),所拟订的方案,都无法通过行政院人权小组严酷的考验,一再被退回;任何政策的提出,各界的指责、批评,更不曾停歇。
尤其,无论早自2006年行政体系对现行性交易管理政策的自发性检讨,或2009年大法官释字第666号解释确认「罚娼」条款应于二年后失效的因应研商,我一直是个局外人,并未参与相关的作业。部分媒体朋友一开始其实仍有心存观望,如联合报资深记者李顺德就曾质疑:主政单位这么长的时间都没弄出个解决方案,你身为法规主管,又如何能在短短一、两个月内创造出奇蹟?
这样的问题,倒让我想起了一部好莱坞电影《世界末日》(Armageddon),一个德州大小的行星将撞上地球,地球上所有生物都将灭亡。经太空总署(NASA)研究,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带着核弹钻个很深的洞,在行星的深处引爆,才能真正炸掉这一个大殒石,使地球生物躲过如同恐龙灭绝的命运。这项任务最后不是交给太空人或专业科学家,而是託负给由哈利史旦普(Harry Stampter,布鲁斯威利主演)领军的一群杰出的钻油井的工人。
也许我的角色就像哈利史旦普一样,我不一定具备社会工作的专业,也未必充分掌握色情行业的发展实况与全般面貌;但弱项也许正是强项,正因如此,我不会有先入为主的成见,不会有专业的傲慢,而可以更宏观的跨越本位,用心体会长官的用心、观察事件的发展、分析现象的本质、思考策略的优劣,进而选择最佳的途径,提供部长睿智决策的参考。
当然,我也要感谢所有本案专案小组的所有杰出的同仁,包括秘书室张主任文兰、法规会副执行秘书洪素慧、 陈组长秀芳、薛律师宇舜、王组长胜毅、社会司陈副司长 素春、陈科长立庚、警政署枋组长剑飞、刑事警察局傅科长美惠、营建署林专门委员世民、地政司袁专员世芬……等。
2011年11月4日社会秩序维护法的修正,标识着中央政府已承担起挑战历史的任务,公然揭去「泛道德主义」的面具,直接面对问题,翻转长久以来的政策思维,从「拒斥」走向「接受」,从「禁制」、「废除」推向「规管」。虽然,未来的发展未必如论者所称「海市蜃楼」的悲观;但我们也不至于乐观地认为,「合乎规制」的性交易场所会如雨后春笋涌现。甚至,在当代民意是尚的治理思维下,地方首长在短时间内恐怕也没有勇气去碰触这个议题,更遑论制定自治法规或规划得进行性交易的区域。
制度改革,本来就有「渐进式」(The step-by-step approach)、「一次到位」(Jump in at the deep end)及「瞬间突发」(The it’s all happening too fast)的三种途径;涉及根深蒂固国民价值转变的制度变革,先天上就内涵着公民社会持续不断的沟通与对话,绝不可能一次到位。
然而,现在没有,不表示永远不会出现。恐惧,经常只因为陌生;排斥,也往往是出于缺乏正确的理解。本书的撰写动机之一,是要从历史的纵深,让这个千百年来与人类社会共存的制度,更贴近当代国民的生活感受;并从各国的横向切面,刺激现代国际人权理念下绝对公共道德的反省;并从修法的缘起与过程,核心地呈现改革构思的完整图貌。其终极的目标,则希望透过意念的传达,能有助于国民对社会底层卑微唿唤的体会,对性工作者谋取生活需求而无碍于治安或公共环境的认识,以及对公权力根绝少数族群自然生理需求治理困境的理解,将「化外」乱象,有计画、有步骤的循序渐进地内化为有规制的生活现象。
本书不仅在回顾台湾娼妓发展的一页沧桑史,其实也在记录这一段时间,政府的危机处理过程与决策模式。最重要的是,完整呈现性交易管理新规定的法哲学基础,解析相关法制的意涵与运用,指引未来的发展模式,为台湾情色规管政策的形成过程,留下有意义的印记。
刘文仕
志于内政部法规委员会
2013年6月1日
说实话,这本书读起来有点吃力,作者的用词和论述都相当学术化,对于不熟悉法律专业知识的读者来说,可能会觉得有些晦涩难懂。不过,如果你能克服这个困难,深入阅读下去,就会发现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它并非像坊间那些通俗化的性交易议题书籍一样,停留在表面的道德批判或感性描述,而是从更深层次的法律和社会结构层面去分析问题。作者对于台湾现行法律的批判,一针见血,指出其存在的诸多漏洞和不足。例如,作者指出,台湾的《社会秩序维护法》对于性交易的处罚过于严厉,导致性工作者不敢寻求法律保护,也使得地下性交易更加猖獗。作者建议,应该修改相关法律,将性交易从犯罪行为中除罪化,并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性工作者的权益。这种观点虽然具有争议性,但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对于性交易议题的讨论,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理性分析,而非简单的道德指责。
评分读完这本关于性交易议题的书,内心百感交集。台湾社会对于性工作者的议论,总是夹杂着道德批判、法律制裁与社会边缘化。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试图跳脱出传统的善恶二元对立,从更细致的法律和社会结构层面去剖析这个问题。作者并非简单地为性工作者辩护,也不是一味地谴责性交易,而是冷静地分析了现行法律的漏洞与不足,以及这些漏洞如何影响了性工作者的权益和安全。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管理”概念的重新审视,以往我们总是习惯用“打击”来应对性交易,但作者指出,完全禁止往往只会将产业推向地下,让性工作者更加暴露在危险之中。更有效的策略或许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性工作者的劳动权益、健康检查,以及提供她们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询。当然,这并不代表对性交易的认可,而是承认其客观存在,并试图在现有社会框架下,最大程度地降低其负面影响。这本书引发了我对自身价值观的思考,也让我意识到,对于性交易议题的讨论,需要更多的同理心和理性分析,而非简单的道德指责。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打破了以往对于性交易议题的刻板印象。我们总是习惯将性工作者视为社会边缘人,将性交易视为道德败坏的象征。但作者却试图从性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她们的处境和需求。作者指出,很多性工作者并非出于自愿选择这条道路,而是迫于生计或其他原因。她们同样拥有尊严和权利,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保护。作者还探讨了性交易与性别不平等之间的关系,指出性交易往往是性别歧视和经济剥削的产物。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对于性交易议题的讨论,需要更多的性别视角和人权意识。当然,这本书并非完美无缺,作者对于性交易的某些观点,我个人并不完全认同。例如,作者认为,性交易应该被视为一种劳动,并受到法律的保护。我认为,这种观点过于理想化,忽略了性交易的本质,以及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值得阅读的著作,它引发了我对于性交易议题的深入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架构相当严谨,作者从历史沿革、国际比较、到台湾现行法制的分析,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我尤其感兴趣的是作者对于“性交易”定义的探讨,以及这种定义如何影响了法律的适用范围。在台湾,对于性交易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有些行为被视为“卖淫”,有些则被视为“援交”,不同的定义会导致不同的法律后果。作者深入分析了这些细微的差别,并指出这种模糊性往往会造成法律的执行困难,以及对性工作者的不公平对待。此外,作者还探讨了性交易与人口贩运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打击人口贩运,保护受害者的权益。这本书并非只关注性工作者的权益,也关注了受害者的保护,这一点值得肯定。我个人认为,台湾在性交易议题上,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建立一套更完善的法律体系,既要保障性工作者的权益,也要保护受害者的安全。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引发了我们对于这个复杂议题的深入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台湾的性交易议题注入了一股新的思潮。以往的讨论,总是围绕着“打击”与“保护”的两极化立场,而这本书则试图超越这种简单的二元对立,从更全面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作者的论述,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践的针对性,对于台湾的法律制定者和社会工作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性自主”概念的探讨,以及这种概念对于性交易议题的影响。作者指出,性自主是指每个人都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身体和性行为,包括选择从事性交易。这种观点虽然具有争议性,但却挑战了我们对于性交易的传统认知。作者还探讨了性交易与公共卫生之间的关系,指出性交易往往与性传播疾病的传播有关。作者建议,应该加强对性工作者的健康检查和性教育,以降低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风险。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对于性交易议题的讨论,需要更多的跨学科合作和多元视角,才能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