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

第七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们彷彿行走在这样的现实里,一边是灯红酒绿,一边是断壁残垣。或者说我们置身在一个奇怪的剧院里,同一个舞台上,半边正在演出喜剧,半边正在演出悲剧……」

─余华

  「第七天」就是安息日?!
  活着的世界,为什么比死亡后的世界更令人沮丧、绝望?
  唯有死亡,最终才可能得到安息?!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

  杨飞一早醒来即接到一通电话,殡仪馆人员在电话中抱怨他的迟到,而即将被火化的人,竟是杨飞他自己……

  杨飞赶赴殡仪馆后的每一天,遭遇各种光怪陆离的事件与生前亲友的爱恨死别──

  第一天,在殡仪馆内,火化的顺序按照阶级进行,富贫者讨论、比较墓地的优劣;第二天,与前妻相遇,忆及往日婚姻苦乐参半的美好;第三天,细诉无怨无悔的父子情;第四天,巧遇原住在隔壁的城市边缘人情侣,以及一个死于非命的公安......

  第七天,杨飞来到一个神祕之境,留在那儿的皆是无人送终的孤魂、没有墓地安息,然而他们却看似最满足......

  那生活中不断上演的荒诞、无助、悲情,彷彿不是现实──

  毒水毒气毒奶泛滥,假货假话假人当道;坐在家中得提防地层下陷,吃顿饭小心被炸得血肉横飞;女卖身男卖肾,不该出生的婴儿被当作「医疗垃圾」消灭,结婚在内的一切契约关系仅供参考。到处强迫拆迁,一切都在崩裂……。

  社会的不公不义、爱情的曲折、亲情的温暖、生活的难题……,让活着的人无从找寻出口,只能在死亡后的第七天得到和解与救赎。

  本书反映了当代中国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与一般民众息息相关的生活议题,一个接着一个,层出不穷,似乎永无止境。这些问题只是中国千千万万个案中的一个缩影,书中提出的只是冰山一角,这些底层人民的基本生存困境有解决的一天吗?

  余华以简洁直接的语言写下《第七天》,作者彻底退到了小说背后,尽量让书中人物自己说话。《第七天》乍读之下,语言拙朴简白、近乎不加修饰,当我们再次细读,势大力沉的叙事,让我们即刻身陷其中,无法自拔。

本书特色

  ◎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余华创作最新里程碑!

  ◎仅书名曝光,中国预订量破70万册,起印破80万册,超越《百年孤独》等畅销书!

  沉潜七年,余华写出了中国当代诸多荒谬不堪的社会问题,以及我们这个时代最深沉的悲痛,没有人能置身其外!

作者简介

余华

  1960年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经出版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集6部,随笔集5部。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唿喊与细雨》、《十个词汇里的中国》等。其作品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义大利、西班牙、荷兰、瑞典、挪威、希腊、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波兰、巴西、以色列、日本、韩国、越南、泰国和印度等国出版。

  曾获义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等。

  【余华作品及获奖纪录】

  长篇小说

  兄弟【上部】
  兄弟【下部】
  ●法国首届「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Prix Courrier International(2008)
  ●新浪图书年度风云榜(2006)
  ●亚洲週刊中文十大小说(2006)
  ●行政院新闻局第26次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推介书单(2006)
  ●博客来网路书店年度之最∕文学小说(2005)

  活着
  ●香港「博益」十五本好书奖(1994)
  ●台湾《中国时报》十大好书奖(1994)
  ●义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1998)
  ●第三届世界华文冰心文学奖(2002)
  ●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强」
  ●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
  「二十世纪九○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张艺谋根据《活着》改编导演的同名电影
  获1994年法国坎城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男演员奖

  许三观卖血记
  ●入选韩国《中央日报》评选的「一○○部必读书」(2000)
  ●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
  「二十世纪九○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唿喊与细语
  ●余华因此书荣获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

  中短篇小说集
  世事如烟
  我胆小如鼠
  黄昏里的男孩
  现实一种
  战慄
  鲜血梅花
  ●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2)

  散文集
  十个词汇里的中国
  录像带电影

  相关着作
  《十个词汇里的中国》
  《唿喊与细雨》
  《活着(二十週年精装珍藏版)》
  《许三观卖血记》
  《录像带电影--从中国到世界,余华的35则文学、文化、政治、时事观察体验》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序∕从十八岁到第七天∕王德威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图书序言

第三天

我游荡在生与死的边境线上。雪是明亮的,雨是暗淡的,我似乎同时行走在早晨和晚上。

我几次走向那间出租屋,昨天我和李青还在那里留下久别重逢的痕迹,今天却无法走近它。我尝试从不同方向走过去,始终不能接近它,我好像行走在静止里,那间出租屋可望不可即。我想起小时候曾经拉着父亲的手,想方设法走到月亮底下,可是走了很长的路,月亮和我们的距离一直没有变化。

这时候两条亮闪闪的铁轨在我脚下生长出来,向前飘扬而去,它们迟疑不决的模样彷彿是两束迷路的光芒。然后,我看见自己出生的情景。

一列火车在黑夜里驶去之后,我降生在两条铁轨之间。我最初的啼哭是在满天星辰之下,而不是在暴风骤雨之间,一个年轻的扳道工听到我的脆弱哭声,沿着铁轨走过来,另一列从远处疾驰而来的火车让铁轨抖动起来,他把我抱到胸口之后,那列火车在我们面前响声隆隆疾驰而去。就这样,在一列火车驶去之后,另一列火车驶来之前,我有了一个父亲。几天以后,我有了自己的名字——杨飞。

我的这位父亲名叫杨金彪。

我来到人世间的途径匪夷所思,不是在医院的产房里,也不是在家里,而是在行驶的火车的狭窄厕所里。

四十一年前,我的生母怀胎九月坐上火车,我是她第三个孩子,她前往老家探望我那病危的外婆。火车行驶了十多个小时慢慢进站的时候,她感到腹部出现丝丝疼痛,她没有意识到肚子里的我已经急不可耐,因为我距离正确的出生时间还有二十多天,我前面的哥哥和姊姊都是循规蹈矩出生,她以为我也应该这样,因此她觉得自己只是需要去一趟厕所。

她从卧铺上下来,挺着大肚子摇晃地走向车厢连接处的厕所。火车停靠后,一些旅客背着大包小包上车,让她走向厕所时困难重重,她小心翼翼地从迎面而来的旅客和大包小包里挤了过去。当她进入厕所里,火车缓缓启动了,那时的火车十分简陋,上厕所是要蹲着的,一个宽敞的圆洞可以看见下面闪闪而过的一排排铁路枕木。我的生母没有办法蹲下去,是肚子里的我阻挡了她的这个动作,她只好双腿跪下,也顾不上厕所地面的肮脏,她脱下裤子以后,刚刚一使劲,我就脱颖而出,从厕所的圆洞滑了出去,前行的火车瞬间断开了我和生母连结的脐带。

是速度,是我下滑和火车前行的相反速度,拉断了我和生母的连结,我们迅速地彼此失去了。

我的生母因为一阵剧痛趴在那里,片刻后她才感到自己肚子里空了,她惊慌地寻找我,然后意识到我已经从那个圆洞掉了出去。她艰难地支撑起来,打开厕所的门以后,对着外面等候上厕所的一位乘客哭叫起来:

「我的孩子,我的孩子……」

随即又倒下了,那位乘客急忙对着车厢里的人喊叫:「有人晕倒了。」

先是一个女乘务员赶来,接着列车长也赶来了。女乘务员首先发现我生母下身的鲜血,于是列车上发出紧急广播,要求乘客里的医务人员马上赶到十一号车厢。

乘客里有两位医生和一位护士赶了过来。我生母躺在车厢通道上,哭泣着断断续续求救,没有人能够听明白她在说些什么,随即她就昏迷过去。他们把她抬到卧铺上,三个医务人员对她实施抢救,火车继续高速前进。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