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行政区划改有五都之后,区,以及相当的乡镇市城市区,正好就是生活区的概念。大约每三个人就有两个人过这样的城市生活;这本小说里用后现代的表现和现代叙事精神,广泛且深入探讨台湾庶民现在的政经社会处境、生活样态、问题、心理和希望;特别是,也对中产阶级多变的性格和变迁,做出生动解析。
这部小说中作为各章间隔的极短篇,分别涉及儿童、婚礼、机能丰富的生活区、青少年、精神官能症、外借配偶成家购屋、超商、退休工程师,至少表现出人在城市里生活生老的各阶段样态。在本文内容,有四组人共数十人,各表现具代表性的社会阶层,有公教人家、底层社会大众、企业家商家和医生,以及另一组知识分子所表现的所谓中产阶级,因此这部小说也探讨台湾中产阶级的虚无感和投机性格。
人在城市中生活,有互动的本来就少,几乎彼此都是陌生人,所以这样的表现本身也唿应生活、社会的现实。这样的平行宇宙、社会就是这部小说如实的空间建构。小说的节奏和进行顺序,说的是小说中的时间处理,由于各种人有各种可能的生活现象、问题和希望;人世间的生活问题、绝望或希望,都是随着实际的时间,那种宇宙形成后就是单方向和平均时速进行的,能解决、不能解决,有希望、没希望,心理时间也会有影响,这是这部小说在时间的如实建构。文学、艺术或者任何人文书写,后来有所谓「结构」的概念,其实是从建筑引进的。常说结构、形式和功能。文学院自己本身没太多知识工具,特别是小说进入现代以后的阶段,以及社会学这样的现代学科建立之后,知识发生跨科际互通必要,文学界引用他领域的概念常会诠释不足或过度……建筑的概念或许可以这样概分,但是结构、形式和功能(意义)是复合的互动的,这样才能把握其他互动间无法命名的部份。人的生活内容结构也是这样,所以小说写作重要的是先想如何建构,几个关阶段的建构修正,因为小说角色能自己在小说世界中活动,一切都会是生动的。
作者简介
东年
美国爱荷华大学写作班研究,曾获联合报、中国时报小说奖,曾任联经出版公司副总经理兼副总编辑(1977-2005)、《历史月刊》总编辑(2003-2009)、历史智库出版公司社长(2005-2009)、桃园县忠烈祠文馆执行长(2006-2010);现任联合文学社务顾问、台北县大河文化协会理事长、台湾历史文化生活影像再造协会理事长。着有:短篇小说集《落雨的小镇》、《大火》,长篇小说《失踪的太平洋三号》、《去年冬天》(同名改编电影)、《模范市民》、《初旅》(英文版Setting Out在美国印行)、《爱的飨宴》、《地藏菩萨本愿寺》、《我是这样说的--希达多的本事及原始教义》、《再会福尔摩莎》、《城市微光》、《愚人国》,散文集一种:《给福尔摩莎写信》,研究五种:《桃园开拓轶史》、《桃园县忠烈祠本事》、《道法自然》、《花神与花祭》、《神社的建筑与思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