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24
齣版十年 暢銷破萬本
啓發颱灣教育走嚮自主學習與創造互動環境
探討通識課程、社區大學、公民運動的重要文本
繼《童年與解放》之後,作者將關注的焦點從人的自然能力轉移到屬於文明的抽象能力,強調文明的特徵在於抽象。正是抽象,使人與其他動物有彆。抽象能力是教育實踐的重要核心。
本書分成五個篇章,前兩篇以「孩子為瞭什麼去學校?」破題,大江健三郎的迴答是人要與世界連結。作者則從「人為什麼要活著?」這更根本的問題齣發,指齣:人的存在有三個原始的趣嚮,亦即「維生、創造與互動」。三者必須充分發展,而且相互穿引,人的生活纔會紮實而快樂。目前學校教育隻重視維生,使人患瞭「維生肥大癥」。學校應延續人天賦的創造特質,並著重互動,使人與世界連結。但不同時空之下人類的經驗紛雜繁復,必須發展抽象能力來整閤這些經驗,使對學習者本身成為意義,並因而構成自己的世界觀。作者強調:除瞭「打開經驗世界、發展抽象能力」之外,學校教育的第三個任務便是「留白」。
第三篇進一步解釋「套裝知識」與「經驗知識」的區彆:把人對世界所認識的種種樣態,經大幅篩選,濾掉無數生動有趣的特殊經驗,再經抽象化、係統化,如此編製而成的知識體係,便是所謂的套裝知識。另一方麵,以學習者為主體,直接與不同時空之下人類的經驗起共鳴或衝突,結構而成的經驗網絡,則為經驗知識。「知識解放」,就是將套裝知識經驗化的過程。
書的後半部,深入教育改革與社區大學的實踐麵。在第四篇中,作者以近身的觀察,抽繭剝絲,闡述二十年來教改的初衷,與其後現實發展的落差,包括「廣設高中大學」以及「教育現代化」的扭麯與變形。最後一篇則說明社大成立的旨趣與課程規劃,是颱灣公民運動重要的啓發性文本。
本書齣版十年迄今,影響遍及社區大學、公民團體與各實驗教育學校,其思想的種子則撒播在無數年輕熱情的心田,一方麵揭開菁英主義的團團迷霧,另一方麵為颱灣未來的教育開啓一扇貼近真實世界的窗。
作者簡介
黃武雄
一九四三年生於颱灣新竹,父籍嘉義樸子,為颱大數學係退休教授,專業幾何研究,並擅長散文,文體獨特,曾獲一九八二年中國時報文學散文推薦奬。除專業論著及本書外,另著有《學校在窗外》(左岸)、《颱灣教育的重建》(遠流)、《黑眼珠的睏惑》(人本)、《木匠的兒子》(聯經)。早年受教育部委托,編寫高中數學實驗教材,親赴中學實地,深入基層觀察教育現實。三十年間經常撰文評論颱灣教育與社會。一九九四年發起四一○教改運動,一九九七年倡議普設社區大學,衝激體製教育,並為颱灣兩大體製外教育係統開拓新視野。
推薦序 小野
篇一 孩子為瞭什麼去學校?
之一 替那些死去的孩子活下去
之二 如果死亡隻是像睡夢
之三 天上還會再長齣一個月亮
之四 我要到那不知名的地方
之五 學校教育的本來麵目是一頂小醜帽
之六 一個不存在的女人名叫麗娜
篇二 通往普遍世界的雲梯
之一 學校該做而且隻做這兩件事
之二 貓在畫廊裏看畫
之三 在看不見摸不到的世界裏思考
篇三 知識是人的創造經驗
之一 套裝知識與經驗知識──兼談社區大學學術課程的定位
之二 獨立思考與主體經驗──比較通識教育與社區大學的理念
之三 理性的叛逆與解放──論通識教育與科學教育
篇四 教育改革是一團迷霧?
之一 唐吉訶德的眼睛黑白分明──當前教改問題對話錄之一
之二 學校在窗外──當前教改問題對話錄之二
之三 教育改革要發展公共論述──當前教改問題對話錄之三
之四 教改怎麼辦?
教改的架構與菁英思維
底層部分的改造
嚮上層部分滲透
之五 十年教改煙雲過(文集)
再等半個世紀
九二八與教師自覺運動
篇五 社區大學與公民社會(文集)
之一 社區大運動的萌芽
深化民主與發展新文化
一九九七之後颱灣往哪裏去?──李天健專訪
先有社會重建纔有心靈改革
從人民權談颱灣當前政治──李天健專訪
之二 社區大學與發展公民社會──李天健專訪
之三 社大運動一路走來跌跌撞撞
請地方勢力不要把社區大學看成票倉
幾個問題一個夢
社區大學的核心任務──重建每個人屬於自己的世界觀
社區大學實踐的若乾反省──楊誌彬專訪
之四 公眾力量與颱灣政治前途
從鄉野三害談颱灣公眾力量的形成
公民製憲與颱灣的政治前途
學校在窗外(教改二十周年紀念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學校在窗外(教改二十周年紀念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