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的Catch,一辈子只有一次
在路上,我们重新看见自己,成为自己。瞥见无所不在的美好!
事物稍纵即逝,这点你必须承认。
特别是旅行,不管时间多久,永远进入不了真相。
Catch,抓取、捕捉、片段……
Catch寻找已久,躲藏在这里的「天涯海角」:斯里兰卡
「重点不在于『留住』瞬间的永恆,而是准备好了自己,放下自我的那些喋喋不休,愿意随着变化之轮前进,接受任何的起伏跌宕,参与这场生命的无常之旅,迈向寂静的彼岸。」--郑栗儿
★心灵女作家郑栗儿最打动人心的自我追寻之书,CATCH佛教古国的流动光影。
★15个圣境风景,15篇心灵诗语,带领你我瞥见无所不在的美好。
一个人,一生中必然要有一次朝圣之旅,
赤足晃荡,享受着散步、行襌,吹着风。
慢慢打开自己的心,看见了不逝的心灵风景……
热的风,滑过斯里兰卡的日与夜。五月,热季的最后一个月,再来就是雨季来临的时候。印度洋吹来的南亚季风「慢舒(Monsoon),拂开距离赤道仅七百公里的燠热佛教国度──斯里兰卡的神祕沙丽。
这座位于印度半岛南方的岛屿之国,外形如梨,悬于印度洋的孟加拉湾上。既是南传佛教的圣地,更保存最完整的原始佛教教义及象征佛陀教法的古蹟:菩提树、舍利塔及寺院、佛像。
从原始菩提树到佛发舍利塔,从坎迪古老山城到村口玛莉海滨沙滩,这是一段用诗语记述的抒情笔记,带领我们看见狮子国度的空寂之美,悠缓地诉说斯里兰卡兴起而衰颓的城市故事……
我继续赤足晃荡中,享受着散步、行襌,吹着风。慢慢打开自己的心,看见了斯里兰卡不逝的心灵风景。
作者简介
郑栗儿
本名郑丽娥。作家、资深文学主编。
曾任广告公司文案指导、时报出版文学主编、联合文学执行副总编。
写过一只小壁虎、寻找星星小镇和许多大修行者故事……共五十本以上的文学及心灵丛书。
创作、静心、走路,与万物交流,是每日的生活禅。
拥有一所疗癒系的光之花园,分享静心的美与喜悦。
个人代表作:
第一部城市散文《我是懒的》
第一部热卖的青春之书《阁楼小壁虎》系列
第一部追寻爱的小说《寻找星星小镇》
第一部为村上春树编撰的《啊!村上春树》
第一部走访西藏高原的旅行书《日光城市.雪之领域》
第一部晃荡边境岛屿的灯塔志《台湾离岛与灯塔》
第一部报纸专栏结集作品《纽约仓库小岛》
第一部关于编辑台的小说《最坏的时光》
第一部26本高僧故事全集《大师密码A-Z》
第一部禅宗公案《我心不安》
自序
Catch移动的一秒
事物稍纵即逝,这点你必须承认。
特别是旅行在一个陌生的地域、陌生的国家,不管时间多久,你永远是在表面滑过,永远进入不了真相。
于是,握着可以随时杀掉影像、抽换记忆卡的数位相机(更早前则是不断浪费底片、又重又笨的单眼相机),透过车窗或是后视镜,我开始学习用略带诗意Catch的心情,拍摄着公路连续流动的场景:那些快速消逝,你已无法重新检验、咀嚼、判断,甚至确定其存在的经过画面。
其实不过就是前一秒而已,但下一秒时速超过五十公里的汽车或巴士,已经带你去到别处,另一个稍纵即逝的生命风景。
Catch──抓取、捕捉、片段……,背后有一层纯粹抒情的深义。或者,更像是纪念品。纪念永远不可再的人生,和旅程。
有人用眼泪告别,有人用哀悼追念,我选择隔着玻璃Catch一秒钟的记忆,就像牡羊座电光石火、用过即丢的热恋。隔着玻璃,有一种我永远进不去的遗憾,以及我必须承认的距离。
夜雨降在日光城,黎明甦醒,从拉萨启程,三百五十公里直抵日喀则的西藏高原之旅,像一首摇滚曲按键播放,随时可能会抛锚或翻车危险的灰旧大巴士,不顾一切、勇勐地翻越一座又一座崇山峻岭,往海拔五千两百公尺刚巴拉山群最深处奔去。
这是星期几?我忘记了!高山症困扰着我。
就算如此,我还能清醒地洞悉不朽。这里充满美丽事物,浑然天成。
除了含氧量较低的稀薄空气我无法摄下之外,映在我相机镜头里的,是亮透到不行的无垠天空,终年白色笼罩的冰川雪峰,以及帐篷炊烟升起的丰盛草原等等一连串奇异组合。
色泽接近原始的真,但没有办法完全一样,这就是自然的奥祕,所有的拟仿物就只是拟仿物,就像是记忆就只能是记忆,你不能太贪心。
但绝美的「上部牧场之碧玉」──如梦的羊卓雍湖,出现在我眼帘时,我忍不住还是想贪心起来,想挽住这一座雪山泪滴集成的西藏第二大高山湖泊,挽住整个真实的羊卓雍湖风光。
此刻,一整层厚云正停泊在祖母绿山峦和蓝宝石般的湖面上,有如一则神祕天启的示现。冷冽的山顶上,空荡的巴士只剩我一人,隔着玻璃窗,面对着这种无息之美,冻得半死。其他人都下车了,去寻找「呀」(牦牛)的踪迹,我只想独处一会儿,领略着「上部」(西藏高海拔处)辽远的空旷感,Catch我寻找已久、原来躲藏在这里的「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每一个人搁置在心最深处的夏天梦境。
不知道一直待在这里会变成什么?一个绑辫子的西藏女人,天真地笑着,手拉着一只「呀」,坐一次拍照收取五块钱人民币,或者抱着孩子伸手向观光客讨要零钱,随着帐篷的迁移感受四季变化,一整天忙着酥油煮奶茶,把自己搞得全身都是那种味道……。
我笑了笑,握着相机,把这场夏天梦境Catch下来,继续下一站的旅行,继续荒野下去,把我的天涯海角交还给随风飘扬的祈福经繙和西藏女人伸出的手。
我就从后视镜一路跟它们说再见:从素妆银裹的卡罗拉冰川,到沙尘飞舞的江孜古城;从盛开的黄色油菜花田,到顶尖庄园的日喀则;雅鲁藏布江在往后中尼公路沿着砾石荒山一路同行,悠闲的藏族人随意地在某个路边展开野宴,还有空荡了正在散场的赛马会。
如果不是这一些Catch,那一年夏天的雪域游踪,不也就是像收摊的赛马会一样,只留下空中无语的回声。如果不是这一些Catch,我又怎么能进入另一场北海道的冬季恋歌。
在漫天飞雪的公路上,从函馆奔驰到洞爷湖的深山,目睹着纷纷的白雪在我面前塑造了一所白色国度,雪原漫延到无尽边境,延伸至一间间斜顶木屋,延伸至落尽树叶的高大白桦林,远处沉默的羊蹄山像静止在冷酷异境的永恆停格,一直吸引着灵魂拥向它,拥向白色恋人的理想世界。
没有任何颜色比白色更纯洁,更令人着迷,也更难以留住,那些曝光过度的损毁底片,呈现一片绝望的黑,彷彿锁住了某个重要的故事。让我再想想,是一个被雪覆盖失去游客的冷清游乐园,还是没有鸟停驻斜倾的电线桿,或者不断在铲雪累坏的日本男孩?
我没有把握,只好打开相片簿一张张翻阅,看看遗漏了脑海里的什么,但不小心却又被另一些影像给迷住了。
那些桥,有着红色、蓝色、金属色,或者圆拱式,或者悬吊式,或者古典,或者现代,逐一横亘在整条流向东京湾的隅田川上,从日出栈桥码头乘上汽船开始到台场海滨,已经十几座桥过去了,最后现身的是无数偶像日剧经常取景的彩虹大桥。
光在进行,水在流动。
随船波动的,还有是沿途集结各国设计师、搅尽脑思创作的摩登大楼,摇曳在镜头中。
就像美国人对于灯火熄灭有着强烈的恐惧症,日本人对于关灯下班也有着同等的焦虑,在星星被光害遮住的夜晚八点钟,这些数不清的东京摩登大楼依然亮如白昼,领带斜歪、白衬衫带着皱痕的上班族,犹在电脑萤幕前拨弄键盘,或者几个人开会讨论,偶尔有人对着落地窗伸个舒服的懒腰。
我坐在顺着蜿蜒高架桥驰骋的游览车内,看着一个个灯火通明的办公室,好像一个个栅栏,关着我们可怜的上班族,在不景气的年代还能有上班的幸福,是值得感谢造物主,否则街头优雅地翻动垃圾箱、试图从饮料机的掉币孔挖出零钱的游民,不是要多更多!
当然也不必过度替他们担心抗压性够不够的问题,等到了九点钟,另一波下班潮就会出现在霓虹灯海翻腾的新宿闹区,在歌舞伎町不夜城猎色度过一宿放肆,或是连续两摊的喝酒联谊,发洩情绪。就算半夜三点钟才终于打烊回家,隔天清晨JR山手线每一班列车,还是挤满了通勤的上班族。列车关门后,在一片壅塞中,我张大眼睛小心避开打着呵欠的嘴,对于日本人的勤奋,还有什么话好说呢?这可是不景气的年代,廉价的中国工人抢去了多少商机!
光在进行,水在流动。
同样这类Catch,还有汨汨不停的新加坡河。旧式渡轮晃呀荡的,从小餐厅、酒馆林立的克拉码头起航,划过多座有一点点历史味道浪漫的旧桥,从象征国家标帜的鱼尾狮像,到英国维多利亚式建筑风格,以至现代感十足的金融大厦和包容多种族特色的各式楼宇,短短数十分钟,已经浓缩了新加坡的过去和现在。
坐船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它和汽车(飞机更别提)最大的差异是──速度较为缓慢,以及独特的浮游感。那一年,我把这辈子能坐的船都坐过了,轮船、渡轮、渔船、快艇……。那一年,我也把这辈子能去的台湾最边陲离岛和灯塔都一一涉足了,用一种疯了的精神。
在柴油味弥漫,引擎声轰轰叫响已成单调的背景音乐下,开往东吉屿的渔船,正费力地随着三级风浪起伏迈进。船长和旁边的男孩一直在玩着抓身体的游戏,算是无聊的海上行程的乐趣吗?
偶尔总会出现几只燕鸥跃然于海面,在这之前赴花屿途经猫屿的海域时,已经见识过这些燕鸥,至少成千上万只吧!把整座岛屿都包围起来的壮观场面。
我带着一种眩晕,Catch看不见的海上城市和光芒,陷入一种极特别的沉静,彷彿化作一具淹没水底的无声钢琴,或者变成一朵与海溶为一体的浪花。
我也还记得在开往马祖的台马轮迎接一天的开始,在早晨,淡云蓝空,透露朝阳纯真的气息,当第一眼初遇马祖的门户北竿岛群,是在海上漂流整晚后,对陆地的想念与悸动,尤其一排山势起伏的绵长岛屿忽地突出于海面,总让人误以为是沙漠中的阿拉伯人所搭起的连续帐篷。
在移动的状态中,Catch移动的一秒,还有无数的画面储存在我的资料库中,无法一一说明,比如阴天里上班途中远眺基隆河外的一○一大楼,等候飞机起飞窗外下着大雨的香港机场,或者穿过通往苏北、跨越长江的巨型大桥,以及巴士即将转弯近距离的东京铁塔。
那些时候,我是怀抱着怎样的心情?怎样的思绪?是在一种溢出常轨的自由喜悦里,还是勾动了某种归属的想念?甚至是莫名所以的深邃叹息?
无论如何,这些个Catch,永远不会再来了!就像我在七美石沪对执着于完美天光的摄影师林说:「不要再等了!就算没有你所要的光,也赶紧拍吧!也许这一辈子你就来这么这一次!」
没错,一秒的Catch,一辈子只有一次。
这本书的书名很吸引人,"CATCH斯里兰卡:纯真国度的微笑"。光是听名字,我就仿佛能感受到一股温暖的气息,仿佛我将要踏上一段充满惊喜和美好的旅程。我一直对南亚次大陆充满好奇,尤其是斯里兰卡,这个被称为“印度洋的眼泪”的岛国,总给我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我想象着书里会描绘怎样一幅幅画面:或许是那迷人的海岸线,金色的沙滩在阳光下闪耀,海浪温柔地拍打着礁石,带来海的味道;或许是那郁郁葱葱的茶园,层层叠叠的绿色在山峦间铺展,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让人心旷神怡。更让我期待的是,书中会如何展现“纯真国度的微笑”。微笑,多么美好的词汇,它代表着快乐、善良、纯朴,也饱含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生命力。我设想着,这本书或许会带我遇见那些眼神清澈、笑容灿烂的当地人,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生活态度。我猜测,作者一定是用心去捕捉了斯里兰卡最动人的瞬间,将那些触动人心的画面和情感,巧妙地融入文字之中。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让我的思绪随着书页的翻动,一起沉浸在斯里兰卡的风光和人情之中,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微笑背后的,属于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评分《CATCH斯里兰卡:纯真国度的微笑》这个书名,给我的感觉是一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探索。它不是那种严肃的历史书,也不是那种枯燥的旅游攻略,而是更像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来,分享他在这片土地上获得的独特体验。“CATCH”这个词,很巧妙地传达了一种深入的观察和情感的链接,仿佛作者不仅仅是走马观花,而是真正地去“捕捉”和“理解”斯里兰卡。我想象,这本书可能会包含一些我未曾设想过的细节,比如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片段,他们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获得快乐,又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而“纯真国度”的标签,更是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展现出一种未被过度商业化和世俗化侵扰的斯里兰卡,一个保留着淳朴民风和自然之美的地方。至于“微笑”,这无疑是这本书的核心情感表达。我期待书中能有许多关于当地人发自内心、温暖人心的微笑的描写,这些微笑或许是对生活的热爱,或许是对游客的热情,又或许是对彼此的善意。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一种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温暖和善意,仿佛我本人也置身于那个国度,被那里的微笑所感染,被那里的纯真所治愈。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书名《CATCH斯里兰卡:纯真国度的微笑》,我立刻被一种莫名的吸引力所牵引。它不像是一些游记那样直白地告诉你“我去过哪里”,而是用一种更加诗意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勾勒出我对这个国度的想象。"CATCH"这个词,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抓住”的意思,更像是一种捕捉,一种珍藏,一种将美好的事物牢牢印在心底的动作。它暗示着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用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去记录和感受斯里兰卡,去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却又无比珍贵的瞬间。“纯真国度”的描述,更是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如今这个快速变化、充满浮躁的世界里,一个“纯真”的国度,听起来就如同一个避风港,一个可以让人卸下所有防备,回归本真的地方。而“微笑”,则是这种纯真的最直观的体现。我期待这本书能描绘出那些发自内心的、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微笑,它们或许出现在孩子纯真的脸庞上,或许出现在辛勤劳作的人们脸上,又或许是在与陌生人的一次短暂相遇中。这本书,在我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斯里兰卡的读物,它更像是一把钥匙,能够开启我通往内心宁静和美好世界的大门。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CATCH斯里兰卡:纯真国度的微笑",给我一种非常温暖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感觉。它不像很多旅行书籍那样追求宏大的叙事或者景点的介绍,而是更加侧重于一种情感的捕捉和体验的分享。"CATCH"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种不经意的惊喜,或者是一种用心去捕捉的瞬间,暗示着作者的视角可能更加细微和深入。而“纯真国度”的描述,则勾勒出一种理想化的画面,让我对书中可能描绘的淳朴民风、未被工业化破坏的自然风光,以及人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善良和简单充满了好奇。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展现出斯里兰卡独特的生活哲学,那种或许在现代社会中已经越来越少见的,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平和心态面对生活的态度。而“微笑”这个词,更是这本书的点睛之笔。我希望书里能够充满各种各样的微笑,从孩童天真的笑容,到老年人饱经风霜却依然充满智慧的微笑,再到当地人民在生活中传递的善意和友好的微笑。我相信,这些微笑能够穿透文字,直接触达读者的心灵,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来自遥远国度的真诚问候和精神上的共鸣,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自己也拥有了一份来自斯里兰卡的“纯真”和“微笑”。
评分《CATCH斯里兰卡:纯真国度的微笑》这个名字,总的来说,给我一种非常积极且充满探索意味的想象。它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地点的介绍,更像是一种邀请,邀请我去“抓住”这个国度独特的美好。“CATCH”这个词,我理解为一种主动的、充满好奇的去发现和珍藏,作者可能是在旅途中,用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视角,去记录下那些触动他心灵的瞬间。我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是那些与当地人之间发生的,细微却充满温度的互动。而“纯真国度”这个形容词,立刻将斯里兰卡在我心中的形象,从一个简单的旅游目的地,升华成了一个带有某种精神象征意义的地方。我渴望在书中看到那种未经雕琢的自然美景,以及人们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未经世俗污染的纯朴气质。最让我心动的,还是“微笑”这个词。我猜想,这本书里一定充斥着无数幅动人的笑脸,它们或许是因为生活的简单而产生的快乐,或许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连接而绽放。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一种纯粹的喜悦,一种源于生活本身,并且能够感染他人的力量。它不仅仅是让我了解斯里兰卡,更是让我去感受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美好,一种与世界和谐相处的态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