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碧端谈文学

黄碧端谈文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不要忘了人类文明中的文学力量!」
省思经典的隽永与智慧 黄碧端谈文学力作

  黄碧端以悠游书海的丰富视野
  引领读者窥见文学史中,人性之奥祕、人情之曲折、人间之华美
  一探作品里外的迷人风景与故事!

  重读经典,一览文学祕境
  游历不同时空的文学家置身的年代与风华
  在作者引领中你会发现──
  每一次重读都有新滋味

  学者、知性散文作家,也是着名专栏作者黄碧端,在她曾长期执笔的「西湾随笔」和「黄碧端专栏」中,虽然触类史地时事,却永远展现文学的质地。

  至于以「山间行草」为笔名所写的「半月文学史」,更畅谈文学世界的掌故新知,以独到的眼光,丰富的学养以及缜密的观察,为文学史料提出精采新诠。本书不仅包含她的专栏妙笔,更整理她漫谈古今中外文学的篇章,期望在这资讯庞杂,价值纷乱的时代,能与读者分享文学心灵的清澈、丰富与奥祕!

  《黄碧端谈文学》谈论的文学大家,包括西方的海明威、佛洛依德、费滋杰罗、艾蜜莉.狄金生、阿嘉莎.克莉斯蒂、安妮.法兰克、卡缪、赛万提斯……,也谈中文世界的张我军、王国维、赖和、林语堂、傅雷、萧红……,当然更有文学史上诸多广受瞩目,不可遗忘的事蹟:最成功的电影改编原着,发挥最大影响力的翻译家,最使人扼腕的诺贝尔奖落选人,最有名的争议书……

作者简介

黄碧端

  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学士、硕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文学博士。曾任美国印地安那大学及威斯康辛大学客座及访问学人、国立中山大学外文系系主任、国立中正文化中心国家剧院暨音乐厅副主任、《表演艺术》杂志创刊总编辑、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国立台南艺术大学校长、行政院文建会主委、国立中正文化中心艺术总监、总统府国策顾问等。现为教育部政务次长。

  着有散文集《有风初起》、《没有了英雄》、《期待一个城市》、《昨日风景》;时论集《记取还是忘却》、《沉寂与鼎沸之间》;书论集《书乡长短调》、《月光下.文学的海》等。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自序

辑一 笔与时代
如果我想得到一束花──乔治桑两百年生辰
文学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老舍之死
乱都之恋与乱世的人生──张我军和台湾新文学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王国维之死
政治与文章之间──遥想王安石
「人权斗士」有难有易──桑塔格与赖和
文学史上发挥最大影响力的翻译家──改变一个时代的译者严复
文学史上最艰难意外的学术成果──沈从文和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文学史上感动最多人的日记──安妮.法兰克的密室纪录

辑二 笔与写者
那个不寻常的夏夜……──玛丽雪莱和她的《科学怪人》
文学史上最成功的父亲──《傅雷家书》及其他
佛洛依德那种死法……──告别李维和德希达
「我们必须想像薛西佛思是快乐的……」──卡缪与存在的荒谬
作家消逝.「推销员」不朽──回顾亚瑟.米勒
游戏两大语文之间──林语堂的写作生涯
文学史上最有名的争议书──福楼拜和他的《包法利夫人》
文学史上的不朽顽童──马克.吐温笔下的小英雄
文学史上永恆的成人启蒙童话──人人都爱《小王子》

辑三 作品的华丽切片
浮华与昇华之间──费滋杰罗与他的盖次璧
我尽了本分了,世界不会忘记……──贝儿娜传奇
「吹熄你的蜡烛吧,罗拉」──田纳西.威廉斯的《玻璃动物园》
「谁曾在活着的时候,每分每秒,好好领会过生命吗?」──怀尔德的《小城故事》
在历史与娱乐之间──宝嘉公主和《风中奇缘》
文学史上最异类的作者──集出世入世于一身的苏曼殊
文学史上最戏剧性的写作生涯──海明威生与死
    文学史上最畅销的作者-- 与亿万读者竞技的阿嘉莎.克莉斯蒂
文学史上最最成功的电影改编原着──《乱世佳人》风华七十年
文学史上的华丽切片──华顿夫人与《纯真年代》

辑四 作品背后的人
文学史上最目光如炬的预言家──《一九八四》的作者欧威尔
文学史上最激烈的隐士──华尔腾湖畔的梭罗
文学史上最洒脱的受难者──颠踬困顿的苏东坡
文学史上最荒诞的悲剧英雄──执戈追梦的唐.吉诃德
文学史上最使人扼腕的诺贝尔奖落选人──谁错过了托尔斯泰?
文学史上最机锋处处的作者──王尔德和他的语言
文学史上最隐晦的诗人──艾蜜莉.狄金生和她的自我幽囚
文学史上最大的心灵揭发者──佛洛依德和他窥见的意识暗室
文学史上最悲观的人性论者──威廉.高定和他的《苍蝇王》
演者狄更斯──狄更斯两百年祭

辑五 笔的余音
困顿与超越──《湖滨散记》导读
失落的盛筵
「危险的边缘」──记格瑞安.葛林
从「厌人类者」绥夫特说起
《雷雨》的笑声
百老汇的艾略特
《北京人》在台北
《海鸥》为什么是喜剧
「驯悍」之外
张爱玲的冷眼热情
北大荒访萧红故居
巴金与「真话」

图书序言

「如果我想得到一束花……」──乔治桑两百年生辰

今天的许多女性主义拥护者,虽然活在一个远为开放宽容的世界,却未必有一百多年前的乔治桑昂扬独立的意志……

「我不求取任何人的支持,不管是替我去杀人,还是为我採一束花,还是帮我校对一篇稿子,还是陪我去剧场看戏。如果想看戏,我就像一个男人一样自己走去;如果想得到一束花,我用自己的脚爬上阿尔卑斯山去摘!」这是一百多年前法国小说家,也是女权运动先驱,乔治桑(George Sand, 1804-1876)的话。二○○四年七月五日是她的两百周年生辰。

女权运动在乔治桑身后已经又前进了一个多世纪,但我们今天听她这段话,恐怕仍有如闻惊雷的感觉。今天的许多女性主义拥护者,虽然活在一个远为开放宽容的世界,却未必有一百多年前的乔治桑昂扬独立的意志。也就难怪和她同代的英国女诗人勃朗宁夫人(Elizabeth BarrettBrowning, 1806-1861)当时已在一首题为〈给乔治桑:一个期盼〉(“To George Sand: A Desire”)的诗里,预言她将有「无瑕的名声」(a stainless fame),超越诸多诟责,「上与天使同列」。

勃朗宁夫人隔着英法海崃发表这首诗的时候,乔治桑四十岁。四十岁的乔治桑,已经经历了不寻常的前半生:十七岁时,叛逆的乔治桑嫁给了一个男爵,九年之后,她带了跟他所生的两个孩子离家出走巴黎。在巴黎乔治桑一度和小说家桑多(Jules Sandeau)同居,之后和诗人缪赛(Alfred de Musset)共谱了一段激情的恋曲(这段恋情一九九九年曾拍成电影,由法国知名女星茱丽叶毕诺许饰演乔治桑)。当然更为世人熟知的是她和钢琴家萧邦长达十年的情史。四十岁的乔治桑,这时是在和萧邦的感情走近尾声的时候。

到巴黎之初乔治桑开始用笔名为着名的《费加洛报》及其他杂志写文章。「乔治桑」这个的笔名中的「桑」姓,灵感便来自Sandeau名字的前半截。至于取「乔治」这个男人名字,则和她这时也开始着男装抽雪茄骑马一样,是拒绝社会习俗和规范加诸女性限制的表白。在十八世纪的法国,这样行为自然是惊世骇俗,引来各种诟骂。然而巴黎展开了乔治桑精采的人生。

一八三二年,乔治桑二十八岁,出版了她的第一本小说Indiana,大获成功。此后她的着作源源不断。终其一生,乔治桑在法国受欢迎的程度常被拿来和同时代英国的狄更斯相媲,但乔治桑作品更多。一直到七十二岁过世,乔治桑出版了七十余部小说,二十四个剧本,大量有关政治社会的评述,书信集更达二十五卷,收了将近四万封丰富多彩的书简。文学史家一般把她的写作生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写的多是对抗社会偏见的爱情小说,充满激情和理想;第二个时期受到法国共和失败的冲击,身为共和拥护者的乔治桑发表了许多犀利的政治评论,还创办过一份短命的报纸La Cause du Peuple鼓吹革命。革命失败,拿破崙三世于一八五二年称帝,乔治桑失望之余决定脱离凡嚣,隐居法国中部的诺昂(Nohant)小城,与农人为伍。此一时期所写多为歌颂农民和自然的作品。她甚至在年方五十(一八五四年),就出版了长篇自传《我的一生》(Histoire de ma vie),大有为自己一生作总结之意。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