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宜兰出生、北京长大、东京求学、回到台湾
二、足跨亚洲、美洲、非洲与欧洲的艺术家
三、跨越多种艺术领域的全才艺术家
四、创造艺坛的多项第一
五、雕塑艺术的四个时期
(一)「形象」创作时期
(二)「意象」创作时期
(三)「意念」创作时期
(四)「观念」创作时期
六、回归自然、强调大乘的景观艺术
本书特色
杨英风(1926-1997),字呦呦,除了曾于国内多所大专院校作育英才,并出版二十余册艺术作品文集、举办海内外数十次展览,各类艺术作品亦获无数殊荣。杨英风学贯中西,终其一生以魏晋时期自然、朴实、圆融、健康的生活美学为景观雕塑创作之核心精神,并创作此造型艺术来提昇、改善生活环境与品质。他的字「呦呦」,取《诗经》中「鹿觅得甘泉,以鹿鸣唿朋引伴,共享清流」为意,以奉献、赞颂、分享的精神,试图为这个时代塑造超越时空的文化永恆意象。
作者简介
萧琼瑞
艺术的重要性就像水和面包一样,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听到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这番话,或许有些人会质疑;艺术又不能当饭吃,怎么会是生活的必需品呢?
心中有这样疑惑的人,必然是没有听过成大历史系萧琼瑞教授讲解艺术的人。
艺术固然不能当饭吃,但生活中没有了艺术,这饭吃起来便索然无味。在萧教授的眼中,艺术不只表现于外在的作品,人的生命本身就是最伟大的艺术品。每个人都是透过自己的生活,来塑造属于自己的艺术生命。
因此,艺术之美即是生命之美。然而,艺术表现有其多样性与深层内涵,想一窥艺术之堂奥,若非行家引领,恐怕会不得其门而入。
看似枯燥无味的艺术,由艺评家、艺术史家萧教授讲解起来,是如此的生动有趣、意味深远;当历史沉寂久远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重新摊在我们眼前,竟是如此的鲜活而令人感动。
透过艺术,我们会活得更美、更不一样,一切就听萧教授娓娓道来……
现任:国立成功大学历史系所教授
开授:「台湾美术史 」、「台湾文化与美学」、「艺术史与艺术批评」等课程。
曾兼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立台北师范学院、国立台南艺术大学、国立台南大学院等校。
曾任: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长
国立台湾美术馆典藏委员、谘询委员
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委员、谘询委员
高雄市立美术馆典藏委员、审议委员
台北市公共艺术审议委员、高雄市公共艺术审议委员
国立成功大学博物馆备处主任、艺术中心主任
行政院文建会古物审议委员会委员
高等教育评鑑中心文史类评鑑委员
“景观自在”,这四个字本身就带着一种诗意和禅意。杨英风先生的名字,也常常与宏大的雕塑作品联系在一起。虽然这次没有实体书籍,只有一张DVD,但我相信这张DVD所承载的内容,绝不会逊色于一本厚重的画册。我对此充满期待,特别是对于那些我不太熟悉的他的作品,DVD能否提供深入的讲解和展示,让我得以一窥全貌。 我特别关注的是,DVD是否能够展现他作品中“自在”的那一面。是指作品形态的自由舒展,还是指作品所传递的精神内核?亦或是他在创作过程中,那种不受拘束、随心而动的状态?我希望它能捕捉到艺术家本人的一些影像资料,听听他亲自讲述创作理念,看看他的工作坊,感受他创作时的氛围。我想,通过这样更直接、更动态的媒介,我们或许能比静态的书籍,更能体会到艺术家的生命力和思想的深度。
评分《景观自在-杨英风(无书,1DVD)》这个名字,让我联想到的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杨英风先生的作品,我虽未亲眼见过,但早已久闻其名。他的艺术,似乎总是在诉说着一种古老东方哲学中的“道法自然”的理念。我一直认为,真正的艺术,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视觉的层面,更应该触及心灵,引发共鸣。 这张DVD,我猜想它会带领我们走进杨英风先生的艺术世界,但更重要的是,它可能会解读他艺术背后的精神内核。我期待着能够从中看到,他是如何将自己对自然、对生命、对宇宙的理解,通过他的雕塑语言表达出来。是怎样的“自在”?是超越物质的束缚,还是内心深处的宁静?我想,这张DVD不仅仅是对一位艺术家的介绍,更是一次对人生境界的探索。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启发,让我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寻找到那份“景观自在”的意境。
评分《景观自在-杨英风(无书,1DVD)》这个标题,让我立刻联想到杨英风先生那充满力量感和生命张力的雕塑作品,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艺术理念。虽然缺少了书本的触感,但我相信这张DVD一定蕴含着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信息。我非常好奇,DVD会以怎样的方式来呈现他的艺术?是纪录片式的访谈,还是作品的特写镜头,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 我尤其期待DVD中能展现出“景观”与“自在”的互动关系。杨英风先生的作品,往往与特定的环境融为一体,他是否会在DVD中详细阐述他如何考量作品与环境的关系?作品是怎样“自在”地存在于景观之中,又如何反过来影响和塑造着我们对景观的感知?我希望通过观看这张DVD,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他作为一位雕塑家,是如何将东方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的理念,转化为具象的艺术表达,从而引发我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评分看到《景观自在-杨英风(无书,1DVD)》这个标题,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的是艺术家杨英风那充满生命力与东方哲思的雕塑作品。虽然内容是一张DVD,但光是这个名字就足以勾起我对这位雕塑大师的无限好奇。我一直对能够将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巧妙融合的艺术形式情有独钟,而“景观自在”这四个字,恰恰点出了杨英风艺术的精髓——在山水自然之间,寻求一种精神的自由与安宁。 我尤其期待DVD中能够呈现他那些宏伟的公共艺术作品,比如那些矗立在城市广场、公园绿地中的巨型雕塑。我脑海中想象着,它们是如何与周围的景观融为一体,又如何通过其独特的造型和材质,引发观者对天地万物的深思。是巍峨的山峦,还是潺潺的流水,亦或是飘逸的云彩,这些自然元素在他的手中,被赋予了怎样的生命力?DVD是否能够展现他创作的过程,让我窥见那些灵感的火花是如何点燃,那些严谨的构思是如何转化为粗犷或细腻的线条?我希望它能像一次身临其境的艺术之旅,让我不必亲临现场,也能感受到作品的震撼力。
评分“景观自在”,这名字让我脑海中立刻勾勒出一幅画面:开阔的山水之间,一座充满生命力的雕塑作品,静默地与自然融为一体。杨英风先生,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总是能给人带来一种超脱尘俗的宁静感。虽然这次只有一张DVD,没有了翻阅纸张的触感,但我相信这或许能带来更直观、更沉浸式的体验。 我希望这张DVD能够像一本立体百科全书,展现杨英风先生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从早期充满实验性的作品,到后来更加成熟、更具哲学深度的创作,DVD能否为我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艺术脉络?我特别关注他作品中“自在”的那种状态,是如何通过线条、体量、材质来体现的。是那种不受拘束的自由,还是那种顺应自然的和谐?我想,一张精心制作的DVD,一定能通过影像语言,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这位远隔千里的观众,也能感受到艺术家创作时的心境和作品所传达的深远意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