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的创作志》是独立出版的艺文刊物,以纸上展览的方式,将人类的五个感官知觉作为灵感来源,搜集世界各地各种领域的作品以及创作故事。
每期以一种感官出发,结合绘画、摄影、装置、文字、音乐、建筑、电影, 乃至食物、旅行,和生活中的人事物。
本期《船的创作志#3》驶出「听觉号」,主题:「耳边风─不被听见的声音」。翻开这本书,许多不被听见的声音全都跑了出来,包括:金马奖得主杜笃之採集的数百种海浪声、旅美动态影像导演刘耕名深爱的昆虫叫声、记录一年行走足迹的唱片、电影重庆森林里663终于听见的主题曲、艺术家田中功起和苏育贤互听彼此创作的声音、只有青少年才听得到的刺耳频率……邀请大家来说说生活与创作里,那些不被听见的声音,希望借由一只只张大的耳朵所收集来的声响,让多元的风吹进身体里面,化作下一次发声的养分。
作者简介
李依桦
生于台湾台北,纽约大学艺术创作硕士,现为纽约蔡国强工作室专案经理。
大学主修文学,2005年开始投入影像创作,作品曾多次展出于美国纽约、新英格兰、芝加哥、中国上海等地,并于2009年波特兰Newsapce摄影中心获奖。2009年与艺术家林艾箴合作进行文字影像创作《短对话》,于纽约台北文化中心展出,并由田园城市出版社在台出版。2010年与艺术家林艾箴、洪湘茹成立「船的工作室」,创办《船的创作志》,集合各领域的创作,提供台湾艺术创作者与国际艺坛接轨的机会。
洪湘茹
长年学习美术,2006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隔年进入纽约帕森设计学院设计与科技研究所。作品曾展出于《台湾美展》、《台北数位艺术节》台北当代艺术馆,并获2009年《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新人推荐奖》。2006年创办Iost艺文空间,并担任《杂志时光.抒情时代》两人出品之美术编辑。现于纽约eyeball设计公司担任艺术指导。
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真正触动人心的,并非那些震耳欲聋的呐喊,而是那些细如游丝的低语。《耳边风:不被听见的声音》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试图去改变我的什么,也没有给我任何指导性的建议,它只是静静地,将那些常被我们忽视的,关于人性的细微之处,缓缓地展现在我眼前。我读到它的时候,常常会停下来,陷入沉思,回想起自己过往的经历,那些与书中描绘的场景惊人相似的情感瞬间。它让我明白,原来我并不孤单,原来那些困扰我的,那些我难以言说的,都曾经或正在被许多人经历着。这本书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魔力,它们不是直接的陈述,而是带着一种邀请,邀请你去体验,去联想,去感受。它让我学会了用一种更温柔、更包容的视角去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这个复杂的世界。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改变,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成长。
评分《耳边风:不被听见的声音》给予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启发。它不像许多书籍那样,急于将观点或信息灌输给你,而是像一位老朋友,在身边轻声细语,分享着一些看似微不足道,却意味深长的体悟。我尤其欣赏作者对那些“被遗忘的声音”的处理方式,它们不是被简单地罗列,而是被巧妙地编织进一种充满画面感的叙事之中。读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一个个被时间遗忘的角落,看到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听到那些曾经热烈的心跳,感受到那些曾经深沉的情感。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所认为的“安静”,很多时候并非真正的空白,而是被各种嘈杂所掩盖的,那些更古老、更本真的声音。这种“不被听见”,并非意味着“不存在”,而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倾听,去感受。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我们内心深处的一扇门,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复杂的结构,但它的力量却足以撼动人心。
评分翻开《耳边风:不被听见的声音》,我立刻被它那种难以言喻的诗意所吸引。它不是那种需要你全神贯注去追逐情节的书,更像是一杯需要慢慢品味的清茶,又或者是一首悠扬的乐曲,在不经意间便渗透进你的灵魂。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表象之下的情感暗流。那些我们常常无意识地忽视的,比如一个眼神的闪躲,一次沉默的叹息,甚至是一种突如其来的失落感,在作者的笔下都变得鲜活而真实。它让我开始反思,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究竟错过了多少细微而重要的东西?那些“不被听见的声音”,或许正是构成我们内心世界最本质的部分。它们构成了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的爱恨情仇,我们的坚持与放弃。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直接告诉你“是什么”,而是让你自己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它像一个静默的引导者,引着你走进自己内心的花园,去发现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去倾听那些被忽略的花朵的低语。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仿佛每一次都能挖掘出更深层次的自我。
评分这本《耳边风:不被听见的声音》仿佛是一场潜入意识深处的旅程。它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以一种近乎低语的方式,触碰到了那些平日里被我们匆匆略过、甚至刻意忽略的细微之处。作者似乎是一位极具洞察力的聆听者,能够捕捉到那些在喧嚣生活中几乎消失的声音:失落的希望,未竟的梦想,被压抑的情感,以及那些在我们内心深处回荡,却又难以启齿的困惑。每一页都像是在翻阅一本关于“未发出之声”的百科全书,它描绘了人类情感的微妙光谱,那些模糊不清的角落,那些我们自己都未必能准确命名的感受。阅读它,更像是一种自我对话的邀请,它鼓励我们停下来,去倾听自己内心深处那些细弱却真实的呼唤。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懂得自己,但这本书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从未认真审视过的自我。它没有给出答案,也无需答案,因为它本身就是对这些“不被听见的声音”最温柔的呈现。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寂静的夜晚,独自坐在窗前,看着月光洒下,心中涌起莫名的情愫,却又说不清道不明,而这本书,恰恰捕捉到了这种难以言喻的意境。它是一次关于内省的邀约,一次关于共鸣的探索,一次关于理解的静默。
评分这本《耳边风:不被听见的声音》是一次意外的惊喜,它以一种极其温柔而又深刻的方式,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作者的文字,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雕塑家,用最细致的刻刀,一点一点地勾勒出那些被时间磨平的棱角,那些被遗忘的情感。它没有强迫你去接受任何观点,也没有试图去说服你相信什么,它只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将那些“不被听见的声音”以最真实的面貌呈现出来。我读它的时候,常常会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仿佛这些声音,也曾在我心中低语过,只是我当时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这本书教会我,真正重要的,往往不是那些大张旗鼓的宣告,而是那些深埋在心底的,细微而又持久的共鸣。它是一次关于倾听的练习,一次关于理解的探索,一次关于与自我和解的旅程。它让我更加珍视那些不显眼的角落,更加懂得,每一个微小的声音,都可能承载着一段深刻的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