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幅与珠宝首饰相关的名画,100种时尚品味与时代氛围
「名画飨宴100」透过主题式的规画,打开艺术史解述的无限可能,
引领读者穿游二千多年来的东西方艺术发展。
本书精选世界知名艺术家的100 幅画作,创作年代从1482 年波蒂切利的〈春〉到1940年卡萝〈戴着荆棘颈鍊与蜂鸟的自画像〉。艺术家当中,不乏西洋美术史巨匠,有得到皇室贵族宠爱者,有出身艺匠家庭者,有艺术运动领导者,有一生与残疾或悲情对抗者,他们因创作生涯的身分和际遇,产生了许多女性题材画作,连带地也在画中呈现各式各样材质和设计的珠宝首饰。
人类在史前时代便使用动物的牙齿或贝壳来装扮,发展到今天,首饰更成为女性挚爱。珠宝首饰象征着身分地位,和风土民情、宗教信仰、政经格局与时尚潮流等也有密切关系。从本书的百幅名作,我们可以看到15 至20 世纪上半期的首饰样式及艺术家品味。我们也可以从画中人物的饰物分享其心情起伏或生活情调,揭开其美丽而充满绮想和趣味的面纱。
「名画飨宴100」系列:
《艺术中的吃喝》
《艺术中的花卉》
《艺术中的孩子》
《艺术中的猫》
《艺术中的窗景》
《艺术中的沐浴》
《艺术中的阅读》
作者简介
陈长华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艺术行政与管理研究所毕业
曾任国立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专门委员、文建会国立传统艺术中心主任秘书、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兼任讲师、《联合报》记者。
着作包括《台湾现代美术大系—抒情印象绘画》,儿童读物「台湾美术家系列」《黄土水》、《廖继春》、《杨三郎》等,散文《最初的温柔》、《美感经验》、《打开记忆的盒子》等。
前 言|从图像发现美的奥祕(何政广)
第1 幅| 波蒂切利〈春〉约1482
第2 幅| 吉兰岱奥〈乔宛娜.杜娜布奥妮肖像〉1489-90
第3 幅| 拉斐尔〈优雅三美神〉1504-05
第4 幅| 拉斐尔〈玛达莉娜.杜尼肖像〉1506
第5 幅| 拉斐尔〈哑女〉1507
第6 幅| 拉斐尔〈戴面纱女子〉1516
第7 幅| 无名氏〈德斯特蕾姐妹〉约1594
第8 幅| 提香〈艾莉诺娜.龚札加肖像〉1538
第9 幅| 提香〈维纳斯、丘比特与风琴乐手〉1549
第10 幅| 提香〈镜前的维纳斯〉约1555
第11 幅| 丁托列托〈苏珊娜与老者〉1555/56
第12 幅| 丁托列托〈年轻女子肖像〉1553-55
第13 幅| 普伯斯〈玛莉.麦迪奇肖像〉1611
第14 幅| 鲁本斯〈忍冬树下的鲁本斯与妻子伊莎贝拉.布兰特〉1609-10
第15 幅| 鲁本斯〈维纳斯的梳妆〉1612-15
第16 幅| 鲁本斯〈海伦.福尔曼与马车〉约1639
第17 幅| 鲁本斯〈攻下朱里耶城〉1625
第18 幅| 林布兰特〈友第德欢庆何乐弗尼之死〉1634
第19 幅| 林布兰特〈马丁.索尔曼斯妻欧碧恩.寇比特肖像〉1634
第20 幅| 拉图尔〈作弊者—红方块A〉1635
第21 幅| 林布兰特〈玛利亚.崖普肖像〉1639
第22 幅| 林布兰特〈沐浴中的贝丝希芭〉1654
第23 幅| 林布兰特〈戴丝绒贝雷帽的亨德丽吉.史多芙丝〉约1654
第24 幅| 林布兰特〈持羽扇的女子〉约1658/60
第25 幅| 林布兰特〈抱着爱犬的妇人〉约1665
第26 幅| 林布兰特〈鲁克蕾蒂亚〉1664
第27 幅| 林布兰特〈犹太新娘〉1665
第28 幅| 维梅尔〈戴珍珠项鍊的女子〉1662/65
第29 幅| 维梅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约1665
第30 幅| 维梅尔〈情书〉1669
第31 幅| 维梅尔〈在女仆随侍下写信的女子〉约1670
第32 幅| 维梅尔〈站在键琴旁的女人〉约1672-73
第33 幅| 维梅尔〈天主信仰寓言〉约1670-72
第34 幅| 维梅尔〈弹键琴的女人〉约1670-72
第35 幅| 哥雅〈卡洛斯四世家族〉约1800
第36 幅| 大卫〈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1806-07
第37 幅| 安格尔〈德.赛诺涅夫人肖像〉1814
第38 幅| 安格尔〈大土耳其宫女〉1814
第39 幅| 安格尔〈大宫女与女奴〉1842
第40 幅| 安格尔〈奥特敏.杜松维耶伯爵夫人〉1845
第41 幅| 安格尔〈莫瓦特希埃夫人肖像〉1851
第42 幅| 安格尔〈布洛葛莉公主〉约1851-53
第43 幅| 安格尔〈安格尔夫人〉1859
第44 幅| 安格尔〈土耳其浴〉1862
第45 幅| 德拉克洛瓦〈萨荷达那拔尔之死〉1827
第46 幅| 德拉克洛瓦〈在闺房中的阿尔及尔妇女〉1834
第47 幅| 德拉克洛瓦〈亚思巴希像〉1824
第48 幅| 许内兹〈逃避杜贝勒河洪水的罗马农民〉1831
第49 幅| 格雷尔〈奴比安女子〉1838
第50 幅| 夏瑟里奥〈沐浴的苏珊娜〉1839
第51 幅| 夏瑟里奥〈艾丝特的梳妆〉1841
第52 幅| 米勒〈宝琳-维吉尼.欧诺画像〉1841-42
第53 幅| 小马德拉索〈维尔切斯公爵夫人〉1853
第54 幅| 罗赛蒂〈唇吻〉1859
第55 幅| 罗赛蒂〈美丽佳人罗莎孟〉1861
第56 幅| 罗赛蒂〈法西奥的情人(奥莱莉亚)〉1863-73
第57 幅| 罗赛蒂〈特洛伊的海伦〉1863
第58 幅| 罗赛蒂〈蓝色闺房〉1865
第59 幅| 罗赛蒂〈被爱之人(新娘)〉1865-66
第60 幅| 罗赛蒂〈红心皇后:艾莉丝.外尔汀〉1866
第61 幅| 罗赛蒂〈蒙娜宛娜〉1866
第62 幅| 杰罗姆〈陪审人前的菲里内〉1861
第63 幅| 杰罗姆〈摩尔人式的沐浴〉1870
第64 幅| 杰罗姆〈浴女〉1880-85
第65 幅| 马奈〈惊吓的宁芙〉1859-61
第66 幅| 马奈〈阳台〉1868-69
第67 幅| 马奈〈奥林匹亚〉1863
第68 幅| 阿玛塔德玛〈高卢罗马女子〉1865
第69 幅| 阿玛塔德玛〈安娜.阿玛塔德玛〉1883
第70 幅| 阿玛塔德玛〈发现摩西〉1904
第71 幅| 柯洛〈亚柯丝迪娜〉1866
第72 幅| 波纳〈牺牲(沉思女子)〉1869
第73 幅| 勒弓.丢.奴以〈后宫里的拉姆西斯〉1886
第74 幅| 勒弓.丢.奴以〈白奴〉1888
第75 幅| 雷诺瓦〈阿尔及利亚风格的巴黎女郎〉1872
第76 幅| 雷诺瓦〈包厢〉1874
第77 幅| 雷诺瓦〈佩戴玫瑰的加布莉列儿〉1910
第78 幅| 列宾〈马拉斯肖像〉1883
第79 幅| 列宾〈诗芳采娃肖像〉1889
第80 幅| 列宾〈伯爵夫人戈洛维娜肖像〉1896
第81 幅| 克林姆〈雕刻寓言〉1889
第82 幅| 克林姆〈一个女人的肖像〉1894
第83 幅| 克林姆〈罗莎肖像〉1900-01
第84 幅| 克林姆〈艾蜜莉.芙露吉的肖像〉1902
第85 幅| 克林姆〈贝多芬墙角装饰画(敌对的力量)〉1902
第86 幅| 克林姆〈芙丽莎.瑞德勒肖像〉1906
第87 幅| 克林姆〈雅德勒.布罗奇—波儿肖像〉1907
第88 幅| 克林姆〈朱迪丝2(莎乐美)〉1909
第89 幅| 沙金〈安格纽女士〉1892
第90 幅| 莫迪利亚尼〈芮妮〉1917
第91 幅| 莫迪利亚尼〈安娜.芝波罗夫斯基肖像〉1917
第92 幅| 卡萝〈时光飞逝〉1929
第93 幅| 卡萝〈自画像〉1930
第94 幅| 卡萝〈芙烈达.卡萝和迪亚哥.里维拉〉1931
第95 幅| 卡萝〈戴着项鍊的自画像〉1933
第96 幅| 卡萝〈献给艾洛塞医生的自画像〉1940
第97 幅| 卡萝〈与猿猴的自画像〉1938
第98 幅| 卡萝〈欧罗塔与我〉1938
第99 幅| 卡萝〈自画像〉1940
第100 幅| 卡萝〈戴着荆棘颈鍊与蜂鸟的自画像〉1940
不得不说,《艺术中的首饰》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读物。它彻底颠覆了我对首饰的刻板印象,让我看到了首饰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媒介所拥有的无限可能。书中对于艺术家个人风格的捕捉和解读,让我印象深刻。我读到了那些充满个性的设计师,他们如何将自己的情感、哲学甚至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巧妙地融入到首饰的创作之中。例如,某位艺术家如何用破碎的玻璃和金属碎片,来表达对现代社会疏离感的控诉;又或者,另一位如何通过柔和的曲线和温暖的材质,来传递治愈和希望的力量。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首饰不仅仅是物质的堆砌,更是艺术家们表达内心世界、与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它让我更加关注首饰背后的人文关怀和艺术家的创作初衷,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首饰的关系,思考它们在个人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评分这本《艺术中的首饰》实在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深感惊喜的读物!我一直对艺术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探索那些能够触及情感、承载历史的细微之处。首饰,在很多人眼中或许只是简单的装饰品,但这本书却将它们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不仅仅是关于金属、宝石的堆砌,更是关于设计理念、文化象征、时代变迁以及艺术家们内心世界的深度剖析。书中对各个时期、各种风格首饰的解读,让我得以窥见古埃及人对永恒的追求,中世纪贵族对权力的彰显,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文精神的赞美,以及现代艺术家们对个性和自由的呐喊。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一些具体作品的详细讲解,那些精美的图片配以深入浅出的文字,仿佛将我带入了创作的现场,感受到了工匠们指尖的温度和匠心。它让我明白了,一件小小的胸针,可能蕴含着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一条项链,或许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这本书打开了我对“首饰”这个词的全新认知,让我看到了它们作为艺术品所蕴含的深邃意义和无尽魅力。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首饰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类情感、历史发展和艺术演变的百科全书。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细节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者,所以当翻开《艺术中的首饰》时,我立刻被它严谨而不失生动的叙事风格所吸引。这本书在材质、工艺、风格上的分析可谓是面面俱到,而且深入骨髓。它不仅仅列出了某件作品使用了什么宝石,更会详细介绍这种宝石的产地、稀有度、切割方式,以及为何会被选择用于这件作品的设计之中。对于工艺的描述也同样细致入微,从古老的失蜡法到现代的3D打印技术,书中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让我对首饰的制作过程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不同风格首饰的对比和区分,比如Art Deco风格的几何线条与Art Nouveau风格的自然曲线,它们之间的差异被清晰地呈现出来,让我得以轻松辨别和欣赏。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带领我走入首饰艺术的殿堂,让我从一个门外汉逐渐变成一个能够品鉴其精妙之处的行家。
评分读完《艺术中的首饰》,我感觉自己的审美观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像是突然闯入了一个充满惊喜的宝藏洞穴。我以前总觉得很多名贵的首饰看起来都差不多,无非就是钻石、黄金加上一些宝石,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让我明白,首饰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材质的珍贵,更在于其独特的设计理念、精湛的工艺以及所传达的情感与故事。书中对一些艺术家和品牌的设计哲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如某位设计师如何从自然界汲取灵感,将流动的线条和生动的形态融入到颈链之中;另一位又是如何运用几何学和抽象概念,创造出极具现代感的耳环。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首饰的解读,那些来自遥远国度的独特图案、象征意义和传统工艺,都让我大开眼界。它让我意识到,每一件首饰都可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段历史的见证。这本书不仅让我学会了欣赏首饰的美,更让我学会了理解它们背后的深层含义,学会了去感受那些隐藏在闪耀光芒之下的艺术灵魂。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绝对是我近期阅读中最令人欣喜的一本。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反映社会变迁和个人表达的艺术形式颇感兴趣,而《艺术中的首饰》恰恰满足了我这一好奇心。它不再是简单地罗列各种首饰的图片,而是将首饰置于更广阔的历史和社会语境中去审视。比如,书中对二战时期首饰设计的变化分析,让我看到了在物资匮乏和时代动荡下,人们如何通过首饰来表达坚韧和希望;又或者,它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朋克摇滚风格首饰的探讨,展现了年轻人反叛精神和个性解放的张扬。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于首饰作为一种身份象征和权力符号的论述,它让我明白了为何在许多历史场合,精美的首饰会成为权力和地位的直观体现。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看到了首饰本身的艺术价值,更深入地理解了它们在人类社会中的多元功能和复杂意义。它让我看到了,原来这些小小的配饰,也能承载如此厚重的人文信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