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古人都很老派、无趣、没新意吗?大错特错!
中国古代的着名潮男,他们对于服饰、外表的注重超乎你的想像!
你知道,屈原喜欢用荷花来做衣服,是奇装异服的倡导者吗?
你知道,孔子非常讲究君子的穿着,并严格遵守dress code吗?
不仅配件齐全,如苏轼的东坡巾、诸葛亮的羽扇;
各种饰品更不可少:像是王佩、发簪、薰香球……
《中国潮男》精采呈现古代男人们的时尚潮流!
史上最狠毒的时装宣言
我头戴极高的冠,身挂很长的佩饰……
我佩戴得这样繁多美丽,香气四散。
人各有其所好,我独爱讲究穿着,
就算把我支解也不会改变,
岂是一点威胁就可以动摇我的心。
(译自屈原《离骚》)
看教科书的中国历史,男人都是讲才能的。那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个个文韬武略,彷彿内涵至上,一副臭皮囊根本无须关注。但中国男人原来比我们想像的更潮、更爱美。
古今历史数千年,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布衣,男人们各自施展浑身解数,皆成一时尚,打造出争奇斗丽的男装世界。
中国男性的服饰自古与时并进,随着时代更迭和民族融和而不断改变,仔细观察下,不但能看出一个人的身分,更能学习一个时代的历史。
香港时尚设计师陈仲辉的《中国潮男》,介绍中国男装的演变,以史实基础,设计为核心,系统地分析特立独行、讲究穿戴的历史人物(第一部),和解构男装的发展与部件(第二部),从各个朝代的演进,一直到现代,以致对未来的展望。作者除了写男装外,也写中国男人,当中处处流露幽默感。
现今年轻人多只关注西方潮流,对自身的传统服饰反而感觉陌生。加上名牌主导的社会,每个人可以用钱买到华丽的衣裳,却穿不出自己的气质和特色。作者陈仲辉希望透过这本书,让年轻一代对中国男装的历史演进有深入的了解,对于自身的穿着文化有更多的想法和自信,未来并有机会让独特的华人男装走上国际舞台。
作者简介
陈仲辉
广告设计出身,以一等荣誉学士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时装设计系,后随即赴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攻读男装设计硕士,返港后开设个人时装店,并同时于理工大学时装系担任客席讲师。
2002年开设时装教室Alternatif,2006年加入北京李宁体育用品公司任品牌创作总监,2008年加入中国宁波雅戈尔男装公司任创作总监,2011年重新开办时装教室Alternatif。
第一部
自序
第一章 时尚之父
第二章 时装教主
第三章 另类缪斯
第四章 潮流推手
第五章 时装精
第六章 万人迷
第七章 服妖
第八章 怪癖
第九章 男体
第十章 朝圣
第十一章 寻找完美男人
附录一
附录二
第二部
第一章 变革
第二章 审美
第三章 阶级
第四章 形制
第五章 裁剪
第六章 工艺
第七章 衣料
第八章 纹样
第九章 色彩
第十章 日常服
第十一章 功能服
第十二章 首服
第十三章 足衣
第十四章 配饰
第十五章 过去
第十六章 现在
第十七章 未来
附录
参考书籍
后记
作者序
看中国男装,就像看中国历史,通过认识男装的发展,能了解父系社会下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中国男装分一、二两部,第一部为男,第二部为装,全书以史实为基础,设计为核心,系统地分析男人和时装。第一部十一章,分别是时尚之父、时装教主、另类缪斯、潮流推手、时装精、万人迷、服妖、怪癖、男体、朝圣和寻找完美男人,用时尚去解构我们熟悉的名字,才惊觉屈原、孔子、竹林七贤、苏东坡、诸葛亮、雍正、溥仪等人都与时尚息息相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皇帝与平民都一样,但是不同的年代,却造就不同的男人。汉以前,中国男人文武双全,汉以后,却变成文弱书生,后来更被贬称为东亚病夫。
中国男人的气质,好像一代不如一代,今天的大款,富而不贵,箇中原因,值得深思。第二部十七章,分别是变革、审美、阶级、形制、裁剪、工艺、衣料、纹样、色彩、日常服、功能服、首服、足衣、配饰、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历来以衣冠文明而享誉世界,在世界男装系统中,中国男装自成一派,独特的造型,精美的丝织品,非凡的工艺,斑斓的色彩,加上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反映人民对美好的向往。同时又带出森严的等级观念,宁穿破,莫穿错,违反等级是绝对不容许的,因此从衣着的面料、款式、色彩和纹样,就能分辨一个人的身份。
以汉族为主的中国,历代服饰其实并不是单一的汉制,更多时候是採用一国两制,汉制和胡制,两种服制时而并用,时而排斥。当代时尚以西服为主,年轻人大都只是关注西方潮流,对自身的传统服饰反而感觉陌生,因而兴趣大减,其实早在唐朝,首都长安已是国际大都会,各国型人都来朝圣,时尚之风比当今巴黎或纽约更甚。因此在中国传统服饰日渐淡化的今天,希望此书能帮助年轻一代,加深自身文化的认识,和对中国男装的关注,在未来中国男装得以有更好的发展。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触动。我在这位“中国潮男”身上看到了坚韧不拔的毅力,看到了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也看到了在逆境中永不言弃的勇气。很多时候,我们会被生活的琐碎和压力所困扰,渐渐迷失了方向,忘记了最初的初心。而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提醒我不要忘记心中的那份热情和执着。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思考我所追求的“潮”是什么?是随波逐流,还是真正地找到自己的风格,并为之努力?书中那些动人的情节,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瞬间,都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我发现,所谓的“潮”,其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不分年龄,不分性别,而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宝贵财富。
评分当我翻开书页,那种阅读的沉浸感立刻将我包裹。作者的文字如同流畅的溪水,又如激昂的鼓点,在字里行间传递着一种蓬勃的生命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细节的描绘,每一个场景的布置,每一个人物的表情,都像是经过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跃然纸上。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时代气息,仿佛书中的故事就发生在当下,每一个脉搏都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一直在思考,作为一个“中国潮男”,他身上究竟承载了怎样的文化符号?是传统元素的现代演绎,还是西式潮流的本土化创新?书中的叙述似乎在引领我一步步解开这个谜团,让我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体会,也让我看到了中国青年在国际时尚舞台上逐渐崛起的力量。这种融合与创新,正是当下中国社会最闪耀的特质之一,而这本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观察窗口。我仿佛能听到背景中传来的动感音乐,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咖啡香气,这一切都让阅读体验变得无比真实而立体。
评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对“中国潮男”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时尚和潮流的标签,更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书中刻画的人物,他们身上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又大胆地拥抱现代的审美和价值观。他们不拘泥于传统,也不盲目追随潮流,而是将两者巧妙地融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个人魅力。我一直在思考,这种“潮”的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它反映了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转型,也展现了中国青年一代的自信和活力。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当代中国年轻人的精神面貌,也让我为他们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感到由衷的骄傲。我开始相信,未来的中国,一定会涌现出更多像书中人物一样,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充满创新精神的“潮人”。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了,那种大胆而充满个性的色彩搭配,以及中间那位身姿挺拔、眼神坚毅的“主角”,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时尚潮流领域抱有浓厚兴趣,特别是那些能够引领潮流、展现独特品味的“潮人”故事。这本书的标题《中国潮男》恰好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那个好奇火苗,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究竟是怎样的力量,怎样的故事,才能塑造出这样一位“中国潮男”。我一直在思考,所谓的“潮”究竟是什么?是外在的服饰搭配?是内在的自信张扬?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并且能够形成一种独特的个人风格?这本书似乎给了我一个探索的入口,让我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和理解“潮”的含义。我脑海中浮现出各种画面,也许是都市霓虹闪烁的夜晚,主角在人群中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又或许是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他在默默地打磨自己的技艺,为未来的爆发积蓄能量。总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充满了未知和期待,仿佛是一场即将展开的华丽冒险,而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成为这场冒险的见证者。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不像传统的传记那样按部就班地讲述,而是充满了跳跃性和想象力。作者仿佛是一位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将各种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效果。我时常被书中突如其来的转折所吸引,也为那些出乎意料的结局而感到惊喜。我一直在尝试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他想要通过这个故事传达的更深层次的意义。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的故事,它更是关于一个时代,关于一群人的故事。它让我看到了中国社会在飞速发展中所孕育出的各种可能性,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我享受着这种阅读的乐趣,也享受着在这种乐趣中不断地思考和成长。这本书,已经成为我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会反复品味其中的点点滴滴,并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从它那里汲取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