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空宗与有宗:佛教判教的对话诠释初续》是继另一本书《佛教的当代判释的对话诠释》而写的,是去年上学期我替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和哲学研究所开讲「佛教的当代判释」一门课的现场录音记录,是《佛教的当代判释的对话诠释》的接续篇;在内容上也是接续该书而讲授的,以空宗与有宗和双方的融合为主,另外也加上佛教早期出现的说一切有部和经量部。空宗包括般若思想与中观学,其精神宗旨,可以「即法体空」来说。即是,我们不需将事物的构成要素一一析离,到最后甚么也没有,这是小乘佛教说空义的方式。空宗的殊胜的地方在不需析离、破坏事物,单就缘起、诸法因缘生这一原理,便能贯穿事物的内里,直证其无自性的本质。这无自性即是空。有宗即是唯识学,它的教说的宗旨是「识中现有」,强调一切事物都没有自性,都是由心识透过一种转变的活动而显现,而成立。空宗与有宗的遇合,最后产生空有互融的结果,这是大乘佛教的归宿。双方能够结合而融为一体的义理根据在空宗讲性空,有宗讲缘起,这两个意涵是相通的,甚至可以说是相互涵蕴的。性空与缘起在义理上相互含容,双方的关系是一种分析关系。即是:从性空可以推导出缘起,从缘起可以引出性空。空有互融,在义理上有其必然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