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佛法修行人来说,最主要的必经之路,就是出离心、菩提心与证悟空性的智慧。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重要的途径,所以宗喀巴大师称之为「三主要道」。
《三主要道论》也是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等所有教派的必修课。
当我们实修佛法时,首先应当「心向于法」,亦即内心要产生出离心。其次,「法向于道」,主要是依靠菩提心。再其次所修大乘的法,要把两种盖障灭除,所不能够欠缺的对治方法,就是正见,亦即空性正见。因此,我们要得到解脱,要成就佛果,所实修的佛法中,完全不能欠缺的,最为主要仍是这三个道路。
如果我们内心没有产生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那么不管我们如何精进的努力实修、观想、诵经、拜佛,这些都只能当做是投生在轮回的因。可是如果有这三个道路来摄持实修,不管所做的是什么观想、实修,这个实修一定是正确的。这个观想、实修一定是脱离轮回的因,而且必定是能证得佛果的因,同时也能成为烦恼、我执、无明的对治。所以,心到底有没有向于佛法?或者所修的法算不算是大乘的法?所修的法能不能成为我执的对治?主要就是靠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这三个项目。
作者简介
讲解者∕堪布慈囊仁波切
仁波切于1967年莲师殊胜日诞生,出生当天出现了一些吉祥的瑞相。
13岁出家开始修学佛法,在成就者 堪布噶玛策滇仁波切, 尊贵的大司徒仁波切、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等二十多位善知识处数年精勤努力学习显密佛法,自此成为显密经论解行具足的大学者,是一位具格的上师,亦完成了许多着作,也是一位作家。
年轻时即经过三年三个月的闭关实修,闲暇之余喜欢在各圣地闭关和朝圣。热爱学习研究南、北传等各教派之教义,更希望推动三大传承互相交流融合与团结。
仁波切在东、西方国家等世界各地弘扬佛法,并任菩提三乘林等世界各地般若林佛学会的住持,且为现任印度智慧林佛学院院长,讲经弘法近20年,培育了许多能弘扬佛法之众多僧俗人才。
仁波切在青藏高原创办了慈智学校,摆脱了当地文盲,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并长期推动慈善与关爱,以佛法教育净化人心、贡献社会,不遗余力。
推荐序1 图登诺布仁波切
推荐序2 菩提三乘林佛学会会长 王莎贺
第一章 道前基础
正确的闻、思、修教法
一、调整自己的动机
二、调整自己的行为
听闻的利益
什么是三主要道?
为什么是最主要的道路?
业的类型与三主要道的关系
三主要道的重要性
第二章 前行--趣入论典
一、供赞文
供赞文的必要性
供赞文的对象
二、撰写誓言
撰写誓言的必要性
同时进行许多事的缺失
三、鼓励听闻
具缘弟子的条件
第三章 正明论典
一、出离心
(一)出离心的必要性
(二)产生出离心的方式
(三)产生出离心的标准
二、菩提心
(一)产生菩提心的必要性
(二)产生菩提心的方式
(三)产生菩提心的标准
三、空性正见
(一)观修空性见地的必要性
(二)对于见地进行抉择
(三)分析空性见地还未圆满的情形
(四)正确见地的标准
(五)中观应成派不共的特色
第四章 结行
佛法顺缘条件的聚合
利己利他的暇满人身宝
珍惜现生
维系清净法教
为什么佛法在现代更重要?
对其他宗教的态度
什么才算是弘扬佛法?
现代的期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