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出生,我们还要去哪里?到了少年,我们热切地等着成年,拥有足够的自由和金钱或是爱情。到了无数这里,我们不曾好好享受,我们想的都是遥远的那里。如果上天给我们雨,我们可以选择观赏雨滴在叶片间的曼波;也许会有一道虹彩带来石破天惊的欢快。 ──满济法师
本书为作者2005年至2011年在《佛祖心》杂志、《人间福报》副刊等专栏结集的散文集,收录五十九篇幽微描摹人心尘欲的小品,以「寻声、觅踪、得见、转身」四卷引领我们探索心灵风景,也道尽众生叩心访道、诚实面对终见柳暗花明的心境历程。
满济法师清畅俐落的文笔,记录着美丽的人生百态,为我们梳理生活上的杂染坎坷、疑难迷乱,也提供许多念念警醒、自我精进、老实修行的法要。他的文字有一种纯然恬美的觉受,慈引疗愈一寸一寸易感易伤的心,让我们反观内在的心灵之山,懂得转向观照自己的心念。
书中还有许多生命的提问、释疑,佛门的典故、礼仪,还有作者修行多年与佛应心的偈语、回向文,都可以作为大家日常生活中自我修持、保任的密行。内容题材生活化,有生也有死,却没有说教的框架,对生命敏感的体察及用心生活的态度,犹如一位能创造幸福的谘商师,助益我们在人流俗事中保有觉照、自省的功夫。不论是否学佛,都能作为净化心灵的警钟。
到了这里,你还要去哪里?记得,无数的这里,皆含藏着你我所未察觉的甚深妙因好缘。
作者简介
释满济
佛教文化工作者,长年从事编辑、写作等事务。
出生地基隆,佛光山丛林大学毕业。1987年就读佛光山台北女子佛学院,1988年春依止星云大师出家,冬受具足戒于美国西来寺,得戒和尚为星云大师。
现任佛光出版社代理社长,主编一百三十二册《中国佛教经典白话宝藏》,推动海崃两岸的文化交流、出版。曾任佛光山书记室书记长,参与《佛教丛书》、《佛光教科书》等编务工作。2000年《人间福报》创刊,任职〈论坛版〉主笔,后接任〈觉世副刊〉主编。
作品:《穿梭时空与大师交会》、《心灵清泉》、《小王子流浪记》、《极乐世界的地址》、《25℃的天空—云南游记》等。「云水三千」、「浩瀚星云」、「观音音乐剧」等脚本,及相关佛教音乐专辑文案创作。
【推荐序】
文字弘传力量 广博深远 ◎星云大师
这辈子.下辈子 ◎向阳
【作者序】
万千因缘 普同供养 ◎释满济
【目录】
卷一.寻声
陪葬∕读心∕共修∕幻影∕愈少愈富有∕谁陪你走∕杯子与水∕离别是再见的开始∕最快乐的时光∕安静的力量∕盲人种花∕最懂佛心的人∕如果有下辈子∕人间的最后一晚∕最美的人∕你往哪里去?∕佛在哪里?∕文殊心海
卷二.觅踪
请进来拜佛∕选佛场∕点亮心灯∕喫茶去∕做功德∕老实修行∕调心如调琴∕水鸟说法∕苦难是上师∕出家最吉祥∕减分的生活∕渐修与顿悟∕不要和我说开悟∕行堂记∕到寺院过年∕我是佛∕紫藤花开∕母亲是观音的化身∕照见圣者之心
卷三.得见
好一片繁华似锦∕告别的歌声∕到了这里,你还要去哪里?∕一加一必定等于二∕倒数之间你要跨往何处?∕生死迷藏∕雨夜的莲花灯∕身入浊泥 心似莲香∕纯净与漂浮∕成为一棵树∕天堂的坠落
卷四.转身
第十五颗苹果∕千年不老的微笑∕不做没有翅膀的鸟∕再来一次∕心是一座蓝海森林∕世界末日,你还有我∕光之国度∕在所有人身上看见自己∕与爱如实相对∕幸福不迷路∕笑是开悟的钥匙
推荐序1
文字弘传力量 广博深远──星云
这是满济出版的第六本书。在艺文的创作,她是有潜力的。在佛光山出家后,也一直守着文化、编辑、出版的岗位。记得一九八八年,我在西来寺传授三坛大戒,满济写了一封信给我,我发现她的文笔有美感,写情至诚,一向我鼓励文化人才,期望佛教能有多枝好笔,书写佛教思想内涵,把佛教的美与好传播开来。许多年来,满济在编辑事务之外,仍能持续写作,也是可喜之事。
《到了这里,你还要去哪里》散文集,是满济数年来在《佛祖心》杂志、《人间福报》副刊等专栏结集的成果,文中,有关寺院生活描述的〈行堂记〉、〈大雄宝殿〉、〈选佛场〉、〈做功德〉、〈到寺院过年〉;有对修道少欲知足的〈越少越富有〉、〈佛在那里〉、〈吃茶去〉、〈老实修行〉、〈出家最吉祥〉等篇章。书中,也有感性的赤子之情,如〈母亲是观音的化身〉、〈雨夜的莲花灯〉,写父母之间的点点滴滴缘份,读来令人在感伤中,也庆幸人身难得,吾人能够学习佛法,服务众生是莫大的幸福与幸运。
马鸣菩萨的〈佛所行赞〉度化五百王子出家,足见文字弘传力量的广博深远。我深切期待徒众、信众能勤于笔耕,为美好信仰,为短暂的生命写下永久的历史。
推荐序2
这辈子.下辈子:序满济法师《到了这里 你还要去哪里》──向阳
「如果下辈子,请你一定要记得,带着慈悲的心,当你行走过的路,要留下一盏灯火,让苦难的众生找到回家的路。」
这是满济法师〈如果有下辈子〉一文的结语。这句话使我想到十年前(时间过得真快!)他出版的《修行笔记》中的另一句话:「曾经闪在心底的一念善念,这点余光,会让你灵性重获净化和救赎。」两句都强调「善念」,十年前,这善念做为余光,说的是「让你灵性重获净化和救赎」;十年后,这善念起于慈悲心,做为灯火,说的是要「让苦难的众生找到回家的路」。
无论是余光或者是灯火,都需要自性,自性是能源,这能源使人生充满力量,也充满希望,无论自照或照人,心慈眼慧,自然会活出一条活路来,活自己,也活他人,最后自他无分,尘尽光生,照破山河。
我读满济法师这本散文集《到了这里 你还要去哪里》所收59篇小品,心中充满平静的喜悦,这59篇小品篇篇佛心、论佛法,是一个佛门法师日课所见,因为是日课,顺手拈来都在日常生活中,所以佛心即日常,佛法在人间,读来如话家常,动人十分。而更可贵的是,满济法师善用生活中的见闻、故事,直指生命真谛。他写日常,写生,也写死。本书〈生死迷藏〉一文,以「生死像一场躲猫猫的迷藏」开笔,结于「原来我们都在玩捉迷藏呀」,一语道破生死的迷障,人间的生老病死,让我们执着、害怕,让我们贪恋、迷惘,都只因我们「遮掩双眼」因而无法面对。
这篇文章透过儿童时期玩捉迷藏游戏的故事,喻生离与死别,究执念与迷乱,透彻明白,凡人都能解得。这些故事来自人间、来自生活,有真实的血泪,有刀割的悲伤,有进退两难、有不舍万端,故事中的角色辗转于无常的折磨之间,最后发现这折磨不是来自无常,而是目为五色所盲,耳为五音所聋,心为五欲所蔽,忘掉了转身回头,放下就能快乐,简单就能富足。
满济法师的文笔维持着早年的清畅,可读好读也吸引人读,十年前我读他的《修行笔记》,说他的文字「就像山风吹过,海雨打过,白云飘过,月光洒过,都简单俐落,不着痕迹;却能指引我们更宽广乃至无宽广无界限无止境的十方,容我们研磨、体会、面对。」十年后的今天,在《到了这里 你还要去哪里》这本书中,依然篇篇可见,那是一颗自在的心,自在地写、自在地活,也自在地走、自在地卧。与十年前不同的是,十年后的这些文字还指向自在的开悟,开心的开悟。
以下这段文字,让我感动:
我看见开悟,是在街道上看见四肢残缺的朋友对我微笑;我看见开悟,是听见无量的母亲在厨房里切切煮煮的锅炉唿唿声;我看见开悟,是在菩萨的丛林道场,无数的年轻学僧,削落三千发丝,换上缁衣,学习过去诸佛,愿意为众生奉献所有……。
在苦海中看见笑容,在生活中看见欢喜,在度化众生中看见自在。这或许是满济法师这本新着《到了这里 你还要去哪里》所要指出的光的所在吧!是这样的开心,我们才能珍惜唿吸间的生命;是这样的自在,我们才能活出一个发光发热的人生;是这样的开悟,我们的这辈子和下辈子才有了连结,即使为狗为牛,生生世世,都大悲无畏。
感谢满济法师让我成为《到了这里 你还要去哪里》为出版前的幸运读者,让我在阅读本书书稿的过程中接受无数的启发和开示。本书中的每个篇章,都如山间的明月,可以照映我们这辈子不能不走的丛林小径,迎接下辈子的光明坦途;也像沙漠中的星空,可以指点我们这辈子的艰苦陷溺,指向下辈子的自在自如。
作者序
万千因缘 普同供养
自二○○二年十月出版第一本书《穿梭时空与大师交会》,一瞬,十年光阴指间流逝。十年在不同的工作场域历练凡心,参与北部的人间福报创报、回山重返书记职务,编辑大师的论文、序文、语录等,转职于资讯中心认识网路异想世界、大雄宝殿任香灯工作。尔后,镇守于山门客堂,往来迎接,日日带领来山游客,从殿堂的建设,到牌楼的砖瓦,走着走着,我慢慢地,踏入这座灵山之心,一座不可思议的菩萨丛林。
这期间,二○○九年五月,我独行云南二十八日;二○一二年五月,我偕同一位同参,两人从江南走到长安,一路朝圣参访,完成南北疆的丝路全程。那五十五天,饮着风沙,双足触在玄奘大师曾驻钖,讲经弘道的万人道场,今已成残垣断壁的荒野。兰州的大鸠摩寺,天何其宝蓝,塔中有罗什大师的舌舍利,我跪拜着,泪已成行。
一路走来,对文字产生兴趣,对写作有了一点信心,全仰仗今生教导我的亲教师,不弃舍地给予我因缘得度。如果说,玄奘、罗什两位大师是我年少的偶像,那么,今生护念我的剃度师父,是我毕生学习及追随的典范。
《到了这里,你还要去哪里》是第六本书的出版,感谢教导我的师父、长老,还有向阳先生为我写序;多年来,鼓励我的信众、道友,由于您们喜舍的「万千因缘」,才让我在写作天地里,有安然有欢喜有自在。
万千因缘,祈愿普同供养。
誓愿于学佛的法海中,我们能拥有智慧息灭烦恼火焰。三世诸佛,在人间成佛,我们也一世一世在人间磨练,在人间开悟佛性,勇敢成为如来之手如来之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