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主義者最危險的對手不是激進份子,
而是改革者。
本書是20世紀末新保守主義扛鼎之著,在政治思想方麵,被一緻公認是截至目前為止對於傳統保守主義最具生動的現代錶述,影響至深且钜。
作者Roger Scruton現為牛津大學(2009-)、聖安德魯斯大學(2011-)客座教授,曾任教於劍橋、倫敦、波士頓、普林斯頓、史丹福及魯汶等知名大學,是當代重要的哲學思想傢。那些凡自認是保守主義者的,乃至於是保守主義的死敵者,在本書中Scruton教授均對其提齣瞭共同的質疑。
原則上,保守主義是反對社會正義的信條,反對地位、機會、所得以及成就的平等,亦反對將社會的重要機構(例如大學與中、小學)納入政府的掌控之主張。
本書所要捍衛的觀點,無非就是承認人類對自由、和平、財産、法律以及安居樂業的需求。他並不捍衛所謂的理想的國傢,但卻推薦可行的(possible)國傢,並緻力於改進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的處境,因為這些纔是閤乎人類自然情感的焦點。
本書第一版發行於1980年,齣版迄今已做瞭第三次的增訂,本書中譯乃為最新的第三版。
作者簡介
羅傑.史庫頓 Roger Scruton
1944年生,為知名的文化評論傢、小說傢、演說傢與哲學傢。自1995年於倫敦大學柏德貝剋(Birdbeck)學院退休前,一直在學術機構任教,曆任劍橋、倫敦、波士頓、普林斯頓、史丹福及魯汶等知名大學教授,不但在政治思想領域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廣播界的名人。Roger Scruton教授著作等身,文章發錶不知凡幾。已齣版的中譯本包括《尖嘴薄舌的對話》(Xanthippic Dialogues)、《現代哲學》(Modern Philosophy)和《動物的對與錯》(Animal Rights & Wrongs)、《聰明人的哲學指南》(The Intelligent Person's Guide to Modern Culture)、《新馬十大西想傢評界》(Thinkers of the Nen Left)、《斯賓諾莎》(Spinoza)、《康德》(Kant)等。近期重要著作包括The West and the Rest(ISI Books and Continuum, 2002)、Death Devoted Heart: Sex and the Sacred in Wagner’s Tristan and Isold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News from Somewhere(Continuum, 2004)、Gentle Regrets–Thoughts from a Life(Continuum,2005)。
中文修訂者簡介
李中文
專業譯者。
譯者簡介
王皖強
中國人民大學曆史係教授。
2005年中文版序言
2001年第三版序言
1980年第一版序言
導言:哲學、政策與信條
1. 保守主義的態度
2. 權威與忠誠
3. 憲法與國傢
4. 法律與自由
5. 財産
6. 異化勞動
7. 自治製度
8. 權勢機構
9. 公共世界
哲學附錄: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
關於保守主義
這本書就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思想漫步,引領讀者在西方保守主義的思想長河中,進行瞭一次令人興奮的探索。我喜歡書中那種嚴謹又不失趣味的敘述風格,能夠將復雜的哲學概念,用清晰易懂的語言呈現齣來。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而是更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引導我們去獨立思考,去形成自己的判斷。 尤其讓我贊賞的是,書中對於“審慎”和“謙遜”這些品格的推崇。在當下這個充斥著絕對化論調的時代,這些品質顯得尤為珍貴。保守主義並非要我們停止進步,而是強調在行動之前,需要對潛在的後果有充分的認識,需要對人類認知能力的局限有所敬畏。這種“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態度,恰恰是推動真正有益於社會發展的智慧之源。這本書,無疑是開啓這種智慧的一把鑰匙。
评分坦白說,一開始我拿到這本書,還有點擔心會讀起來很“硬”,畢竟“保守主義”這個詞,有時候會給人一種刻闆的印象。但讀進去之後,我纔發現完全不是那麼一迴事。作者的敘述非常有條理,而且引用的史料和案例都非常精彩,讓人能夠感同身受。他並沒有試圖去“說服”讀者接受某種觀點,而是提供瞭一個更廣闊的視角,讓我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保守主義的核心精神。 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個人責任”和“有限政府”的討論。在颱灣,我們尤其能夠體會到集體力量的重要性,但也常常會忽略個體的價值和能動性。這本書通過解析不同思想傢的論述,讓我們看到,真正的社會進步,離不開每一個個體的主動擔當,也離不開政府在必要範圍內的剋製。這種平衡的思考,對於當前我們所麵臨的社會問題,提供瞭非常寶貴的思路。
评分讀完《保守主義經典閱讀》,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們對“保守”的理解,可能太狹隘瞭。這本書非常成功地打破瞭我過去的一些刻闆印象。它展現瞭保守主義內部的多樣性,以及其思想在不同曆史時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變。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那些被遺忘但極具價值的思想傢的重新發掘,讓我有機會接觸到一些耳目一新的觀點。 作者在書中對於“漸進性改革”的強調,也讓我深有體會。在颱灣,我們經曆瞭不少社會變革,有些是轟轟烈烈的,但也有些是潛移默化的。這本書提醒我們,有時候,細微的、持續的、基於現實考量的改良,可能比激進的顛覆更能帶來穩固的進步。它讓我更理解,為什麼那些曆史悠久的製度和價值,往往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因為它們並非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對人性和社會規律的深刻認知之上。
评分這本《保守主義經典閱讀》帶來的,與其說是知識的灌輸,不如說是一種思想的“再訓練”。它迫使我跳齣日常的碎片化信息,去接觸那些經過時間沉澱的、更具深度和廣度的思考。書中對於“自由”和“秩序”關係的辯證探討,尤其令人拍案叫絕。在追求自由的同時,我們往往容易忽視秩序的必要性,而本書則清晰地勾勒齣,沒有一定的秩序作為基礎,自由就可能淪為混亂。 我個人覺得,這本書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它提供瞭一種“慢下來”的思考方式。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習慣瞭快速的判斷和即時的反應,但很多深刻的問題,都需要時間去消化和理解。作者通過精選的文本和鞭闢入裏的分析,引領我們進入一個更具反思性的閱讀體驗。讀完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看待一些社會現象的角度,變得更加 nuanced,不再那麼容易被情緒左右。
评分這本書的齣現,真的是太及時瞭!近年來,社會上的思潮變化太快,有時候搞得人眼花繚亂,不知道該往哪裏站。而《保守主義經典閱讀》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那些被我們忽視、但又至關重要的思想源泉。我特彆喜歡它深入淺齣地解讀瞭那些真正能經受住時間考驗的保守主義思想傢們的論述,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學術論文堆砌,而是真正能夠觸動人心、引發思考的文字。 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傳統”這個概念的闡釋。在當下,很多人動不動就說要“革新”,要“打破”,但往往忘瞭,我們之所以是我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繼承瞭前人的智慧和經驗。這本書恰恰提醒我們,保守主義並非是固步自封,而是對那些經過曆史檢驗、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價值和製度的一種審慎守護,是對文明成果的一種珍視。它讓我們重新審視那些被認為是“老掉牙”的觀念,發掘其內在的生命力,並思考如何在現代社會中,以一種健康的方式將其傳承下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