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仙风道骨,一个以史入诗,他们几度相逢,一起出游,个性迥异而惺惺相惜。
诗仙如青龙腾跃地展现自我、追寻自我,诗圣却拥抱大地苍生,在民生疾苦中展现大慈悲。唯其相异,因而成就了唐诗盛世的丰沛圆满。
我们走入唐代的大梦里撷取花蜜,梦醒之际,但愿在现实的世界里传播种子,发散芳香,结出文创的果实。于是以〈梦杜甫〉新诗为灵魂,陈义芝选诗的观点为眼,李白杜甫诗作赏析为骨,任安的百方篆刻与印说为肉,李易修的剧本为羽衣,编织成骨肉亭匀,翩翩起舞的新梦。
《杜甫梦李白》一书虽然精简,希冀承接李杜的丰厚,展现当代的创新。让我们重新亲近、阅读古典文学,精神涵养再提升,对自己的文学、历史与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师大教授陈义芝选编李白、杜甫诗作与监修诗文解读。
.书法家、篆刻家任安篆刻李杜诗文一百方,并撰述印说。
.剧场导演李易修将传统新绎,创作古典文学剧《杜甫梦李白》脚本。
作者简介
陈义芝/主编、作者
一九五三年生于台湾花莲。曾任联合报系副刊主任。
历任辅大、清大、台大等校兼任讲师、助理教授。
现任台湾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华民国笔会祕书长。
出版有诗集《不安的居住》、《边界》、《掩映》,散文集《为了下一次的重逢》、《歌声越过山丘》及论评等二十余种。
文学创作曾获图书金鼎奖、诗歌艺术创作奖、中山文艺奖、台湾诗人奖等。诗集有英译本、日译本在国外发行。
陈怡蓁/共同主编
趋势科技共同创办人暨文化长、趋势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暨执行长、华人心理治疗研究发展基金会董事长。
一九八八年与先生张明正共同创办趋势科技,掌管全球行销与人事,带领趋势科技四连霸台湾十大国际品牌。
二○○五年转任文化长,为全球业界第一位文化长,致力于企业社会责任与文化艺术教育的推广。
目前也是天下文化「文化趋势」书系总编辑、人间福报专栏作家、中广节目主持人。
着有《@趋势》、《挡不住的趋势》、《不一样的旅程》等书。
任安/印谱作者
本名游国庆。
中文博士,专研铜器、古文字、书法、玺印。
并从事书法篆刻创作。曾任《印林》杂志总编辑,兼任中央、辅仁大学副教授。
现任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从事器物铭文、玺印篆刻、汉字书法研究。
撰述有相关论文五十余篇。多次主办故宫西周金文、玺印、历代铜器等大型展览,并出版研究专辑图录。
曾跨界与台北市国乐团合作展演「侠客行诗书歌乐音乐会」及「飞墨」。
二○一一年六月举办个人书法篆刻展「放歌」于国父纪念馆;十一月获「中山文艺创作奖」。
现持续参与由趋势教育基金会主持之趋势经典文学剧场演出。
李易修/脚本作者
剧场导演、演员。
毕业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剧场艺术研究所,主修表演,跨足现代舞台、传统戏曲、南管等领域,现为「拾念剧集」负责人。
二○○六年起担任编导,包含「国家两厅院」、「国家交响乐团」、「国家国乐团」、「拾念剧集」各团体之作品,及趋势教育基金会所主持之趋势经典文学剧场展演。
序 梦见他们——千古诗人在台北复活 陈怡蓁
序 漂泊者的居所──关于《杜甫梦李白》陈义芝
简介
诗作〈梦杜甫〉 陈义芝
杜甫
诗选──李沅珊、徐国能解读
印谱、印说──任安
望岳、赠李白(其二)、春日忆李白、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兵车行、丽人行、月夜、春望、羌村(其一)、赠卫八处士五二、新婚别、石壕吏、梦李白(死别已吞声)、梦李白(浮云终日行)、月夜忆舍弟、天末怀李白、江村、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旅夜书怀、秋兴八首(其一)、八阵图、登高、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江南逢李龟年、饮中八仙歌、春夜喜雨一一二、戏为六绝句(选二)、宿府
李白
诗选──林佳蓉解读
印谱、印说──任安
长干行、山中问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长相思、题元丹丘山居、蜀道难、山中与幽人对酌、将进酒、赠内、送友人、赠孟浩然、子夜吴歌(其三)、关山月、玉阶怨、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清平调(一枝红艳露凝香)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一七置酒、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月下独酌(天若不爱酒)、沙丘城下寄杜甫、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金陵凤凰台、战城南、古风(其一)、远别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春思、静夜思、独坐敬亭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脚本创作《杜甫梦李白》 李易修
印拓索引
《杜甫梦李白:诗选.印谱.脚本》这个书名,听起来就有一种穿越时空、古朴而又充满诗意的感觉,立刻就吸引了我这位在台湾生活多年的书迷。杜甫和李白,在中国诗歌史上是不可磨灭的两颗巨星,他们之间的情谊,以及杜甫在历史洪流中对李白的思念,一直是文人墨客心中难以忘怀的篇章。书名中的“梦”字,更是画龙点睛,它暗示着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诗歌汇编,而是试图通过一种更具象、更具情感的方式,去探索杜甫内心深处对李白的思念,甚至可能是对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度挖掘。 让我感到特别兴奋的是,副标题“诗选.印谱.脚本”的组合。这让我看到了这本书内容上的深度和广度。诗选部分,我期待能读到经过精心挑选、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能从中获得深刻的理解。但“印谱”和“脚本”这两个词,则带来了更多的新鲜感和探索空间。我猜测“印谱”可能收录了与这两位诗人的印章艺术相关的资料,例如他们的印章、藏书印,甚至是后人对他们诗文印制的考据,这可能会为我们提供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而“脚本”更是让我大开脑洞,它会不会是指以他们的生平事迹为基础创作的戏剧、电影剧本?又或者是以一种戏剧化的叙事方式来解读他们的诗歌和生活?这种多元化的内容呈现,无疑让这本书充满了探索的价值,也让我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想要一窥其究竟。
评分收到《杜甫梦李白:诗选.印谱.脚本》这本书,我第一眼就被它别出心裁的书名所吸引。作为在台湾土生土长的读者,我对中国古典诗歌有着深厚的感情,而杜甫与李白,无疑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耀眼的两颗巨星。他们之间亦师亦友、情同手足的深厚情谊,以及杜甫在颠沛流离中对李白的深切怀念,一直是文坛津津乐道的话题。书名中的“梦”字,更是精准地捕捉了杜甫对李白那种时而清晰、时而飘渺的思念之情,仿佛能让读者穿越时空,感受两位诗人在梦境中的对话与交流。 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本书的副标题“诗选.印谱.脚本”为这本书的内容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我预想中的诗选部分,必然是经过严谨考据、精挑细选的佳作,并且可能会附有深入浅出的赏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然而,“印谱”和“脚本”这两个词的出现,则让这本书的层次和深度大大提升。我猜测“印谱”可能收录了与杜甫、李白相关的印章,或是对他们诗文进行过收藏、鉴赏的名家印章,这无疑为研究他们的生活、社交乃至艺术品味提供了新的视角。而“脚本”二字,更是引人遐想,难道书中会包含以他们生平或诗歌为蓝本的戏剧、影视剧本?又或者是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来解读他们的诗歌和故事?这种跨领域的融合,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加多元和丰富,也让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
评分《杜甫梦李白:诗选.印谱.脚本》这本书的书名,如同一个古老而又充满诗意的梦境,瞬间就抓住了我这位台湾读者的心。杜甫和李白,这两个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杜甫在乱世中对李白的深切怀念,早已成为我心中永恒的经典。书名中的“梦”字,更是别出心裁,它不仅暗示着这本书可能深入挖掘了两位诗人心灵深处的连接,也让我联想到杜甫在梦中与李白相遇的浪漫场景,这本身就足够引人遐想。 更令我感到惊喜的是,“诗选.印谱.脚本”这样的副标题,为这本书的内容增添了极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我当然期待着精选的诗歌部分,希望能看到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并从中获得新的感悟。但“印谱”和“脚本”的出现,却让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猜想“印谱”可能包含了与两位诗人相关的印章艺术,或是对他们诗文进行过鉴赏、收藏的名家印章,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他们生活方式和艺术品味的独特窗口。而“脚本”,更是让我浮想联翩,难道书中会包含以他们生平为蓝本的戏剧剧本,或者是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来解读他们的诗歌?这种跨界的尝试,无疑让这本书跳脱了传统诗集的框架,变得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也让我对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杜甫梦李白:诗选.印谱.脚本》的书名,光是听起来就有一种穿越时空的诗意,让我这位长期在台湾生活的书迷,立刻被勾起了浓厚的兴趣。杜甫和李白,这两个名字在中国诗歌史上就像璀璨的双星,他们之间亦师亦友的情谊,以及杜甫在乱世中对李白的深情思念,早已成为无数文人墨客心中的经典。书名中的“梦”字,更是点睛之笔,它暗示着这本书可能不是一本单纯的诗歌选集,而是深入挖掘了两位伟大诗人之间更深层次的精神交流,甚至可能触及了杜甫在梦境中与李白相遇的奇妙体验。 而“诗选.印谱.脚本”这几个词,更是让人脑洞大开。诗选部分,自然是对两位诗人代表作的集结,这部分我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能读到经过精心挑选、有深度解读的诗篇。但更吸引我的是“印谱”和“脚本”这两个看似与诗歌有些距离的元素。印谱,究竟是指他们的诗文印章的收录和鉴赏,还是更广泛地涵盖了他们与印章艺术相关的史料?这是否意味着这本书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比如文人雅士的收藏、书画印记的流传等方面,来解读这两位诗人的生活与创作?而“脚本”二字,更是让人好奇,难道本书还包含了根据他们的生平或诗歌改编的戏剧、电影剧本,或者是以剧本形式呈现的解读?这种跨界的尝试,无疑为这本书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也让我对它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评分《杜甫梦李白:诗选.印谱.脚本》这个书名,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心坎。我在台湾生活,从小就接触到许多优秀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其中杜甫和李白的诗歌更是我的最爱。他们的才情、他们的人生,以及他们之间跨越时空的友谊,总是让我心生感慨。书名中的“梦”字,让我联想到杜甫在动荡年代里,对好友李白的深深思念,这种思念或许在梦境中得到了最真实的寄托。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动人的主题,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这种情感。 而“诗选.印谱.脚本”这几个字,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许多神秘感和探索性。我习惯了读一些纯粹的诗歌选集,但“印谱”和“脚本”的组合,却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独特性。印谱,我猜想可能是收录了一些与这两位伟大诗人相关的印章,又或者是对他们诗歌艺术品位的另一种呈现方式?这会不会提供一些我们平时不太关注的关于他们生活的细节?至于“脚本”,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各种可能性:可能是以戏剧化的方式来呈现他们的人生片段,或者是以剧本的形式来解读他们的诗歌,甚至可能是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改编的影视剧本?这种跨界的融合,让我觉得这本书的设计非常新颖,它不再仅仅是一本提供阅读的文本,更是一个可以激发想象、进行多角度思考的载体。我非常好奇它最终会以何种方式呈现这些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