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親筆撰寫,
對傢庭、生命、醫療、民主與土地最深刻動人的反思!
直言不諱、敢說真話的柯文哲,
颱大醫院說他是麻煩人物,
他說:「我隻是希望颱灣成為公平正義、文明進步的地方」。
老師硃樹勛說:柯文哲是急救病危專傢,
而現今社會亂象正需要急救專傢齣手來做CPR。
好友黃勝堅說:在他身旁一起打拼的人,就因為他的認真、真誠所感動,
在充斥著虛僞的社會裏,最需要的就是他這樣的人。
太太說:他一嚮是如此的自負與自信,也相信人性本善,但錯植愛滋器官事件反映齣人性的黑暗與醜陋麵,卻深深刺傷瞭他。
這麼多醫療亂象、生死關頭、社會議題,情感與理智的抉擇,
誰能抵擋得住這麼多是非波瀾,
這是一本柯文哲從醫二十多年來最真誠的告白,且聽他娓娓道來……
本書特色
柯文哲醫師首次全麵公開的真實告白,看他如何對生命之意義做詮釋,如何與最熟悉卻又最遙遠的傢人互動,如何對醫療之陋習做省思,對颱灣的未來發展和文明社會之建構又有何見解?環島旅行領悟的真諦?還有最親愛的學生曾禦慈發生酒駕死亡後,他難過無力迴天,該如何化大愛為實際行動,讓生命的逝去有意義……
真‧白袍 人生-命運指引走上這條路
我們常常遇到挫摺睏難,有時候當時沒辦法解決,但是不要忘記,請把它放在心裏麵,常常去想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解決?「不放棄」這就是颱大葉剋膜的起源。
專‧學 重新審視生命權的尊嚴與抉擇
「生命」的意義為何?人終究無法勝天,但醫生可以是生命花園的園丁,讓人在生老病死之間活得燦爛一些。
悟‧醫 求新求變打破醫療扭麯陋習
我們訓練齣來的醫師種類,不符閤社會實際需要,醫生隻看到「病」,都沒有看到「病人」。如果現在沒有開始校正,再40年這個問題也不會解決。
盼‧開花 互信互愛互諒 泯除文明社會中的待罪羔羊
一個國傢不是有高鐵、捷運甚至有太空船就是文明國傢,要落實社會基本價值,包含民主、自由、法治、人權、關懷弱勢、永續經營,這就是「新文化運動」。
愛‧土地 重燃我對生命的省思與希望
今日奮力踩著單車,經過雲嘉南一個又一個的鄉鎮,從此它們不在是地圖上的名字,它們在自己腳下親身踩過,從此它們在我的生命有不同的意義。
傢‧親情 傢人猶如空氣和水般重要
婚姻20年後,感受到妻子猶如空氣和水一樣;麵對孩子,我永遠是個缺席的父親,不求他們人上人,但求人中人。
專文推薦
硃樹勛 亞東醫院院長、國立颱灣大學名譽教授
黃勝堅 颱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
陳佩琪 颱北市立聯閤醫院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任(柯文哲妻)
各界人物 誠摯推薦
小野 作傢
鬍誌強 颱中市長
許毓仁 Ted x Taipei策展人& TED 亞洲大使
郭恭剋 钜豐財經資訊執行長
齊柏林 導演
蔡阿嘎 網路部落客
鄭弘儀 媒體人
(推薦人按姓名筆劃排序)
作者簡介
柯文哲
現職:颱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颱大醫學院教授
學曆:颱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專長:外科重癥醫學、器官移植
颱大醫院史上第一位專責重癥加護的醫師,為颱灣引進葉剋膜急救方式,建立器官捐贈製度。至今用葉剋膜救治人數超過一韆五百人,是世界第一,其中包括颱中市市長夫人邵曉玲。
柯文哲受老師硃樹勛影響,進入外科加護病房,成為颱灣重癥醫學教育傢。他推動颱灣器官捐贈移植網路登錄係統和器官勸募網絡係統。因其直言不諱的性格,獨到的個人言論,總是引起媒體注目,不斷衝撞颱灣的價值觀,為颱灣醫界、政壇不時投下震撼彈。
【推薦序】
恩師── 我所認識的柯文哲 亞東醫院院長、國立颱灣大學名譽教授 硃樹勛
摯友── 一位對生命懷著省思與希望「真醫者」的成長心路曆程 颱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 黃勝堅
妻子── 過去的艱睏由你扛,接下來的挑戰我們一起麵對! 颱北市立聯閤醫院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任 陳佩琪
【作者序】 人生都是意外
PART1. 真‧白袍 人生─命運指引走上這條路
‧一圓父親從醫夢
從進入外科就開啓瞭救援投手的宿命
十七年的颱大外科加護病房(SICU)歲月
颱大SICU成為外科最重要的後勤司令部
‧美國對我人生兩大影響
一、西方與東方差異在於人格與人品
二、「不放棄」就是颱大ECMO的起源
PART2. 專‧學 重新審視生命權的尊嚴與抉擇
‧葉剋膜技術讓颱大醫院傲視群雄
葉剋膜齣現,讓生命意義隻在於延續?
葉剋膜濫用的情形有增無減
怎樣算「活著」,「死亡」又是什麼?
生死界綫模糊,逼我們正視生命的意義
有一天我體悟瞭,醫生無法改變生老病死
憶起生死兩相安,再無遺憾
‧一肩扛起,建立器官分配製度係統
建立一個公平公正的器官分配製度
各大醫院要達成移植共識是最睏難的事
留給窮人最後一個公平機會
麵臨醫療體係落差睏境的考驗
分配係統混亂導緻器官勸募組織難以整閤
這個案子沒有壞人,否則隻是製造仇恨
*特彆收錄:我是柯文哲的太太 我抗議
‧颱大新嘗試──駐院科醫師製度、急診後送病房
互愛、互信、互諒的理念而堅持
急診後送病房
尊重生命,成立急診後送病房
‧推動安寜療護,社會取得新共識
藉討論法案造成風潮,推動下一階段修法
安寜緩和條例仍待考驗
怕衝突,就永遠隻能當鴕鳥
生命權屬於病人?還是傢屬?
我們處於互相不信任的社會
隻要有討論,社會就會有改變的希望
活人纔會告你,死人不會告你
人生盡力就好,收放自如是哲學
理智與感情的衝突-曾禦慈事件雖盡力搶救,無法救迴
*特彆收錄:曾禦慈醫師追思會演說詞
PART3. 悟‧醫 求新求變打破醫療扭麯陋習
‧血汗醫院──健保用社會保險來做社會福利事業
傢醫、分級、轉診、論人計酬,打破治療導嚮的賺錢陋習
醫生不符社會需要,四大皆空時代來臨
醫療行為除罪化無法執行,牽扯社會文明程度
‧颱灣醫療應增加醫助、醫佐人力
醫療産業不求新,敗在心態
醫學教育缺乏品德教育
葉剋膜是獲利率最高的醫療
沒有裝設葉剋膜就好像醫師沒有盡力
PART4 盼‧開花 互愛互信互諒 泯除文明社會中的待罪羔羊
‧真正的「文明社會」,不隻是經濟富足
文明社會的五階段
要追求公義社會,更要健康、快樂、希望的氛圍
颱灣未來二十年需要「新文化運動」
我理想中的改革之道
‧關於核能,應先思考要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颱灣?
不幸的是,核四變成政治問題!
PART5 愛‧土地 重燃我對生命的省思與希望
‧完成夢想一 ──2012登玉山記
二O一二年七月二十二日我登上玉山
「舉步維艱」應該就是這樣
劫後歸來,恍如隔世
*特彆收錄:登玉山心得分享
‧完成夢想二──2013 腳踏車環島之旅
事前準備
開始我的環島之旅,GO!
第一天:環島之旅正式啓程(颱北─>苗栗竹南)
第二天: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苗栗竹南─>彰化員林)
第三天:我竟然騎到流淚(彰化員林─>颱南永康)
第四天:颱灣的生命力依然旺盛(颱南永康─>屏東楓港)
第五天:最辛苦的一天(屏東楓港─>颱東知本)
第六天:景色最秀麗的一天(颱東知本─>花蓮瑞穗)
第七天:最驚險的一天(花蓮瑞穗─>花蓮和平)
第八天:騎完蘇花公路全程,驚險疲憊,但是值得(花蓮和平─>宜蘭)
第九天:九彎十八拐(宜蘭─>颱北)
後記:因有朋友,所以一定行
*特彆收錄:環島成功祕訣分享
PART6 傢‧親情 傢人猶如空氣和水般重要
我的父親-讓我們一起努力,不再受宿命安排
我的母親-智慧處事,我待人接物哲學皆來自她
我的妻子-平淡中沒有新奇,卻是我最重要的空氣和水
我的女兒-父母是終生職,同樣教養性格卻截然不同
*特彆收錄:給兒子的一封信-不求人上人,但求人中人
*特彆收錄
經典‧柯語錄168
白袍-在權勢之前,我們也不能矮瞭身子
生死-落葉歸根,傢屬卻背負創傷繼續活著
性彆與愛情-彆存綺麗幻想,本是男女之間的一場戰爭
政治-白色力量,真正的政治人由我定義
社會-文明社會推動,需要溫柔且務實的革命
生活反思-寜做荒野孤獨的狼,不做伊甸園的綿羊
推薦序 1
我所認識的柯文哲 亞東醫院院長、國立颱灣大學名譽教授 硃樹勛
一九九○年我當颱大醫院外科主任時,有感於外科醫師於開完重大手術後還要在加護病房(ICU)照顧術後的重癥病人,使年青醫師望之卻步,導緻以往冷門的外科,不易找到住院醫師,因此極思建立新製度,使外科ICU要有專人照護,減輕外科醫師的重擔。
當年柯文哲還是住院醫師的時候,我聽總住院醫師說他對開刀不是很在意,心裏覺得奇怪,外科醫師哪個不是搶著開刀?後來發現他的長處和興趣不在外科,我就把正在擔任第三年住院醫師的柯文哲叫來,要他離開開刀房,轉為全力研究外科重癥醫學。
當時國內尚沒有醫師專責照顧ICU,柯文哲讀書又多又快、頭腦靈活、很能找資料解決問題,非常適閤照護病情復雜、瞬息萬變的外科加護病房病人。他好讀書,對睏難的事情能深入探究,每次交給他一個任務,他很快就能擬齣幾個解決方案。他會把幾個方案和需要的資源,列成一張清單來跟我報告。解釋完之後問我的意見,等我做齣決定,他就說「知道瞭」,接著在那張字寫得像螞蟻一樣小,要用放大鏡纔看得清楚的清單上,把我選的解決方案打個記號,轉身就走。
他的全力投入,很快就在重癥照護領域開花結果,他引進的「ECMO葉剋膜體外維生係統」救活不少人,讓好多傢屬指名要找那位好厲害的「葉醫師」。他對瀕臨死亡的病人,常會深入探究病因,想齣新方法挽迴病人生命,同時也善於與傢屬溝通,所以盡管在加護病房接觸那麼多死亡邊緣的病人,卻從來沒有被傢屬控告過;有時病人死瞭,傢屬還來感謝他的照顧。做為他的老師,我認為這是他極大的成就。這主要是因他不隻專注在治「病」,而是在醫「病人」與「傢屬」。
柯文哲敢做直言的個性,這幾年成瞭媒體焦點,也是很多人看好的政壇奇葩。有人拱他齣來參選,他問我的意見,對他我永遠是鼓勵發揮潛力為大眾服務。他笑說自己的從政將是醫界一大損失,我倒是樂觀其成,柯文哲是急救病危專傢,而現今社會亂象正需要急救專傢齣手來做CPR。就像當年支持他在颱大重癥照護領域上開疆闢土一般,如今我也樂於看到他在公眾事務上挹注他的熱情,探討社會問題,提齣新的看法,良醫濟世,良相佐國,相信柯文哲對睏難的問題都有齣俗的看法與做法。
推薦序 2
一位對生命懷著省思與希望「真醫者」的成長心曆路程 颱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 黃勝堅
初認識柯文哲(柯P)的人會覺得他「怪怪的」、「嘴很賤」、「很兇」、「不太理人」、「不盡人情」。認識久瞭,就知道他是「很有想法」、「心很軟」、「實話實說」、「好老闆」、「很正直」、「真醫者」。
有一次我和他趕時間要去永和耕莘醫院開會,結果計程車司機把我們載到新店耕莘,我火氣正大,柯P跟司機說:「快點就好」。沒想到快到目的地時,司機紅燈右轉被開瞭紅單,司機一臉無奈,到瞭永和車資380元,司機說不好意思,300元就好,柯P拿齣瞭韆元說:「不用找,今天大傢運氣都不好,一人一半。」事後他說:「人傢賺的是血汗錢,對我們來說OK啦!」我心裏想:「慚愧!慚愧!」其實,他是「標準的刀子嘴豆腐心」。
柯P不僅天資聰穎,還飽讀詩書,無論是判斷事情或者是擬訂計劃,往往能以曆史為鏡,也因為頭腦清楚,做事有條理效率高,自然成為做事的大將。但是也因為「實話實說」,不假掩飾,雖然對事不對人,多少會得罪人。他也不會拍老師的馬屁,有些時候甚至老師做得不好,他也不會給老師留情麵,自然在院內也樹敵不少,他常常自我揶揄著說:「柯文哲沒有朋友」。其實,在他身旁一起打拼的人,雖然常常會被他唸,但是也常常被他感動,同時也很尊敬他,就因為他的認真以及他的真誠。在充斥著虛僞的社會裏,最需要的就是他這樣的人。
身為他的好友,十多年一來起照顧病人,從他身上也學到不少東西。有時候,整天忙到晚上十點多想要迴傢瞭,柯P還在加護病房看病人,真是敗給他。三年前柯P幫我的書寫序,其中提到「在人生的花園中,醫師好像園丁樣,照顧著花草的枯榮,雖然改變不瞭春、夏、鞦、鼕四季的運行,但是可以讓人生的花朵更加燦爛。」讓我深深體會到柯P以他五十五歲的年紀,他的領悟早已超越同儕甚至老師輩的醫師。同時也提醒我時時刻刻警惕自己,每每在生死天人交戰之時要尊重生命,甚至在病人往生之後,要懷著感恩的心謝謝病人用生命教導我們,成就瞭我們的成長。
我鄭重推薦這本書給讀者,讓大傢瞭解一位對颱灣充滿著愛,對生命懷著省思與希望「真醫者」的成長心路曆路。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領會到柯P想讓颱灣更好的心,同時也能感染到人與人相互關懷,互信互愛是未來颱灣社會的希望。
推薦序 3
過去的艱睏由你扛,接下來的挑戰我們一起麵對! 颱北市立聯閤醫院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任 陳佩琪(柯文哲妻)
我和柯文哲認識不到一年就結婚瞭,人結婚前總會挑一些好聽的來說,我發現我先生的成長背景,特彆是在記憶中比較不願碰觸的那一塊,我是看完這本書纔知道的,我和先生都是颱大醫學係畢業,成長的背景也類似,當醫生不是有遠大的抱負,隻因為父母期待,自己考得上而已。
但看瞭這本書,我驚覺到同樣是醫生,他怎麼有辦法做這麼多事,從葉剋膜的成功發展,到加護病房韆頭萬緒的製度建立,到難以取得共識的緩和醫療條例的修訂,及酒駕防治基金會的成立,在在都看到瞭他的努力付齣與心血。
以前的我跟一般的人妻一樣,隻關心先生一個月賺多少錢,不知道自己的先生上班在做什麼,不知道為什麼先生要每天工作十六小時以上,不知道為什麼要全年無休,不知道為什麼這麼辛苦卻賺不瞭多少錢,這本書解瞭我所有的疑惑,同時腦海也浮現先生麵對病人生死關頭難以抉擇的場景,也慶幸自己二十多年來沒有任性地要先生迴傢修燈泡、帶小孩、陪老婆。
看著他述說自己成功的經驗,心裏不覺也沾沾自喜起來,好像自己也有那麼一點貢獻在裏頭哩!他常說再睏難的事總要有人做,颱大醫院流傳著一句話,醫院中既沒錢又辛苦,又不討好且不易成功的工作,找柯文哲做就對瞭。話是說的有點酸,但也是他行醫二十五年來的驕傲,看完這本書我要大聲的跟他說:「文哲,你做到瞭,我以你為傲。」
這兩年我又多瞭一個癌癥病人的身分,書中多次提到颱灣健保急需正視的緩和醫療和無效醫療的問題。邊看書也邊想到自己的身後事,當人生終點到來的那一刻,來告彆式看我的朋友們,麵對我這個人,他們能想到為我講些什麼呢?這本書告訴我們醫生隻是生命花園的園丁,隻能讓花朵在一年四季開得更美麗而已。人該追求的是生命的寬度與廣度,而非一味追求生命的長度。就旁人的眼光看,我先生因投入工作而忽略瞭我和傢庭,換個角度思考,先生的努力付齣與成就,讓我的人生不再單調,也豐富瞭我的人生。
以前的我是個上班手握聽診器的基層醫生,下班後要拿鏟子煮飯的平凡主婦,現在的我在先生齣書時有機會拿筆寫序,先生落難時有能力拿麥剋風化身犀利人妻代夫伸冤,人隻要認清瞭自己活著的價值,就不會汲汲營營計較生命的長短。
看著先生在學生酒駕車禍喪生的事件中受到誤解,也頓悟齣麵臨自己生命終點時的答案,哪一天自己失能瞭,活著卻無法再做有意義的事,不能再帶給周遭的人快樂,甚至隻是彆人的負擔,那就放手讓我走吧!相信讀者也能從這本書找齣自己人生的價值與意義,當得麵對人生最後一刻時,該有何種的睿智與灑脫。
有人看到先生對健保製度,緩和醫療條例及器捐製度,有如此深入的見解與著墨, 就以欽佩的口吻跟我說:佩琪,妳先生以後一定可以當衛生署(現為衛福部)署長,我那時心想:嘿嘿,我先生是醫界的鬼纔,在醫界能做的事情可還多著哩!但二O一一年八月,颱大醫院發生瞭錯植愛滋器官事件,我驚覺我先生在這個事件中受傷瞭,他一嚮是如此的自負與自信,也相信人性是本善的,但此事件反映齣人性的黑暗與醜陋麵,卻深深刺傷瞭他,再加上後來受到颱灣司法體係粗暴的對待,他的醫界奇幻之旅就在監察院的彈劾文與公懲會的懲處文中嘎然而止。他知道在醫界繼續大展長纔的夢想破滅瞭,我不由得支持先生轉換跑道,看瞭他成功登上玉山頂峰和九天完成環島腳踏車之旅的毅力,我明白瞭,他做任何事,都是有備而來的,就如同他在書上說的,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我相信他做任何事終究會成功的。
上帝關瞭一道門也為他開瞭另一扇窗,二O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鼕至,我為他寫瞭這本醫界人生《白色的力量》推薦序文,我相信以他的智慧與努力,二十年後我會再為他寫一篇我的從政之路的序文,那將是一段柯文哲五十五歲以後人生的另一段奇幻之旅。
作者序
人生都是意外
過去三十年,我每天都覺得事情好像做不完似的,從早到晚疲於奔命,颱大醫院內教學、研究、服務、行政,原本繁忙的工作以外,最近二年曆經衛生局、衛生署、醫策會、立法院、醫師懲戒委員會、監察院、公懲會、地檢處、調查局、JCI(國際醫院評鑑組織),加上媒體無時不刻的訪問,我偶爾可偷空停下來時,不免思索「命運」到底是什麼?我的人生怎會這樣麯摺?
依照牛頓力學,如果我知道某一瞬間,空間中所有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從此以後,因為所有粒子皆依照牛頓力學在運動,以後的曆史將是固定且可預期的。雖然也許粒子太多,牽涉的計算量遠超過人類智慧所能負荷,但起碼在理論上,未來是可預期的。當然有人會說依照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我們無法同時精確的知道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但是我們不能知道,並不代錶它不存在。
反之依照量子物理,空間粒子相互作用後之運動是機率分布,並非可預期的固定方嚮,如此未來將完全是「機率」決定的,是不可預期的。愛因斯坦曾說:上帝不會丟骰子。錶示他對於未來完全是機率決定的,頗不能接受。
對我而言,未來是「固定可預期的」或者「完全是機率不可預期的」,這個問題並不重要。最重要的問題是未來的發展是否有我的意誌牽涉其中?我現在寫這篇文章是因為粒子依照牛頓運動定律之故,我不得不寫?還是一切都是機率?我隻是因緣際會剛好現在在寫這篇文章?但到底我個人的意誌會不會影響我是否寫這篇文章?「命運」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已睏擾我很久?但麵對現實的人世,不管這個問題的答案如何,日子總是要過的。
史懷哲是醫界的典範,但五十年代史懷哲在非洲,以當時的交通狀況,能來找史懷哲醫師看病的不會超過方圓二十公裏,加上抗生素纔剛發明不久,所謂的醫療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還相當原始。也許實質上,史懷哲所作的對於整個非洲黑暗大陸可說是「微乎其微」。但是他做的就像在無盡的黑暗中點一盞燈,雖然燈光微弱,但這微弱的燈光卻給人們在無盡的黑暗中一點信心和希望,鼓舞瞭無數的人心。
隨著年紀漸增,漸漸明瞭蘇軾所寫「寄浮遊於天地,渺滄海之一栗」之人生真義。
麵對無盡的時空我是如此的渺小,更何況人生常是意外,充滿轉摺,也許挫摺也不少。但我依然要以正麵的態度麵對人生,相信人世善良的一麵,也希望世界因為有我而更好。以此自勉並勉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